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男
【摘 要】針對我省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產生的問題開展研究, 提出相應對策,探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教育的體系化。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1-0171-02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以藝術為主,技術為輔,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藝術類專業。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設計及審美能力、能利用計算機等新媒體設計工具進行藝術作品設計和創作的設計應用型人才。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也成為了高校藝術類教育研究的新熱點。近年來,隨著數字媒體藝術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廣泛應用,我省有多所高校相繼開設了數字媒體藝術及相關專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發展也帶來了配套師資不足、平臺建設薄弱、教學體系不完善的問題。
一、國內外創新創業人才教育現狀
(一)國外創新創業人才教育現狀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近年來備受關注。從當前世界范圍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現狀來看,美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市場為導向,引導學生把“被動適應社會”轉變為“主動適應甚至挑戰社會”,以扎實的學術研究為基礎,不斷增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如斯坦福科技園對硅谷新興產業形成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為市場導向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參考模版。相比較而言,歐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更多以政府行為的方式進行引導,目前歐盟共有9個國家發布了創新創業相關發展戰略,從制度層面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進行引導和支持。
(二)國內創新創業人才教育現狀
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迅速。國內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趨勢從早期大學生自主開發創業項目,向著高校引導、孵化、產出創新創業項目的方向發展。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宏觀發展戰略及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體現出國家對于創新和創業的關注與重視。創新與創業教育成為了下一階段推動社會經濟轉型與穩步發展的重要動力。
在我省,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遼寧大學等校均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大連海洋大學、遼寧師范大學等校創立了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我省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重視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因發展時間較短,圍繞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本科生建立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尚不成熟,導致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成熟度不足,畢業時項目無法延續等問題。這就急需圍繞數字媒體藝術等藝術設計類專業而建設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孵化出盈利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創業項目樣本。
二、我省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問題與對策
(一)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匱乏
師資隊伍水平是高等學校教育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根本保障。目前我省缺少大量的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教師,一般情況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由專業教師兼任,而大部分高校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師以教學與科研為主要工作任務,缺少必要的社會實踐經驗及創新創業實驗,在承擔創新創業課程時,教師往往以創新創業相關教材為研究對象,較為機械地講解創新創業理論知識,當學生提出各類創業問題時,教師也常常束手無策。在我省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一旦學生走出校園參與到競爭激烈的商業角逐,以目前創新創業教育水平,學生很難從殘酷的文化創意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針對我省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師資不足的問題,一是需要我省高校及學院加大創新創業教育投入力度,在全國范圍內選聘優秀文化創意企業的管理人員兼任高校創新創業導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在不影響企業日常運營的情況下,帶領學生進入企業進行短期實習,讓學生全面了解文創企業日常管理與運作模式。二是在已有專業教師隊伍里選拔具有數字媒體藝術社會實踐背景或具有較強商業設計潛力的年輕教師,每年都進入到企業進行中短期設計實踐。三是大力推進《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工作方案》,拓展創新創業人員雙向流動機制,鼓勵高校教師、科技人員在高校與企業之間雙向交流與互動,將企業實踐的成果及時回饋給學生,為數字媒體藝術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優質的師資保障。
(二)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實力薄弱
目前,我省大部分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均與企業合作成立了相應的企業實訓或實踐基地,但合作企業的質量良莠不齊,部分合作企業視學生為廉價的勞動生產力,重視機械化的設計技術教育,忽視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導致最終實踐效果不理想,學生只掌握企業一部分設計技術,卻不了解企業創新設計方法、日常運作及設計流程。
在學生創業孵化方面,我省多所高校均已成立學生創新創業企業孵化中心,其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學生初創企業多為技術含量偏低的面向學生群(下接第173頁)體的設計管理服務類行業,如面向校內的數碼照相、圖文設計、影音服務等,這類孵化企業多依托校園資源,難有核心競爭力,當企業走出學校,生存即面臨困難。需要直面行業競爭的廣告公司、影視公司在高校孵化中心相對較少,無法形成規模化的文創產業優勢。
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石,平臺的優劣,直接決定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最終質量。提高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平臺質量,需要企業、政府、高校、教師多方面協作。需要根據專業特點,不斷探索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的新模式,可將現代工作室加創新設計項目模式引入到日常專業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中,以數字媒體藝術工作室為依托,將國內高水平文化創意企業的部分創新設計項目接入工作室和學校孵化企業,以創新創業教育合作的方式共同開發。使學生在學校即可合作完成專業程度較高的商業設計項目,提高學生的設計實踐水平和創新創業能力。
(三)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不完善
我省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尚未形成具有推廣意義的模板體系,部分高校只是開設了面向所有專業的創新創業課程,并沒有針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使得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以零散的課程方式傳授給學生,教學效果一般,當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產生問題時,也沒有相應的科學的解決辦法,學生很難獲得系統而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
筆者通過深度參與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創新創業中心的建設與運營, 在體系建立過程中不斷探索課程與實踐形式,探索創建數字媒體藝術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逐步探索構建以創意、創新、創業為核心,創建數字媒體藝術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立企業創業導師隊伍、開展創新創業競賽指導、進行創新創業項目演練、遴選創新創業成果孵化、開放眾創社區、共享創新創業資源、建設創新創業市場化推廣平臺八大數字媒體藝術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體系。促進產、學、研創新創業一體化的實踐,形成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模式,希望可以有效促進數字媒體藝術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針對我省情況進行的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應用與推廣等方面的研究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必然是對高校藝術類專業現有課程教學教育形態的增強與擴展。創新創業的發展離不開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數字媒體藝術人才,是藝術類高等教育承擔的歷史責任,也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高等教育發展的巨大契機。
參考文獻:
[1]汪懌.創新創業人才開發研究[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
[2]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個性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