李千友
國企紀檢干部如何履行好監督執紀之責的幾點思考
李千友
國有企業為從事社會基礎性產業和國計民生行業,其資產規模大、資金使用額度大、人事任用頻繁、利益團體層次復雜、所轄單位點多線長面廣,同時存在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因此,國企的紀檢部門監督執紀問責的難度較大。作為擔負監督主體責任的國企紀檢監察部門和紀檢干部,如何正確行使監督執紀問責權力,進行有效監督監察,充分履行好黨章和黨組織賦予的監督執紀職責,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命題和創新探索的熱點問題。
國有企業;紀檢干部;履職;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準確判斷,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要求,建規立制,打虎拍蠅,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并且,通過強化黨性培養、堅定理想信念、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等系列舉措,為全面從嚴治黨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思想基礎和組織保障。
國有企業主要從事社會基礎性產業,社會影響面大,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其資產規模大、資金使用額度大、人事任用頻繁、利益團體層次復雜、所轄單位點多線長面廣。作為擔負監督主體責任的國企紀檢監察部門和紀檢干部,如何正確行使監督執紀問責權力,有效開展監督工作,充分履行好黨組織賦予的監督執紀職責,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命題和創新探索的熱點問題。
(一)強化政治意識和能力,增強履職政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作為國企紀檢干部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基本路線看齊,向黨中央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項決策部署看齊。特別要緊跟中央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部署,進一步提高政治覺悟,增強政治定力,堅定責任擔當,認真履行好監督執紀問責職責。要始終牢記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履行黨內監督神圣使命,不斷提高反腐倡廉能力和水平。要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建設新常態,不斷促進黨委紀委把握方向、謀劃全局、制定政策、推進改革的能力。要協助單位領導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依規管理水平,使單位管理方略更加完善、機制更加健全、方式更加科學、基礎更加鞏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好。要引領下屬各級黨組織不斷提高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斷增強創新力、凝聚力、戰斗力。政治意識決定工作方向,是一切工作動力源泉。政治能力決定工作效能和業績,是做好紀檢監察工作的思想基礎。要自覺堅持在學習和實踐中培養政治修養,提高政治覺悟,增強政治敏銳性。要立足崗位,結合實際,找準要害,敢于斗爭,以良好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能力做好紀檢監察這份艱巨光榮而神圣的工作,才能不辜負黨組織的培養和期望,才能不辜負人民群眾的重托和期盼。
(二)強化業務學習和實踐,提高監督執紀能力
要做好國企紀檢監察工作,除了要有良好的政治意識和能力,還必須要有過硬的監督執紀的業務能力。首先要堅持自學和組織集中學習相結合,要系統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黨的基礎理論知識路線方針政策和黨規黨紀,尤其要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等黨規黨紀知識,吃透精神實質,弄懂核心要義,掌握工作程序。其次要在日常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積累,善于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吸取失敗的教訓。同時,要借鑒別人的成功做法,把握問題實質,創新工作思路,勇于探索求真,做到長期堅持,點滴積累,厚積薄發,為履行好監督執紀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三)強化權力監督和約束,把紀律挺在前面
國有企業大到整個企業的經營決策、重大投資、資產調配、資金管控、人事任用、利益分配等權力的運用,小到各基層單位的經營管理、公務活動、內部管理、崗位調整、資金使用等權力的運用,都涉及到規范和監督的問題。重大事務多、重點環節多、監督對象多和監督事項多等特點,對紀檢干部的監督職責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和考驗。這就要求紀委和紀檢干部要緊密結合單位工作實際和反腐倡廉實際,認真梳理影響國企單位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和腐敗易發領域,深入研究監督的途徑、方法和舉措,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緊盯決策層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部署、“三重一大”民主決策事項等權力的運行。要建立健全董事會和黨委會議事規則,切實解決好決策層的權力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黨內監督、輿論監督、專責監督和群眾監督,把監督引入正常化、規范化和常態化,確保各項權力在陽光下操作。其次要緊盯重要崗位和關鍵環節的權力監督,嚴防非領導層面“微權力大腐敗”和損害群眾利益的案件發生。國企中重要崗位和關鍵環節的人員較多,極易發生監督不到位的現象,這方面的教訓非常深刻。因此,國企各級紀委要在扎緊籠子的同時,主動監督,敢于監督、善于監督,樹立“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責任意識,堅持原則,敢于碰硬,勇于擔當,真正把紀律挺在前面,始終保持監督執紀問責的高壓態勢,大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政治生態環境,推進單位又好又快發展。
(四)強化“打鐵”意識和能力,提升紀檢隊伍素質
國有大型企業既不同于行政事業單位,又不同于私營企業,產業分布領域廣,專業涉及面復雜,政策性和專業性較強,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實施后,對紀檢人員的監督執紀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嚴把選人用人關。要嚴格遵守紀檢監察干部選人用人標準,按照政治過硬、思想過硬、作風過硬、素質過硬的標準,選優配強紀檢干部,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不出事、有擔當的人員充實到紀檢隊伍中來;二是要強化學習、培訓、鍛煉。要建立紀檢干部的學習培訓、輪崗交流的長效機制,有計劃性地開展業務培訓和崗位交流,加大學習考核力度,堅持自學與集中培訓相結合,系統學習政策理論、法律規章、業務知識,使之成為綜合型人才,為監督執紀提供人才保障;三是要轉變作風,敢于擔當。“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紀檢干部肩負監督執紀之責,要務必堅定政治信仰,務必擁有政治擔當,務必保持優良作風,務必帶頭廉潔自律,務必增強模范意識。堅持以更高標準,更嚴的要求管理紀檢干部,全面扎緊制度籠子,形成用制度規范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著力打造黨組織放心、人民群眾信賴的紀檢“鐵軍”。
李千友(1966—),男,江西省高速集團撫州管理中心紀委副書記、紀檢監察室主任,政工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工作。(江西南昌 330086)
[責任編輯:熊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