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黎
摘 要 地理師范生試講是學生重要的教育實踐環節,本文以安康學院地理科學2011級、2012級師范生試講自選課題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課題內容進行分類統計分析,發現地理科學師范生試講選題更偏重初中地理,特別是初中地理的認識地區與國家;高中內容部分,選修內容幾乎無人問津;在高中必修地理部分,更偏重于自然地理,其次是人文地理,最后是區域地理。
關鍵詞 地理師范生 試講 中學地理 偏好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29
The Study on the Optional Subjects Preference in Trial Teaching of the
College Geography Normal Students
LI Lili
(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Shaanxi 725000)
Abstract Trial teaching of the geography normal stud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practi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search about the optional subjects on trial teaching of class 2011 and 2012 of the Ankang University.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the subject, we found that the geography for junior school was more heavily focused on than high school, especially knowing the region and the country. In high school, the elective content is almost ignored. But, physical geograph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human geography, finally is regional geography.
Keywords geography normal student; trial teaching; middle-school geography; preference
地理師范生通過兩年多專業知識學習,已經具備了扎實的專業基礎。通過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及計算機基礎等課程的學習,已經具備相關的教學理論基礎。在大三第二學期,師范生正式進入中學地理教師教學技能的學習與訓練中。地理學科教學論課程的開設,為其奠定了強有力的理論與實踐基礎。日常的試講環節、教育見習、微格教學訓練為其提供了大量的教學技能訓練機會。在試講環節,為了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教學特色、能力水平,備課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選擇好一節適合自己,能上好的課更是成功的關鍵。
中學地理課程包括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初中地理又分為世界地理(七年級上下冊)和中國地理(八年級上下冊);高中地理分為必修部分和選修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選修部分包括宇宙與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鄉規劃、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及地理信息技術應用七個方面)。中學地理課程內容豐富、教學方式多樣。從世界總概到區域介紹、從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從簡單到復雜、從直觀記憶到抽象分析等,不同的知識類型特色各異、教學方法多樣、教學效果也因其內容特點而不同。
1地理師范生試講自選課題偏好分析
本文數據來源于安康學院地理科學2011、2012級師范生試講環節,共計自選課題試講76人次。如圖1(地理科學師范生試講自選課題來源分布圖)所示。
在試講自主選題中,本次研究發現初中地理內容是最受歡迎的教學內容。高中地理中,地理1較受師范生喜歡。將中學地理課程分為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自選課題中,初中地理54節,占71%,高中地理22節,占29%。將中學地理課程分為七年級、八年級、高中必修、高中選修(圖1左),發現在76節的課題中,七年級41節,占54%;八年級13節,占17%,高中必修21節,占28%;高中選修1節,占0.1%。更細分(圖1右),其中七年級上冊10節,占13%;下冊31節,占41%。八年級上冊10節,占13%;下冊3節,占3.9%。高中地理1共16節,占21%;地理2共4節,占5.3%;地理3僅1節,占0.1%;選修1節,僅占0.1%。
另外,就最受學生喜歡的七年級下冊內容中, “認識國家”這個模塊占比重最大,占到25/31,最受歡迎的教學國家依次為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和美國。在高中地理1中,師范生喜歡的教學內容有氣壓帶與風帶、自然界的水循環。
圖1 地理科學師范生試講自選課題來源分布圖
2 地理師范生試講自選課題偏好原因分析
目前,中學教學硬件設施條件都比較完善,專業地理教室也是越來越多。地理教學硬件條件不作考慮。
第一,課程內容差異。初中地理知識比高中更受師范生的青睞,課程內容的差異是一個主要的原因。從簡單到復雜、從形象直觀到抽象理解是教材編寫的一般順序,也符合人的心理發展特點。初中地理知識內容簡單,具體、形象。課程標準中對其教學的活動建議具有很強的趣味性。
《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基本理念要求,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提供學生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地理。由此可見,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要增強學生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要運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在基本理念的倡導下,教師通過活動課文及多樣的教學方法,比較容易達成活躍而輕松的課堂氛圍。
第二,個人和授課對象的影響。地理師范生試講的對象是其同班同學,如何能準備充分,克服膽怯緊張,更好地展現自己,自信、底氣很重要。初中地理簡單,不易出現知識性錯誤,且知識脈絡清晰、形象具體,探究分析的部分少,備課效率高。只有備好課,試講才會有底氣,教學中才有自信。在這方面,初中地理知識比高中地理知識有優勢。
選課偏好還基于師范生自身對某些知識的特別情感,對其強烈的記憶。如僅有一位同學選擇了高中地理必修3的內容——《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課。她表示選擇該課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生長于黃土高原,對黃土高原的環境破壞有很深刻的印象。
第三,地圖語言添彩。地圖是地理學的語言,課堂教學中板圖、掛圖等的很好運用可以提高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效果。從師范生的選題偏好來看,不論是初中地理認識國家與地區,還是高中地理1,最受歡迎的內容都需要采用地圖教學法進行教學。
第四,更利于現代教學媒體的運用。地理學研究的內容,特別是區域地理的研究內容具有尺度大、時空性強的特點,教學內容難用實物展示。師范生偏好的教學內容離不開地圖法。除了板圖、掛圖,多媒體課件呈現出更強大的優勢。大部分師范生繪圖技能不過關,加之課堂上繪圖費時費力。多媒體圖片、視頻等的直觀形象展示可以彌補這些不足。
地理師范生試講是其走向教師職業生涯的開始,面對豐富的中學地理教材,根據自己意愿選擇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對他們是一項重要的考驗。雖然彼此選課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通過研究也可以發現一些共同點。如偏好初中認識區域與國家內容、喜歡高中必修內容及高考重點內容、喜歡采用地圖法進行講課等。
項目支持:1安康學院教改項目(Jg07225) 2漢江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
[1] 李家清.中學地理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2] 陳澄.新編地理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 繆漢華.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