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倩+來思淵
【摘 要】《摔跤吧,爸爸》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與兩個女兒的真實故事改編。是一部從堂兄奧馬卡的全知視角來敘述嚴苛而執著的父親力排眾議,將兩個女兒訓練成了世界級的摔跤手的勵志故事。其間穿插父親與村民、與女兒、與體育局等種種矛盾沖突,最后通過努力解決矛盾的完美結局。同時直擊印度社會的膿瘡,將社會的黑暗面放在聚光燈下,讓觀眾在娛樂感動之余,多了一絲思想深度。
【關鍵詞】敘事方式;剪切方式;情感;女性;阿米爾·汗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1-0112-02
一、表層:講好樸實的故事
“一個好故事,并不必然能成為一部好電影?!睂а菽筇帷さ偻呃镎f道,“我看到了足夠的潛力,他們的真實生活就充滿了戲劇沖突,能成為一部好電影?!睂а葸x擇順敘的電影語言來表現父親與女兒的故事,但在這條時間主線上,用了多種精妙的藝術手法,在輕松的表現基調上,對真實細節進行了解構與再建構。
全片在敘事節奏上的張弛有度,觀者不僅體驗了摔跤家族的幽默情感故事,同時也享受了競賽的視覺快感。影片在快節奏部分采用快速的剪切方式。其中一場戲是,導演采取了比真實時間更快的平行式蒙太奇來表現吉塔進入國家體育隊放松訓練享受生活,與芭比塔在家接受父親嚴苛訓練的強烈對比,為后一場戲中,以同樣快速剪切的手法表現吉塔在世界錦標賽上連連失利與芭比塔取得國家級冠軍埋下伏筆。[1]如果說父親固執己見訓練女兒摔跤遭受村民的嘲笑是小矛盾的話,那么吉塔獨立意識的崛起,不愿遵循父親以往的教導則是繼續促進了矛盾的升華。看似是從表層的生活中提取的片段進行重組,但卻隱藏著訴說情感的價值。吉塔離家返回學校的那幕,吉塔面對鏡頭處在畫面前景,父親站在二層陽臺上處在畫面后景望著女兒遠去,鏡頭前后虛實焦的變化,看到父女臉上復雜的表情,筆者內心也是五味雜陳。
從遮蔽到解蔽敘事方法的巧妙運用。遮蔽敘事出現在影片前期訓練環節中,父親逼女兒們跳下深河,女兒們請求父親,下一鏡頭卻切至兩個女兒濕漉漉地坐在家中,中間省略的鏡頭表面上是故事的非重點,實際上是提問,預示另一個故事的開端。決賽中父親的意外缺席,在第三回合的最后22秒,吉塔落后4分的危險處境時,吉塔大腦的回憶解蔽了之前遮蔽的片段——吉塔在水中掙扎,傳來父親冷峻的聲音:我只能教會你如何去戰斗,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這精彩的一幕把情節推向高潮,父親場外音的指導,把5分的不可能性變成可能。
此時,影片采用了比真實時間耗時更久的交叉蒙太奇,吉塔在賽場上的身體膠著戰和頻頻看向觀眾席尋找父親蹤影的舉動,與父親在庫房中焦灼的坐立不安的交叉鏡頭,決勝關鍵時刻的慢動作播放更是揪住了觀者的情緒和注意力,奪冠后國歌響徹全場,邊看邊笑,邊笑邊哭,激動異常。
這部影片改編自真實故事,注重的是敘述故事本身,因此,它會摒棄過度符號化的元素,力爭給觀者展示生活本真的面目,事實上,這些精妙的電影藝術手法下,都蘊含著另一重價值意境。
二、內里:描紅隱喻的情感
昏暗的燈光下,還是遮擋不住情感的紅線。
影片中導演似乎有意無意的多次設置父女之間的障礙物。譬如,在父親心灰意冷打算放棄夢想收起滿墻的榮譽時,吉塔隔著窗戶叫父親吃飯的場次。畫面整體色調壓抑暗淡,這里用了過肩、中近景鏡頭,其畫面有效配置了前后景的位置關系,為觀眾創建了一個令人心酸又無奈的場景。最前景是虛焦的女兒吉塔的肩膀,后景是對焦清晰狀態下父親失望陰郁的臉,父親側身而立,拒絕交流的狀態,而整幅畫面的中景是阻隔父女的窗護欄,它指向的是父親無法走出自己心中夢想的坎和父女之間最深處的隔閡,是父親設的護欄。而故事的情感升華,是在父親最終決定相信自己的女兒們并訓練她們,他打開了與女兒之間的那層護窗,但誰想女兒也設下了隔屏。在另一場景中就有體現,父親給在國家隊訓練的女兒吉塔打電話,卻被敷衍掛掉,此時的畫面是父親正對鏡頭,敞開胸懷,但前景卻是吉塔設下的障礙物。影片的情感在吉塔連敗后終于承認錯誤的那一刻再次得到升華,女兒吉塔選擇信任父親,預示著吉塔開始翻盤,同時亦燃起了觀者的激情,也將更深刻地理解父親馬哈維亞的國家情懷。
影片還通過臺詞的重復設置制造同樣的情感隱喻效果。父親的一句“明天5點準備好”就在片中多次出現,而且同一句話在不同時期不同語境下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影片第一次出現這句話是在父親從女兒身上看到夢想的希望。在早間5時,畫面偏冷光藍,蒙蒙亮的天空下,開始了無期限的摔跤訓練并穿上了短褲。此時女兒們的內心是怨聲載道,這樣的情緒在第二次的“明天5點準備好”后更強烈,剪掉長發,這迎來了她們年少時期第三次的改變傳統女性的革命性突破。影片中的最后兩次久違的“明天5點準備好”讓戰場失利的吉塔倍感親切,此時早間5時的天空已是泛黃的暖光,父親堅定地培養她們,信任她們,女兒們所需要的是相信她們的父親,僅此而已。
此外,片中讓父親感覺到神圣偉大的國家,是以一種極為抽象的方式存在的。正如片中的一場戲,女兒吉塔帶著國家教練教授的招式與父親對戰,這種處理為全片預設了一種緊張的基調,也讓觀者為即將發生的場面揣揣不安。吉塔無形中代表了國家,父親挑戰了國家的權威,在這之前,影片以喜劇性的方式表現了父親對鄉村落后統治和官僚機構腐敗的挑戰,但父親對國家的挑戰是嚴肅的,讓人可敬可畏。
三、整體:直擊社會的膿瘡
《摔跤吧,爸爸》影片成功的背后,不僅在于表層的故事和故事背后的情感隱喻,更在于它把社會的黑暗面放在聚光燈下,把性別、民族和國家有機的結合,展現在人們面前。
馬哈維亞的妻子是溫順的賢妻良母,代表印度傳統女性——衣著艷麗,遮體嚴實,頭戴紗巾,信奉宗教。由于連生四胎女孩被村民們看不起,卻不得不忍辱屈從。母親所出現的每一個鏡頭,幾乎是圍繞家庭勞務,相夫育女,活動場所也就局限于家中。鏡頭中的她不是在父親的后面就是在畫面的角落,在家庭大事,女兒教育上,她是隱形的,少有話語權。[2]
吉塔和芭比塔則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在父親的帶領下訓練摔跤,雖被勒令穿上短褲,剪去長發,受到村民的嘲諷,但在一次機緣巧合中受教,她們漸漸發掘自己的女性意識,希望通過摔跤改變命運,賽場上的吉塔和芭比塔不再是家中母親那般的傳統形象,不僅是對自我意志的超越,也是對性別刻板印象的強力突破,是極具現實意義的典型代表。
阿米爾·汗解釋道“這部電影主旨在強調印度社會中那些因性別歧視而遭到不公平對待的女孩子們”。電影是傳播文化最好的媒介。2000年后,阿米爾·汗把目光投向社會領域,他想通過電影這個媒介去教育,激發觀者意識,增強全社會的公共意識,他不光這么想,也這么做了,他的每部商業電影幾乎都在控訴和揭穿一個社會問題。
2009年在印度上映的也是被中國人所熟知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印度模式化、功利性的教育一直被外界所詬病,該片公然挑戰印度教育體制贏得了年輕觀眾的喜愛和尊重?!蹲詺F場直播》揭露了印度日益嚴重的自殺問題?!段业膫€神啊》在諷刺印度的宗教弊端。[3]如今轟動中國的《摔跤吧爸爸》則是把印度的女性權益問題擺在公眾面前。
電影之外,阿米爾·汗也在繼續做改變人們觀念的事。2012年的由他主持的綜藝節目《真想訪談》,在這訪談節目里,就殘殺女嬰、兒童性侵、巨額嫁妝、家庭暴力、種族制度等社會隱疾進行嚴肅深刻的探討,每個話題都觸目驚心。
阿米爾·汗說道,“沒必要為自己祖國被放在聚光燈下而羞恥,應該羞恥的是我們國家哪一方面的欠缺。”所有這電影或綜藝節目所指向的社會詬病最終都將痊愈,華麗地站在世界面前。
參考文獻:
[1]楊俊蕾.在尊重審美傳統的前提下-達成具有現代價值的崇高目標[N].文匯報,2017-5-12(010).
[2]莫蘭.《摔跤吧!爸爸》女性力量的反擊與逆襲[N].中國婦女報,2017-5-11(B01).
[3]宋詩婷.阿米爾汗:印度電影的變革者[J].三聯生活周刊,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