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霞


[摘要] 目的 分析集束化鼓勵干預在預防血液透析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效果。 方法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我院治療的血液透析患者90例為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的我院的90例患者運用了集束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CRBSI的發生率、置管時間及護理滿意度。 結果 干預組CRBSI發生率1.1%低于對照組的8.9%,導管留置時間(36.4±6.2)d長于對照組(27.4±5.4)d,干預組護理滿意率(92.2%)優于對照組(76.7%),上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感染患者中,共檢出病原菌11株,以革蘭陽性菌為主,占63.6%。 結論 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率的發生,減輕患者醫療負擔,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
[關鍵詞] 集束化;護理干預;血液透析;導管相關血流感染
[中圖分類號] R18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20-133-03
Effect analysis of intensive care intervention on blood flow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catheter and nursing
LI Xinxia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Longgang Central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luster inter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blood flow infections in hemodialysis catheters. Methods 90 cases with hemodialysis from Jan.2013 to Jan. 2014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routine care and as control group, 90 cases with hemodialysis from Jan.2014 to Jan. 2015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intensive care and as interven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RBSI, catheter tim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RBSI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1.1%, and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atheter placement time was (36.4±6.2) d, and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7.4±5.4) 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intervention group (92.2%)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control group (76.7%), the abov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mong the infected patients, 11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detected, and the main strains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were 63.6%. Conclusion The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blood flow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catheter, reduce the medical burden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 Cluster;Nursing intervention;Hemodialysis;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腎臟替換治療容易引起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RBSI)等并發癥[1-2]。CRBSI是指留置血管內裝置的患者出現菌血癥,微生物學檢查外周靜脈血培養細菌呈陽性,伴低血壓、寒戰以及發熱等感染癥狀,且除導管外無其他明確的血流感染源[3]。臨床上CRBIS感染率高,對患者血液透析的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嚴重時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集束化護理通過優化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所涉及的各個環節,以期達到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為研究集束化護理干預的效果,筆者對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的我院的90例患者運用了集束化護理干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我院治療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為對照組,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的我院的患者90例作為干預組。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腎臟功能衰退,且排出了其他重要器官衰竭患者,均需進行替代治療。其中觀察組男50例,女40例,平均年齡(58.2±7.7)歲;疾病類型:急性腎衰竭28例,糖尿病腎病34例,慢性腎小球腎炎28例;置管部位:右側頸內靜脈55例,右側股靜脈35例。對照組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齡(57.9±7.1)歲;疾病類型:糖尿病腎病30例,急性腎衰竭34例,慢性腎小球腎炎26例;置管部位:右側頸內靜脈50例,右側股靜脈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平均年齡和疾病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包括嚴格無菌操作、嚴格消毒管理等。觀察組患者則采用集束化護理方法,具體如下:
1.2.1 嚴格手部衛生管理 醫護人員在接觸各物品和血液透析導管前,需嚴格按照手部衛生程序進行洗手,并安排專職質控員對醫護人員手部衛生依從性的進行考核及檢查,對其手部衛生效果定期評價,對其提出改進建議。
1.2.2 無菌屏障操作 穿刺過程中嚴格按規定穿戴好無菌防護裝置,如無菌手套、口罩、帽子等,并使用無菌布覆蓋患者,保持最大無菌屏障,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
1.2.3 穿刺部位的護理 合理選擇穿刺部位,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如果條件允許,穿刺點盡可能為右側頸內靜脈。穿刺部位局部皮膚使用洗必泰消毒液進行消毒,有效降低感染的發生。
1.2.4 針對性導管護理 導管使用前檢查導管密封狀態,操作前和患者做好溝通,囑咐患者不要隨意變動體位,留置頸內靜脈導管者須戴好口罩、帽子,操作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規范操作,對穿刺口局部皮膚進行消毒,消毒以穿刺口為中心15cm×15cm,更換無菌敷料,放置無菌巾于導管下方,使用洗必泰紗塊對動、靜脈導管口進行2次消毒處理,每次均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旋轉15次。透析結束后再次使用洗必泰消毒液對動、靜脈管各消毒2次,及時注入肝素抗菌藥物或肝素鹽水封管,蓋上無菌肝素帽,使用無菌紗布包裹、固定。
1.2.5 敷料護理 在血液透析過程中使用無菌敷料或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部位,發現汗液、血液或組織液滲出時及時進行更換,發現敷料有松動或移動時也應及時更換。通常情況下,敷料應每周更換2~3次。
1.2.6 感染監控 對患者進行實時感染監控,一旦患者出現發熱、寒戰等感染癥狀,及時通知醫生處理;日常加強視診和觸診,查看患者是否出現皮膚紅腫等癥狀;對于帶滌綸導管的患者,應定期口服或進行局部消毒抗菌,防止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發生。
1.2.7 宣教與培訓 一方面,對護理人員的技能加強培訓,按照血液透析相關操作規范嚴格操作,提高護理人員預防感染的意識;另一方面,護理人員加強和家屬及患者的溝通,進行健康宣教,血液透析留置導管后注意事項對其詳細介紹,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并保持導管的干燥、清潔。
1.3 觀察指標與診斷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CRBSI 的感染率、導管留置時間及護理滿意度。診斷標準[4]:依據美國感染病學會制定的《血管內導管相關感染診斷和處理臨床指南》中的診斷標準。滿意度評分:使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已經信效度檢驗,具有科學性),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規定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人數。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置管時間及感染狀況比較
通過一個階段的治療與護理后,對照組患者患者導管留置時間為(27.4±5.4)d,干預組為(36.4±6.2)d,干預組患者導管留置顯著長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CRBSI,發生率為1.1%,對照組患者中8 例患者發生CRBSI,發生率為8.9%。干預組患者CRBSI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非常滿意人數為19人,滿意人數為50人,不滿意人數為21人,總體滿意度為76.7%,干預組非常滿意人數為43人,滿意人數為40人,不滿意人數為7人,總體滿意度為92.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情況
本次研究中發生的9例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標本中共檢出病原菌11株,其中革蘭陽性菌7株(63.6%),革蘭陰性菌4株(36.4%)。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血液透析技術不斷發展,血液透析成為腎臟替代治療的重要手段,血液透析患者得以有效透析及長期存活的有力保障是科學有效的建立血管通路[5-7]。臨床中血液透析患者常出現CRBSI,根據文獻報道[8],血液透析患者CRBSI發生率約為0.4%。CRBSI的發生嚴重影響血液透析的質量,降低了導管的使用周期,加重了患者的費用支出,嚴重時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根據Pronvost等[9]的報道,CRBSI的發生與穿刺部位的選擇是否恰當、無菌操作是否規范、材料的使用是否適當、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否到位等有密切關系。然而傳統護理模式因其分散化的特點,無法在CRBSI的預防中發揮顯著作用,尋找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便極具意義了。
集束化干預綜合考慮護理有關環節和各類影響因素,是針對某一種難治的臨床疾病采取的一種綜合性護理或系統性護理,具有針對性、綜合性、集成性、目的性等多種特性,相較傳統護理模式,護理效果更加令人滿意。余美花[10]等通過比較觀察了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集束化護理干預前后的效果,結果發現,干預前CRBSI的發生率為4.0%,干預后CRBSI發生率為0.5%,集束化護理干預能夠顯著降低CRBSI的發生率。除此之外,還有多項研究也證實了,采用相應的護理措施能夠降低CRBSI的發生率[11-14]。
本次研究,從無菌技術、皮膚消毒、穿刺部位的選擇、導管的護理、手部衛生及感染的監控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以增強護理人員無菌操作意識、提高護理人員業務技能水平為核心,同時對家屬及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最終形成醫患共同護理的局面。從研究結果來看,本次干預組的導管留置時間為(36.4±6.2)d,高于對照組的(27.4±5.4)d,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集束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延長導管的留置時間,減輕患者的費用負擔;從CRBSI發生率來看,干預組發生率為1.1%,對照組患發生率為8.9%,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集束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CRBSI的發生率,這也與蔡永平等[15]的報道結果一致。endprint
綜上所述,進行集束化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CRBSI發生率,保證置管的安全,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醫療成本,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倪耀華,黃惠君.集束化護理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3):286-287.
[2] Bouza E,Rojas L,Guembe M,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superficial cultures to anticipate tunneled hemodialysis 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 infection[J].Diagn Micro biol Infect Dis,2014,78(3):316-319.
[3] 周小玲,楊鋒,張倩,等.集束化護理對預防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4,6(4):295-297.
[4] 陶曉虹,余燕華,徐佳穎.集束干預對預防PICC置管相關感染的效果分析[J].醫院管理論壇,2015,32(6):84-85,88.
[5] 周啟志.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危險因素與預防控制進展[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3):265-268.
[6] 任志龍,楊定平.血液透析長期血管通路及并發癥處理[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5,15(9):516-519.
[7] 華錦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短期死亡原因及相關因素匹配研究[D].安徽醫科大學,2015.
[8] 江培蘭,蔡照紅,吳蘭.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患者集束化護理干預的預防作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8):1805-1807.
[9] Pronovost P,Needham D,Berenholtz S,et al.An inter-vention-to decrease catheter related bolldstream infection in the ICU[J].N Engl J Med,2006,355(26):2725-2732.
[10] 余美花,周文英,馬金強.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1):2704-2705,2708.
[11] 王燕玉.集束化護理對降低血液凈化科CRBSI發生率的效果分析[J].現代醫學,2015,43(1):113-115.
[12] 陳燕春,王璽,陳倪,等.集束化護理預防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探討[J].四川醫學,2013,34(4):448-449.
[13] 梁東瑞.ICU患者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預防及護理[J].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24(6):636-636.
[14] 鄒毓媚,吳益芬,李俊兒.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血液透析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 28(7):665-667.
[15] 蔡永平,王笑麗,徐輝.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血液透析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護理對策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1):230-2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