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岳
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當前財務管理的形式不斷進行調整。合并報表已經成為我國相對普遍的一種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其能夠整合企業信息,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且全面的數據支撐。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是一項最復雜、最繁瑣的工作,因此產生的問題相對較多,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筆者以八鋼集團為例,就其合并報表編制存在的問題加以明確,并提出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加以提高,希望能夠為我國合并報表的編制和運用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合并報表;信息化;編制質量
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必須不斷的優化自身的內部管理策略,才能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市場占有。在內部管理優化中,以財務管理最為重要,其將會影響到企業的決策與運行方向。傳統的單體報表項目雖然完整齊全,但無法反映企業集團整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嚴重影響其利用率。為了提升財務報表在經營決策中重要性與適用性,企業應準確編制合并報表,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當然,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于合并報表的編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筆者對其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一、合并報表的產生背景與現狀
隨著我國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并不適用于現代企業的生存。為了更好地保證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我國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就對自身的財務管理進行調整。其中以財務報表的編制改革最為明顯。合并報表的概念也在該種背景下逐漸產生,并且成為財務管理的重點。所謂合并報表實際上就是以母公司及其所屬子公司編制的單體報表為基礎進行整理匯總,并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狀況,將其中的項目整合,從而形成一個整體性強的反映企業集團財務狀況的報表。但是,該類報表相對于單體報表而言,內容多,復雜度高,對編制人員的要求也較高。這就使得當前合并報表編制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縮減內容的選擇上,具有較大的難度,這使得合并報表編制項目是否能夠充分反映企業的實際狀況受到影響。也對合并報表中數據是否完整與準確受到質疑。故而,當前很多企業為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合并報表的編制質量,運用了信息化電子平臺。
二、研究目的與內容
為了能更好的反映出企業集團母公司以及其下屬全部子公司的整體經營成果、財務狀況以及現金流量,就不得不對集團母公司以及其下屬全部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抵消合并,生成合并報表。合并報表的觀念是相對于單體財務報表而言的,單體報表是直接由總賬生成的由單個會計主體出具的財務報表。而合并報表通常來說,在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其涉及的內容越多,產生的關聯性交易也就越多。合并報表編制項目也會隨之增多,其項目的選擇難度明顯提高。目前,在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競爭日趨激烈狀態下,又有國家“走出去”的政策導向下,集團企業已形成 “做大做強”才能立足的共識。這就要求合并報表的編制必須要符合當前企業的實際狀況,盡可能保證項目的完整性與信息的準確性,且為企業的運行提供有效參考。本人結合工作經歷,就合并報表編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此項工作提供幫助。
(一)八鋼集團合并報表現狀
從合并報表的產生來看,其實是立足于企業的基本財務信息的。也就是說,八鋼集團的合并報表,其是根據子公司、母公司的單體財務報表整合而成。在合并報表的制作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反應企業的財務狀況,必須要將其中的重復項目刪除,并且保證信息的準確性。當前,八鋼集團采用的是分級核算模式,在該種模式下,各子分公司之間的聯系性較強,在編制合并報表時,必須要先由母公司對整個集團的財務核算制定統一會計的政策及會計核算要求。八鋼集團合并報表的編制基礎較好,各級次單體報表均已實現在統一的財務模塊中按統一的報表模版統一的取數公式生成。各級次子公司單體報表生成后,經過逐級審核匯總,再上報母公司,對其進行信息的匯總與選擇,生成合并工作底稿,由母公司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將一些內部的交易進行抵消,形成合并報表。該種模式在實際的運行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且在制作的過程中,抵消是否完全或者合理,都很難有統一的標準。在實際運作時,過于依賴財務工作人員的經驗與專業性,存在一定的問題,造成數據不準確,項目不合理。這些不合理主要表現在:第一,集團內部之間的債權與債務抵銷處理不及時。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集團內部的單位數量較多,各單位之間的關聯交易會經常發生,關聯交易發生后沒有及時對數據的進行賬務處理,從而使得報表存在差異,在抵消的過程中可能存在雙方數據的不一致,或者項目的不一致;第二,在涉及毛利抵銷上,未實現內部毛利的抵銷處理。在實際工作中,八鋼集團,在處理未實現的內部毛利時,每月采用按工序、分品種在銷售與庫存間進行分配,即按月、按工序確認內部毛利。該種計算方式對于毛利的準確性要求極高,計算較為復雜,對各工序成本及毛利核算的正確性要求較高,有一工序出錯,則抵消毛利就會不正確;第三,編制內部交易連續抵銷問題。在公司與公司進行交易時,其對于同一交易項目的性質認定不同,在合并報表編制的過程中,抵消也會存在差異。
(二)解決策略
在當前的合并報表編制過程中,其多以人工手動,自下而上的方式實施,這就使得其中受到員工主觀性的影響,可能會產生較多的問題。而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下,筆者認為,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其編制質量進行提升,主要措施如下:第一,建立協同平臺,內部債權債務的合并抵消實現自動化。應積極建立信息化平臺,并且根據企業的實際狀況,創建對應的信息管理系統,設定對應的抵消標準,讓系統自行篩選,避免主觀意識對報表編制的影響。使得內部債權債務實現在平臺中可以統一查詢核對,對于交易雙方數據一致的交易,母公司自動生成抵消憑證。對于不一致的,加強的核對,確保平臺信息的正確性。第二,完善企業合并報表編制的相關制度,并將其寫入相關的信息化平臺中。在合并報表的運用范圍不斷擴大的基礎上,當前很多企業都沒有針對性的進行財務制度改革。這就使得合并報表編制工作的開展缺乏制度的監督與管理。在很多數據的選取上,都忽略了其準確性與合理性。要改善這一狀況,就必須要從制度著手,并利用建立的信息化平臺將各公司各工序的數據進行驗證核對,確認制度執行的合法合理性及數據的準確性,從而提高合并報表編制的效率及質量。第三,完善會計人員的編制能力。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合并報表的編制實際上還是受到會計人員能力水平的影響,為了保證其編制項目的合理性以及數據選取的準確性與全面性,必須要就單位的會計人員專業素養進行提升。第四,加大財務管理的投入。在以往的財務管理理念與工作方式的影響下,財務管理硬件設備嚴重缺失,無法符合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因此,筆者認為,必須要加大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投入,從硬件設備到系統等多個方面來保證其使用的質量。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合并報表編制是企業管理的必然要求,而提升合并報表編制質量是企業內部管理質量提升的必然途徑。采用信息化技術對其進行提升,是促進我國現代化企業發展的具體要求。然而,在實際的合并報表運用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缺失,從而限制了我國當前財務管理質量。因此,必須要針對這些問題加以明確,然后采用合理的信息化手段加以提升。本文以八鋼集團的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為例,分析了問題,提出了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為現代化財務管理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馬建月.集團企業合并財務報表信息化研究[J].納稅,2017(10):46.
[2]王巖.企業財務信息化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N].財會信報,2013-03-18 (C05).
[3]王巖.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2(06):59-60.
[4]李東輝.集團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的信息化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2(18):174+168.
[5]閻瑾.提高集團化企業合并報表編制質量的幾點思考[J].中國外資,2011 (13):98-99+104.
(作者單位:海南省監獄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