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竹清
【摘 要】創新是戲劇藝術不斷發展的核心,而戲劇創新則需要從深層次、多角度以及橫向拓展等方面進行探索。本文著重從創新的重要意義、創新的主要原則,對戲劇創新這一重要命題進行了系統化的研究與論述。對于戲劇創新,既具有重要的理性思辨價值,又具有戲劇實踐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戲劇創新;意義;原則
中圖分類號:J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1-0038-01
創新在戲劇藝術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傳承和融合藝術文化的重要方式,戲劇藝術的創新要以時代發展為根基,以推陳出新為手段,既要傳承與保留,又要創新與融入。戲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但還要保持創新的原則。為此,本文專門對戲劇創新進行系統化研究與論述。
一、創新的重要意義
創新的重要意義是戲劇創新系統中的第一個層面,也是基礎層面,是開展一系列創新工作的開始,只有在了解和認知創新的重要意義基礎上,才能具體把戲劇創新落實到藝術實踐之中。而戲劇創新的意義在于把傳統藝術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的同時,從戲劇的內容本身到藝術形式諸多方面進行推陳出新。
創新包括戲劇在內的所有文字藝術乃至科學技術的生命,對此,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藝家早已達成共識。我國當代美學家彭吉象指出:“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一樣,都離不開創新。離開了創新,科學技術就不能發展;離開了創新,文學藝術就失去了生命。……藝術的生命就在于創造和創新。沒有創造,沒有創新,就沒有藝術。”[1]法國的愛彌爾·左拉也指出:“今天的劇作家,必然會被后來者所超過;他們決不至于自負到以為戲劇文學經過他們之手,就永遠定型了。”[2]俄國的契訶夫同樣指出:“戲劇要么只好完全退化,要么得采取以前從沒見過的、全新的形式……我們簡直沒法想象一百年后戲劇會是什么樣子?!盵3]美國的約翰·加斯納則引用布魯克斯·阿特金森的話說:“法則不過是創造的副產品,而創造本身才是藝術的唯一職守。”[4]
不久以前,習近平同志在中國文聯第十次和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也提出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理念,為我國文學藝術的創新指明了方向。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整個中國戲劇史與世界戲劇史,都是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歷史。因此,我們必須時刻堅持以創新為戲劇的生命,要毫不動搖,并且創造性地踐行。
二、創新的主要原則
戲劇創新的第二個層面,是創新的主要原則。這是一個保證系統。因為原則是具體行為的法則與準繩,對于戲劇創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戲劇創新必須遵循以下幾項基本原則。
一是適應時代、緊接地氣的原則。所謂適應時代,是指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以時代精神為統領,不斷創新、不斷超越、不斷發展。要以創新為新時代的唯一選擇,不斷增強創新的動力與活力。所謂緊接地氣,是指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適應人民群眾的審美需要,以人民群眾的好惡為唯一選擇。
二是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原則。這一原則尤為重要,帶有方針性質。作為文藝方針,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為改革和發展中國戲曲藝術而提出的,當然也適用于其他各種藝術。它也是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提出的“推陳出新”方針的新發展。其主要內涵是:“主張不同的劇種、流派、形式和風格通過自由競賽而共同發展;對待遺產的繼承必須采取批判的態度,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華,在新的基礎上加以改造、發展,并積極創造反映社會主義時代生活的作品,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創造歷史題材的作品。”[5]
三是思維先導、創新為魂的原則。思維是大腦對客觀事物的理性認知過程,是對客觀存在的事物的反映,是在人的社會實踐中進行,又反過來指導人的社會實踐,其實質是意識、思想、精神。因此,戲劇創新就必須堅持思維先導、創新為魂的原則,把創造性思維作為創新的指導方法。這種創造性思維指的是“產生思想的思維活動。它能突破常規和傳統,不拘于既有的結論,以新穎、獨特的方式解決新的問題。具有開放性、開拓性、靈活性、獨特性、有效性和非常規性等基本特點。在創造性思維中,敏銳的洞察力、豐富的想象力、淵博的科學知識等智力因素,正確的動機、濃厚的興趣、熱烈的情感、堅強的意志和獨立自主的創造性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都起著重要作用?!盵6]創造性思維包含了發散性思維、逆向思維、跳躍式思維、靈感思維等。
總而言之,戲劇創新必須遵循上述科學的、正確的、有效的基本原則。失去了原則,就沒有了規則,也就難以真正創新。
參考文獻:
[1]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49-251.
[2][3][4](法)愛彌爾·左拉.自然主義與戲劇舞臺[A].大連市藝術研究所劇作理論研究組.劇作藝術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
[5]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中國戲曲曲藝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
[6]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