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梅
摘 要 為了適應新時代形勢變化的需求,我國的教育體制在不斷的更新改革,在教育體制改革的歷程中,人們對班主任學生的管理工作漸漸重視起來,合理的對學生進行管理,對教師的教學效果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教師對學生合理的管理方式,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有效的提升班級紀律,從而讓學生能在一個健康、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快速的成長。然而,在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過程中發現,現存的管理模式仍有一些不足和紕漏,需要正確的解決策略,將其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 管理難點 班主任 學生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在新時代環境下的學生群體,由于受社會以及家庭教育的影響,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他們的思維跳躍,非常自我,并且個性較強。所以,班主任在對學生管理的過程中,要關注以及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行為思想,心理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分析管理工作的難點,總結經驗得出有效的管理策略,從正面引導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對班主任在對學生管理過程中的難點以及對策進行探究和分析。
1班主任對學生管理中出現的難點
1.1家庭教育促使孩子任性驕縱
中國當下的家庭組成基本都為標準的“421”家庭,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準也在不斷的提高,由于家家都是獨生子女,所以每個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溺愛,對孩子的要求更是無原則的滿足,而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有所成,將來成為人中“龍鳳”,這使得教師在做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難以有效對學生進行教育,由于學生的個性較強,以自我為中心,在集體生活中缺乏一定的包容心,與同學之間的關系處理不好等種種原因,致使班主任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中難點頗多,導致在管理班級秩序時陷入惡性循環。
1.2學生抵觸心理師生關系不融洽
除了家長對孩子的溺愛以及學生自身的性格特征外,僵化的師生關系也成為了班主任難以約束學生的重要原因。師生關系不融洽,學生對班主任懷有抵觸、排斥的心理,敵對的相處模式導致學生對制定的管理制度產生抗拒心理,而在班主任的角度,由于學生的不服管束會加大管理力度,增加相應的管理措施,相互矛盾,只會讓師生關系發展惡化,師生關系徹底破裂。
1.3在班主任的管理教育中,不僅要考慮集體更不能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化,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學習能力、性格特點以及思維模式的不同,如何能使這樣的集體得到全面化的發展是班主任在學生管理上的難題,通常來講,班主任會對班級中學習成績不理想、個性頑劣的學生進行單獨教育,來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和糾正錯誤。然而,從實際角度來說,這項工作必須長時間堅持,在執行時有一定的難度。
2班主任對學生管理的對策
2.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滿足學生需求
在班主任管理教學中,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社會形式的變化,如今的升學的競爭壓力也逐漸增大,為了保證學生的升學率,學生的考試壓力相應增多,如今教育科目繁重,迫使學生不得不承受更大壓力。但是想要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必須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聽課效率,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其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那么班主任對其實施任何教學方法和輔導都是無用功。另一方面,學生與周身環境、學校、班級、同學建立和諧的關系,這為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明確了方向。班主任在制定班級管理方案中,要以端正學生態度和改變學生與周圍關系的和諧建立。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班主任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與學生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時刻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及時的解決,在根據學生的心理問題原因,更正自己的管理措施,增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樹立學生正確的學習意識,讓學生理解班主任管理班級的真正意義,同時讓學生明白,在班級的管理中,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和義務,樹立學生正確的團隊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與班主任共同建立管理文明和諧的班級。
2.2培養學生心理科學管理班級
學校教師的教學宗旨是促進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學校的根本目的是教書育人,教師教學更是對學生學習知識能力的培養,育人則是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該著重關注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新時代教育形勢發生改變,學生面臨的升學壓力逐漸增大,難免對班級的管理制度產生抵觸和煩躁的情緒,這時,班主任必須及時的對學生的心理壓力進行減緩、疏導,正確的引導學生走出困惑,同時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進行深刻的溝通,重新樹立學生健康的積極性上的心態,同時在溝通的過程中也漸漸的培養了師生間的感情。
2.3開展教師培訓課程減少班主任工作量
隨著學校升學競爭壓力的增大,教師的教學任務也變得繁重,致使班主任的學生教學和管理難以兼顧,對個別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學校應該適當的減少班主任的教學任務,或者教師在班級中可以提拔品學兼優,工作能力較強的班級干部來輔助管理,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對個別的教育中去。同時,學校應該組織開展階段性的班主任學習的培訓活動,讓班主任多參與學生管理、心理學以及素質教育的課程,有效提升班主任的整體素質。學校還可以組織教育專家講座,讓班主任學習管理班級的技巧和經驗,然后組織學習交流會,教師們互相分享管理心得,從而進一步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班級管理的效果。
3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的學生管理對整體是提升教學效果的必要前提,對學生的自身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經過實踐調查研究,班主任學生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闡述了班主任在對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為提高班主任學生管理的能力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胡永波,劉江.高校學生黨員擔任助理班主任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林業教育,2008,4(03):41-43.
[2] 蔡杰忠.談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難點及解決對策[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7(09):27-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