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
【摘 要】 小學音樂教學是教育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一些常見問題的產生,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去演唱,教師也要注意在教唱中滲透情感,使學生充分感受歌曲所傳達的意境,提高學生的表現力。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小學;音樂;問題;探討
每一個學生對音樂都沒有抵抗力,從寶寶時代的呀呀學語,孩子都會滿懷激情地運用唱歌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屬于啟蒙階段,學生還不懂得唱歌的技巧,只是想唱、愛唱,就進行演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常見問題,教師可以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效措施,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巧借打擊樂,吸引注意力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打擊樂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唱歌教學中,教師可以善于采用打擊樂進行伴奏,向學生傳遞情感,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唱《小黃鸝鳥》這首歌曲時,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用鋼琴譜奏《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歡快的音樂旋律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學唱,正式學唱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有節奏的讀歌詞,教師做小朋友,學生扮演小黃鸝鳥,也可以請學生分角色朗讀。一段時間之后,教師進行教給學生學唱。最后,學生幾乎能夠掌握大概的唱法,經過三十多分鐘的學習,學生也處于疲勞狀態,不能充分調動學習興趣了。這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打擊樂器,來帶領學生進行演唱,在打擊樂器的伴奏下,學生的吸引力又回到了課堂上,學生不在覺得唱歌是一種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充滿活力、令人心情愉悅的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必備的音樂知識,鼓勵學生自己運用打擊樂器來創作,并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用品來制作打擊樂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而,教師要善于利用打擊樂器來創建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與培養。
二、規范動作,加深認知
小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只要教師用心去教育他們,他們就會積極地去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許多孩子做不好,不是因為他們能力達不到,而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怎樣做得更好。因此,教師的引導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在帶領學生進行輕聲演唱歌曲時,學生認為,只要自己壓低聲音就可以了,就像講悄悄話一樣。這就是學生學習的一個誤區,他們沒有領會輕聲演唱的要點,只是單純地認為小聲演唱就是符合要求的,所以發出的聲音會很虛,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演唱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教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唱歌姿勢,有了正確的唱歌姿勢,學生才能投入正確的唱歌狀態,教師也要做好示范動作。如,在演唱《草原贊唱》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先站出來用一個正確的歌曲姿態做一個亮相動作,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加具體形象且直觀地認識到唱歌時的正確姿態。在帶領學生演唱過程中,教師可以故意為學生做一些比較夸張、錯誤的動作,通過錯誤動作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從而讓學生在歌唱時注意自己的藝術形象。為了讓學生掌握呼氣方法,教師可以為學生帶來一盆花,親自做示范,引導學生用鼻子將氣吸到腰部,感到腰部周圍向外慢慢散開。然后,將感受講述給學生,引導學生將這種狀態帶入到唱歌狀態中去,慢慢帶領學生感受。
在帶領學生進行演唱時,教師要注意規范學生演唱動作,用心感受動作要領,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唱動作,從而加深學生認知。
三、巧用歌曲,滲透情感
小學生在學習音樂時,有些歌詞可能聽不懂,只是跟著教師學唱,所以,有時候學生只是學會了唱,并不會真正領會歌詞的含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研讀歌詞,在教唱時,注意滲透歌曲的內涵。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唱《嘀哩嘀哩》這首歌曲時,由于這是一首學生十分熟悉的歌曲,為了指導學生用輕盈而有彈性的聲音和靈活清晰的咬字吐字。在上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輕快的聲音和愉悅的心情演唱歌曲,表達自己對春天的熱愛,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用聲音來體現歌詞所要表達的效果,“滴哩哩滴哩滴哩哩滴哩哩滴哩哩”告訴了我們黃鸝鳥的叫聲是多么的歡快,所以,帶領學生演唱時,可以引導學生先進行模仿黃鸝鳥的叫聲,體會輕快、明朗的音樂節奏,舒緩學生心情,感受春天的美好。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多媒體展示,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想象和聯想,引導學生正確劃分這句歌詞的節奏,感受輕快的音樂旋律,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最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根據“春天在哪里”進行歌曲創作,教師演唱“春天在哪里呀?”學生分組匯報“春天在那小青蛙的叫聲里;春天在那沙沙的小雨里;春天在那輕輕的河水里;春天在那美麗的田野里;春天在那明媚的陽光里。”學生盡情的演唱著,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歌詞的含義,體會到的春天美麗,培養了學生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學生都是聰明的,有時候只需要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就會領略歌詞的含義,在演唱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進行情感滲透,借以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教學是教育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一些常見問題的產生,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去演唱,教師也要注意在教唱中滲透情感,使學生充分感受歌曲所傳達的意境,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王婷.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評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2(S1)
[2]劉明明.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大眾文藝.2011(16)
[3]孫雷.新形勢下小學音樂課的上法[J].成才之路.2011(15)
[4]王海玲.論當代國外音樂教學模式及對我們的啟示[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3)
[5]張麗華.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小學時代(教師).2011(02)
[6]齊媛,張生.教師教學設計能力述評[J].現代教育技術.2009(01)
[7]葉巧玲.在音樂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的幾點做法[J].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