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德利
數字經濟的由來
文|閆德利
數字經濟是新經濟、新動能,今年大放異彩,先后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和黨的十九大報告,特別是十九大報告充分肯定了數字經濟的發展成績。亙古一瞬,然天地一新。正是基于對經濟規律的深刻認識和對人類歷史進程的精確判斷,數字經濟在我國橫空出世,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來源,不斷推動我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
數字經濟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其概念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1995年,加拿大商業策略大師唐·塔普斯科特出版了名為《數字經濟》的著作,詳細論述了互聯網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塔普斯科特被認為是最早提出數字經濟概念的人,被中國媒體稱為“數字經濟之父”。在此前后,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曼紐爾·卡斯特的《信息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等著作問世,數字經濟的理念迅速流行開來。
與此同時,各國政府也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1997年日本通產省開始使用數字經濟一詞。1998年美國商務部發布《浮現中的數字經濟》報告,此后持續關注這一新經濟現象,并以數字經濟為主題發布了多個年度研究成果。進入本世紀,尤其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紛紛制定數字經濟戰略,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世界共識。
國際組織在推動數字經濟方面也功不可沒。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銀行(WB)、世界經濟論壇(WEF)、G20、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APEC)、全球移動通信協會(GSMA)等國際組織和平臺均通過各種措施,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美國和歐盟是數字經濟倡導者的代表,本世紀以來已出臺諸多政策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應對數字經濟挑戰。如下表所示。

主要國家近年的數字經濟戰略
今年,各國數字經濟舉措更是頻出,以英國和俄羅斯最具代表性。
英國是歐洲數字經濟的領導者。今年3月,英國發布《數字化戰略》;5月《數字經濟法案》正式成為生效法律。英國數字工作主要由文化、傳媒和體育部(DCMS)承擔,近年來這方面的工作越來越多,占到其全部工作量的一半?;诖?,2017年7月DCMS的名稱中新增加了數字部門,更名為數字、文化、傳媒和體育部(Department for Digital,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作為數字經濟的后發國家,俄羅斯自去年開始日益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偨y普京曾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數字經濟的厚望。2016年12月,普京在國情咨文中宣布:俄將向數字經濟過渡;今年6月,普京公開表示:“發展數字經濟,是俄羅斯經濟領域第一要務”。2017年7月,數字經濟被列入俄羅斯聯邦2018~2025年主要戰略發展方向目錄,隨后俄羅斯政府正式批準《俄羅斯聯邦數字經濟規劃》。8月,成立隸屬政府信息技術運用委員會(由總理梅德韋杰夫負責)的數字經濟分委員會,負責數字經濟規劃的落實。
我國十分重視網絡信息技術對經濟社會的促進引領作用,早在1993年就啟動了金卡、金橋、金關等重大工程,同年成立國家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確立了以信息化帶動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然而,長期以來在具體工作推進中較多采用了金字工程、信息產業、信息化、兩化融合、電子商務、“互聯網+”、大數據等概念。當前,我國大力發展新經濟、積極培育新動能,更加重視從經濟視角研究數字化問題。數字經濟的概念應運而出,成為統領網絡信息技術相關領域各項工作的總稱。
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數字經濟作為我國政府的核心關切,開始走進公眾視野。在其后的兩年半時間內,在正式采用數字經濟之前,我國更多采用了信息經濟的提法。在2014年2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2016年4月19日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采用的就是信息經濟;2016年春節前后中央網信辦“小三定”方案確定,信息化發展局下設信息經濟處來主抓數字經濟工作,其主推的示范區也被命名為“國家信息經濟示范區”。
2016年9月總書記在G20杭州峰會上對數字經濟進行了著重強調,之后我國開始在官方文件和重大場合采用數字經濟的提法。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G20漢堡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等國際重要會議,以及2016年10月9日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體學習、今年10月18日召開黨的十九大等中央重要會議,總書記對數字經濟均予以強調,作出重要指示。
信息化成為國家戰略已有20年的歷史,相關工作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充分的組織保障,采用信息經濟的提法作為過渡順理成章,也有利于工作有序開展。與信息經濟相比,數字經濟更能反映這一新的經濟形態的本質屬性和時代特征。知識和信息之所以爆發增長,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其根本原因在于數字化;經濟發展愈加體現出不同于以往工業經濟的特征和規律,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數字化。另外,數字經濟還是國際通用叫法,采用數字經濟有利于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這也是2015年12月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采用數字經濟提法的重要原因。
數字經濟是一個不斷發展、與時俱進的概念。自提出20多年來,其內涵不斷豐富,當前正處于快速發展、全面融合的階段,人們對其難有統一認識。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往往會從不同的著力點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如電信基礎設施、ICT技術、電子商務、互聯網經濟、數字內容、工業4.0等,都是各國不同的強調內容。
2016年G20杭州峰會發布了《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由多國領導人共同簽署的數字經濟文件。該倡議認為,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此定義十分精辟闡明了數字經濟的本質和核心特征。對數字經濟的外延,中國信通院的觀點認為,數字經濟包括基礎和融合兩大部分:基礎部分即信息產業,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信息通信業、軟件服務業和互聯網產業;融合部分,即傳統產業由數字技術應用所帶來的產出增加和效率提升。
“世界經濟加速向以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正在向數字化轉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精辟判斷,其殷切期望更需要我們牢記——“我們要把握這一歷史契機,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做大做強數字經濟”,“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單位:騰訊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