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冰
摘 要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使得國家教育部門逐漸開始重視初中體育教學,而長跑作為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基本內容,應引起體育教師的重視。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初中生長跑訓練變被動為主動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旨在促進我國初中體育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 初中生 長跑訓練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長跑因具有不受時間、地點、年齡限制等多種優勢,是一種可以迅速掌握鍛煉方法的運動。通過長期進行這項運動可以有效提高鍛煉者的心肺功能,增強體質。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進行長跑訓練,并采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將長跑作為長期鍛煉項目,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初中生長跑訓練變被動為主動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以期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1加強學生對于長跑運動項目的認識
1.1長跑的重要性
通常情況下體育課堂教學主要是有“教”與“學”構成,而只有學生的學習成果才可以體現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與學生進行相互配合,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參與意識,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想有效提高學生對長跑的興趣,教師應讓學生充分了解長跑練習的價值,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并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長期進行長跑鍛煉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及心肺功能,對于緩解人體疲勞有著重要作用,而良好的運動習慣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抗疾病能力,促使學生科已形成良好耐力素質,有效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此外長跑是一項不受時間、地點、氣候及年齡性別限制的運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調節運動強度,保證長跑運動量符合自身需求及承受能力。
1.2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及鍛煉的自主性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培養學生鍛煉自覺性作為教學重點,使得學生可以通過課堂學習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及思維意識。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為學生灌輸體育鍛煉有助于身心健康這一觀念,使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到鍛煉對于自身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到課堂訓練中,同時要求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對自己運動時間、運動量等進行自我調節,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
1.3提高學生的自我監督能力
學生在進行長跑訓練之前,應充充分了解在練習前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熱身活動,而在運動結束后也應進行相應的放松運動,以保證長跑訓練不會影響到學生的日常活動,避免出現肌肉拉傷等事故。在練習過程中學生應用于克服“極點”期間所帶來的各種不適,在訓練過程中逐漸次增加運動量,將運動強度控制在自身的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同時教師應要求學生行我有關測脈搏的相關知識,使得學生可以充分了解自身的狀況,從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訓練方案。對于一些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同學,教師應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運動以強身健體,并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及運動量,以保證自身安全不受威脅。
1.4采用正確的方式指導學生克服“極點”現象
“極點”現象是長跑運動的主要特點,主要是指運動者在長跑運動過程中出現氧氣供給無法滿足肌肉活動需求,使得運動者出現胸悶氣短、四肢乏力、呼吸紊亂等情況,是參加長跑訓練經常會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長跑訓練時應鼓勵學生客服“極點”現象這一困難,并在訓練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要求學生在長跑前進行充足的熱身運動,以保證訓練過程不會出現肌肉拉傷、抽筋等狀況,在跑步過程中應充分掌握好速度及呼吸頻率,在出現極點現象時勇于突破,采用心理暗示等方式進行調整,同時調整呼吸與跑步速度,從而克服極點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
2采用有效的訓練方式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師主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進行長跑訓練:第一,越野跑。越野跑主要是通過自然景物的快速變化來提高學生對長跑的興趣,使得學生可以在不斷變化的場景中有效緩解學習疲勞,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與校園操場中的場景不用,自然環境具有空氣清新、原始樸素等特點,使得學生精神可以為之一振,而變換曲折的地形特促使學生根據實際情況來改變運動頻率,并可以隨意調節體力支出,學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快慢結合進行長跑訓練,讓學生可以在長跑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從而為今后的自主練習奠定有利基礎。第二,接力跑。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接力跑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體質及學生的長跑能力進行分組,然后在規定路線上劃分路段進行對抗接力比賽,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這種比賽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氛圍,促使學生可以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中進行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得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出團結協作、熱愛集體的精神,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習質量。第三,游戲比賽法。游戲比賽法主要是將長跑訓練與課堂游戲相結合的一種訓練方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可以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學習,而進行游戲比賽又可以增加課堂的熱烈緊張感,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及主動性,促使學生可以通過團結協作與競爭不斷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以提高對長跑運動的興趣。
3加強學生課外鍛煉
通常情況下,初中的體育課程僅安排1~2節課時,而體育課程中需要講授的內容又較多,使得課堂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發生沖突,無法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這一教學目標,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進行自主練習。體育教師可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將學生分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長跑訓練,并將班級中擅長長跑的學生擔任組長職務,使得學生可以在正確的監督下利用課間或者晨練進行長跑訓練,而組長也可以根據組員的實際情況組織一些課外活動以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例如,組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祖師學生進行測試,在規定時間內對每一位組員能跑到的最遠距離進行檢測,或者是固定距離,檢查組員最短可在多長時間內完成。通過這種方式將組員的長跑能力進行記錄,并定期向體育教師匯報,使得體育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順利完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促使學生逐漸轉變對長跑的態度,使得學生可以在鍛煉、學習過程中對長跑產生興趣,有效提高學生運動成績、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從而在長期的鍛煉過程中培養出吃苦耐勞、鍥而不舍、頑強拼搏的優秀品格。此外,體育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根據學生的體質情況制定教學方案,由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個別同學可能由于身體原因無法進行高強度的長跑訓練,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細致的觀察,以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在進行長跑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腿部力量并要求學生在跑步時盡量放輕松,減少騰空時間。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師應該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長跑的重要性,并促使學生可以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鍛煉意識及習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掌握長跑訓練的有效方式,使得學生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主力集中在長跑訓練中,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使得學生可以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以增強自身體質,為今后的發展與學習奠定有利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華法.初中生長跑訓練變被動為主動的教學策略微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3):9-10+12.
[2] 封新華.淺談如何加強中長跑教學[J].散文百家(下),2015(05):185-185.
[3] 胡良一,李家祺,劉冉等.高校長跑社團會員長跑鍛煉心理需求取向研究——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例[J].體育時空,2016(04):155.
[4] 劉太全,吳東明.淺談長跑的呼吸方法與技術在長跑中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1):143-145.
[5] 李衛東,張堯,吉祥等.高校長跑社團長跑鍛煉需求動因的調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6):65-66,68.
[6] 孫麗珍.訓練長跑的有效方法[J].赤子,2016(09):2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