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媛
【摘 要】民航客票銷售課程是高職院校航空服務專業學生的必修課。高職教育更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課堂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要側重對知識運用和轉化能力的培養。民航客票銷售課程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設計,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以應對新形勢下民航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高職;民航客票;課程設計;教學方法
民航客票銷售課程是高職院校航空服務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本課程主要針對民航地面服務環節中的客票銷售這一崗位要求設置,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民航客票銷售崗位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能從事基礎民航客票銷售工作。課程以民航基礎知識課程的學習為基礎,它與學生今后的工作崗位密切相關,是學生今后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一、課程設計的理念
按照高職教育“實際、實用、實踐”和學生“會用、能用、管用”的培養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著眼于實際工作能力的鍛煉,強化實踐環節,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逐步取代了以追求理論體系完整性的原有教學模式。
1、在教學過程上,從教師對學生進行模擬演示,啟發學生服務意識與潛能,轉變為以學生為服務主體角色, 主動尋求旅客需要。通過從學生角色到職業角色的教學目標的轉變,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和實踐能力。
2、在教學內容上,從系統的知識體系模塊向工作崗位技能進行轉換,通過從理論知識向實踐任務的教學內容改革,注重工作技能的培養。
3、在教學方法上,以項目教學、情景教學等教學方法取代原有的知識傳授法等填鴨式教學, 以過程評價、結果評價取代原來單純的試卷考試方式。從教師主導到學生主體,從重視教師的系統講授, 向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發現問題、幫助其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予以轉換。
二、課程設計的思路
課程總體設計思路是以客票銷售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務為引領,采取“任務導向、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按照工作過程設計學習過程,圍繞職業能力的形成組織課程內容,讓學生通過完成具體項目來構建相關理論知識,并發展職業能力。項目的確定以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為依據,以崗位設置為線索,劃分國內售票和國際售票等并列式工作任務,包括客票的一般規定、運價計算、客票的完成和客票的處理等項目。課程內容的選取緊緊圍繞完成工作任務的需要循序遞進,以滿足職業能力的培養目標,并融合民航售票員崗位的職業標準對知識、技能和態度等的要求。項目設計以客票銷售環節作為活動的載體,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相關理論和實踐,實現做學一體化,并通過校內實訓、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組織教學,采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等培養模式,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強化實際操作訓練,更好地掌握客票銷售崗位的相關技能。
三、課程實施
1、教學內容的安排
民航客票銷售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民航旅客訂座的各項電腦操作指令和國內、國際旅客客票銷售的基本技能,并能處理有關客票銷售過程中的特殊情況。按照教學內容與行業要求相融合、教學項目符合企業實際崗位要求、知識技能認知循序漸進的原則,將教學內容分為三部分:國內客票銷售業務、國際客票銷售業務、民航客票銷售系統。具體內容如下表:
2、教學方法的設計
(1)案例分析法。案例教學是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剖析具體的案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較復雜的理論,使問題簡單化、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講授中,教師首先選擇典型的案例,在課堂開展小組討論,再由學生將討論結果進行展示和匯報,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改變原有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學生能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更好地接受理論知識并將之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2)情境模擬法。情境教學法是通過創設一種情境,使學生進入情境并擔當其中的角色,在角色中理解、體驗、表現,將所學知識通過模擬演練,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例如在介紹客票預訂時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旅客和航空公司售票工作人員,旅客在訂票時可以提出不同需求,售票工作人員結合旅客的實際情況進行機票的預訂操作。通過這種情境教學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效提高了學生對實際問題的理解和解決能力,對于解決理論與實踐分離、學與用脫節的問題具有積極的意義。
(3)任務驅動法。任務驅動法是教師根據教學要求提出有實際意義的任務,以學生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學生可以自己或者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然后進行具體的操作,教師引導學生邊學邊做完成相應的任務。例如在介紹特殊旅客客票服務時,布置任務要求學生運用特殊旅客的運輸規則處理特殊旅客乘機申請。通過任務的布置,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鍛煉團隊合作和創新意識。
3、教學手段的運用
(1)引入教學模擬軟件。通過使用行業標準的民航計算機訂座系統模擬軟件,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熟練掌握各種指令,為學生提供高仿真的學習情境,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提高任職崗位能力。
(2)加強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建設。如PPT演示文檔、實訓室設備操作等演示錄象、設備使用圖片、學習情境工作小結范例等,提供給學生課外學習,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開展網絡課程建設,收集和鏈接與課程相關的網絡資源,組織網絡論壇,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及同學互動的學習氛圍,拓展學習活動的區間。
4、教學評價與考核
課程的教學效果評價采取過程與結果并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評價與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考核方式分為三個部分:過程考核占40%,理論考試占20%,實踐考試占40%。其中過程考核采用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的方式,教師評價占60%,學生自評、互評各占20%。
四、教學效果
課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符合民航客票銷售崗位的實際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通過學習,實際操作技能顯著提高,掌握了民航客票銷售崗位核心工作任務的能力,增強了崗位責任感和學習主動性,使學生能很快適應實際工作,獲得了學生的好評,為企業和社會培養民航專業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吳巧洋,鐘科.基于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的高職航空服務專業實訓教學體系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6(22)
[2] 趙錦,李名梁.基于職業能力開發的高職實訓教學體系研究[J]. 職教通訊. 2010(08)
[3] 胡瀟.以實訓課程改革提升航空服務專業學生職業能力[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