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一寧
摘 要 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社會各階層仍在進行深刻的變化,突出的表現為人口老齡化,囊括其中的離退休干部與社會發展存在著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方面的矛盾,但作為人民內部矛盾的性質沒改有變。毛澤東同志的人民內部矛盾的哲學理論,給我們在當下認清離退休干部的轉型發展的問題,提供了有意義的指導,尤其是采取堅持“群眾路線”的方法、“文藝座談”的方式為我們有效化解離退休干部轉型問題提供了哲學論證和實踐方法。
關鍵詞 離退休干部 人民內部矛盾理論 轉型發展的問題
中圖分類號:D63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66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tired Cadr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ZHA Yining
(School of Marxism, Di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Lincang, Yunnan 677000)
Abstract 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ocial strata is still in profound change, highligh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which include retired cadr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cultural politics, economics and ideology, but as the nature of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not to change. The philosophy of Comrade Mao Zedong's theory of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tired cadres from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provides a guide, especially to adhere to the "mass line" method, "the forum" way for us to effectively resolve the retired cadres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a philosophical and practical demonstration methods.
Keywords retired cadres; theory of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problem of transition development
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社各階層仍發生著結構性的變化,從年齡結構上來說,我國21個?。▍^、市)已經成為老齡化發展的地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60周歲以上人口約在21242萬人,占總人口的15.5%,年均增長速度為3.28%,大大高于0.6%的人口自然增長率。[1]可見未來幾年的人口將呈現老齡化的遞增趨勢。然而,我國目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值為3000美元,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實力仍顯得薄弱。
為了探索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模式,黨中央發出老干部也可以有更多的作為,積極釋放為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的正能量。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了2014年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表彰大會并作了重要講話。指出,老干部工作“承載著黨中央關心愛護廣大老同志的重要任務”的重要論述中蘊含了中國共產黨長期的革命建設實踐中總結出來關于人民內部矛盾辯證分析的哲學思想。把老干部工作納入黨的建設大局中來謀劃,把老干部工作改進創新融入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全局來推進,使我國養老問題的解決、拓展了制度設計、政策實踐的空間。[2]
1 人民內部矛盾思想的精髓
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是毛澤東同志總結在世界多國反壓迫的運動,及中國革命和建設社會主義所獲得的經驗基礎上,提出社會主義無論在革命階段還是在建設階段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矛盾狀態??茖W的判斷出社會主義制度下階級矛盾的消失,如何把握社會主義的最大矛盾,即構建新的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來支持社會主義建設。
1.1 分析矛盾
矛盾的分析是馬克思主義者了解客觀實在的思維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一般的把矛盾概括為:“對立、統一”,即一切事物之中都包含著相互排斥的對立性和互為存在的同一性。矛盾的對立性是推動事物向前發展的動力,那么這個矛盾就被明確地定義為事物發展的內因,然而,促成這一矛盾運動、變化的因素,則被看作為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發展的外因。但是它們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卻是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論。所以了解矛盾的前提就是要分析矛盾。世界上許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他們對社會主義的特征描述為人人占有生產資料的形式,導致后來走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長期造成一種誤解:只要社會經濟成分越表現出共同所有,那么就不會產生階級的矛盾,社會的發展也就不會存矛盾。因此經濟的全民所有就是實現公有制的唯一形式。導致了較長的時間以來,人們心目中的社會主義似乎是一個無矛盾、無沖突的社會。endprint
1.2 矛盾的解決
馬克思主義哲學論述了事物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過程,矛盾雙方的作用和地位可以相互轉化,要抓住主要矛盾促進事物的發展,首先應當搞清楚處于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從屬地位的非主要矛盾。習近平在索契訪問時對俄羅斯記著訪問時的講話,就反映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矛盾的化解應具有一分為二的思維特點。習近平說:“中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國土,五十六個民族,十三億多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不高,中國從東部到西部,從地方到中央,各地各層級的差異很大。在中國當領導人,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 [3]
雖然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了事物的性質規定了事物發展的方向,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解決的好,也就能促進新生事物的成長。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兩輪,可以說這個戰略部署在時間布置上是同時展出的。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離不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因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決定,是尊重國家社會變化發展的實際提出新的應對策略,恪守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原則。
2 當前我國離退休干部轉型發展的矛盾分析
毛澤東同志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后,社會結構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原有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農民、軍人、知識分子,納入“人民”的范疇。社會矛盾主體及表現形式等方面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如何正確處理這些矛盾,成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課題。
2.1 政治方面存在的矛盾
離退休老干部在政治方面表現出的矛盾主要表現為離退休的管理機制和模式難以滿足離退休生活的需求,亟待要求轉型發展。當前我國離退休制度仍執行的是“一上一下”的制度。雖然離休干部各項待遇在政策上有強的保障,但離退干部的服務管理可依據的政策并不多。很多時候往往演變為 “想管,管不了”、“管了,又管不到位”的尷尬境地。例如廣西崇左市的老干部抗議活動,由于廣大離退休干部對廣西崇左市下發的關于調整我市市直機關單位公務員津貼補貼標準的通知》的文件有不同意見,并且老干部的強烈呼聲得不到理睬,相關部門以冷漠的態度處理這種不滿的行為,最終以老干部多次上訪未果后舉行抗議活動??梢姡@種政治領域的矛盾如果處理不當會轉化為對抗性的矛盾。就上述實例來看,矛盾的雙方是政府有關部門和離退休老干部群眾的矛盾,由于離退休干部的既得利益得不到保護,違背了我國社會正常的利益分配規律。
2.2 經濟方面存在的矛盾
當前我國社會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著經濟體制轉型發展,市場經濟成分繼續多樣分化、社會結構深刻變動、思想觀念更加開放的實際。在利益分配格局深化調整下,社會各領域出現了許多新的矛盾形式,但這些矛盾仍以人民內部矛盾的形式表現出來,因而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和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難度增大。例如,離退休老干部因為在時間上較為寬松,度假、療養成為年老的主要生活方式,在市場對養生、保健、養老等旅游需求的刺激下,傳統的家居養老觀念逐漸被改變,老年人空巢現象將會越來越嚴重。當前我國80后的青年已經成長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力量,他們正是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下的新一代,剛進入青壯年時期就要擔負家庭養老高額的成本,據媒體調查,這群婚后的80后青年面臨四個老人的贍養問題,造成“未富先老”的社會意識怪圈。
2.3 思想文化方面存在矛盾
離退休老干部在思想文化方面矛盾主要表現在離開工作崗位之后,空閑時間多,不愿意脫離青年,存在溝通的代溝,他們希望獲得同是集體成員的尊重感。因此希望學習新知識,接觸新事物,向年輕人傳授有益的經驗。據調查顯示,近四成社區離退休老人很需要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休閑活動,給老人間交流提供了平臺,使老人的退休生活更為充實。逾三成受訪者很需要有關部門常組織人員上門聊天看望,指導年輕一輩工作學習,突然離開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對大把的閑暇時間難以適應,希望有機會繼續工作,一則使生活更充實,二則可以增加收入。
3 化解我國離退休干部轉型發展的矛盾
我國社會經濟高速度的增長和社會人口老齡化不存在根本對立的矛盾,就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實際來說,由原來的單純投資拉動經濟的發展,逐步轉變為改變生產方式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和提高居民消費帶動經濟發展。在處理社會、經濟、政治、生態影響和決定國家安全發展的命運時,中央審時度勢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繼續指導在新形勢下由發展帶來的矛盾。化解人口老齡化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成為現階段的主要任務。
3.1 正確認識離退休干部的轉型發展矛盾
從國家人社部公布的數字測算,全國領取養老金的人數共1.03億人。中國這幾年退休人口每年在600多萬。擁有勞動能力的人每年以700萬人口的速在減少,然而要保證每年創出大量的就業崗位成為今后需要解決的問題。
人口與經濟發展的問題在我國仍然屬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不相適應的矛盾。通過改革我國已經走上市場經濟發展體制道路,但自身也存在發展不完善與原有的經濟基礎存在相矛盾的地方,需要繼續深化改革,使制度和體制更加完善。深化政治經濟提改革就是正確認識當前矛盾推動我們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適應國家現代化總進程,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提高國家機構履職能力,不斷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4]
3.2 堅持“群眾路線”的方法來處理離退干部轉型發展問題
我的社會主義社會是擁有共同理想的社會,人民群眾的發展的實質利益和國家社會發展目標是相一致的。如前文所述的,離退休老干部離開工作崗位后得到利益保障應該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的,那么所產生的利益分配沖突,大多來源于政府處理矛盾思路和工作的方法不正確引發的。習近平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開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國家治理體系問題,強調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就要求我們老年干部的工作欠下身子走到他們中間去認真聽取意見和方法,這樣做有效避免了企圖用行政的命令、強制的方法解決思想不統一的問題。
3.3 應用“文藝座談”的方式處理離退休干部的思想矛盾問題
離退休干部的思想文化領域的矛盾同樣屬于人民精神世界的矛盾,是由于人民對事物的看法不同引起的,比如不同的信仰、價值觀念之間的矛盾。如簡單運用“服不服”、“看不慣”來解決思想領域的矛盾,那么只會走向反面。如果一味求助于宣讀中央精神或文件、或黨的某些重要大會報告、看錄像、大量開辦培訓班,一味單向灌輸文件語言和大會思想,那樣就會產生學習吸引力不強,增加學習心理負擔、做不到釋疑解惑、產生較融洽的人文關懷。正如毛澤東所說,我們的文藝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藝工作,但是這個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卻是第一位的工作。[5]可見,化解思想領域內的矛盾不同于其他矛盾的解決,它不能采取強制的方法,只能立足群眾實際充分利用說理交流的平臺,尊重老干部表達國家社會事業發展愿望來化解,在為國家事業建言獻策中,實現思想認識的高度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到蘭考參加地方的民主生活會,強調全面聯系群眾,做到基層民主“接地氣”,領導干部率先敢于批評與自我批評“臉紅出汗”,把人民群眾切實參與到全面深化改革中來。再次提示我們新形勢下,化解離退休干部的思想的矛盾,只有積極采取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理的方法,才能真正彰顯正確的意見,克服錯誤的己見,才能真正做到團結統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