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遠
【內容摘要】物理是高中階段比較難學的學科,在學習時我們掌握了老師教給我們的理論知識和公式定理后,本以為在解題時將這些內容運用就能解答出來,但事實卻并非如此,在解題時簡單的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其中無法解答,那么許多同學就困惑了,難道學習這些內容沒有用處么?其實不能很好的將題目解出來,是因為我們沒有解題技巧,解題能力較差。
【關鍵詞】高中物理 解題技巧 解題能力
老師在教學時講完知識點后會讓我們做題鞏固,一些不需要思維轉換的題,我們通過知識點就能解答出來,可是遇到稍微轉變一點的題目,許多同學就解答不出了,老師在講錯題時一些同學在聽課時只注重聽結果,忽略了教師將的解題技巧,因此在下次遇到同類問題時還會出現錯,我在聽教師講課時以及自己做題時總結了一些物理解題的技巧分享給同學們,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同學們提升解題能力。
一、審題
許多同學在解題后,自信滿滿認為自己的答案就是正確的,和教材中的定理一樣,所以不會錯。除了這類同學還有一類同學是這樣的,他們在解題時他們懂得相關的定理公式嗎,但是在讀完題目不知道怎么去用,這都是在審題環節出現的問題,如果審題不好,那么接下來的所有環節都沒有作用了。因此同學們要想將物理題目解答好就需要先掌握審題技巧。力學是高中物理題型中較為常見的一類題型,這類題型包含各種力學知識,如果在審題時出現錯誤,那么幾乎就不能解答對。在審這類題目時我認為有三點內容很重要,第一是力的對象,一些題目中表面上看,是以該物體為力的對象,但是深入思考后就會發現其實并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樣。那么首先要需要看其物理狀態同時還要將受力情況分析清楚,兩個或多個物體相互作用在高中物理力學中很常見,這時需要對所有現象都進行判斷后再進行下一步的分析。第二是建立模型,在第一部的分析中準確判斷出其對象,接下來就要根據題目內容建立模型,一些題目中給出的是物體,觀看不方便,并且這樣的題目同學們思維轉換較難,因此將內容建立一個模型,更直觀的表現題目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理解題目就更清晰了。第三,根據運動來判斷受力情況,受力不是一直都承受相同的力,它會根據運動狀態而變化,那么同學們在審題時還需要將題目中標明的運動狀態進行分析,這樣我們就知道要用哪些相關公式、定理來解答這類問題了。可以明確解題方向。
二、解題方式
許多同學在確定了運用哪些公式、定理解題后,就會馬上開始解題,但是很多時候解到了一般甚至更多的時候才會發現解答不出來了,甚至思路完全錯誤。還有一些同學在解題時會發現解答出來了,但是一看結果就能確定自己解出的答案一定是錯誤的,這樣解題既沒有將題目解答出來又浪費了時間,解題能力沒有提升效率還下降了。那么在解題時就需要同學們有一定的解題方式技巧,在將題目審完后就需要去考慮解題方法,全面了解了解題方法,再進行解題時就容易多了。依然以力學為例,首先我們判斷出來力的對象,這時我們就需要思考解題方法,我們學完物理力學知識后會知道解題時要注意力學、動量和能量。這三種觀點在解題時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區分,例如力學適用于恒力物體,而能量則適用于變速物體,那么在進行解題前需要將這些條件判斷出來再來進行解題,通過這樣準確的判斷不僅可以提升解題效果,使得結果準確,還可以游戲避免解題時出現的原則性錯誤,節省大量時間。如在解題的過程中對于勻速運動的物體,我們要用箭頭標出加速度的方向和相應的狀態。這樣我們就能明確使用平衡方程和牛頓第二定律方程。運動示意圖的轉化,我們可以畫出流程圖,也可以畫V-T圖像,并分段畫出。物體的位移便能從圖像中求出,平板車和小木塊的位移關系也能從板塊模型中得知。對于電路圖的轉化,電源的E、r參數也應標注在電源的位置上,這樣電源的內阻數值可以準確計算,從而提升準確率。
三、加強訓練
要想使解題更快更準確,訓練是必須要素。如果我們不經常做題,那么如何能使自己解題能力提升呢。但進行訓練時,選擇的題型一定要特別注意,如果選擇的題型不合理就達不到訓練的效果。許多認真的同學會做大量習題,但是卻發現解題能力仍然沒有提升,究其原因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同學做的都是成套的試卷,會的題做了多次,不會的仍舊不會,這樣的訓練就沒有什么意義了。因此選擇合適的題型是加強訓練的關鍵。首先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現實情況來分析自己哪些題型是不會的,然后將這些題型整理出來尋找各種解題方法,在多種解題方法中就比較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那么再解題時,就能回憶起這種方法,慢慢的解題能力就能得以提升。另外我們在物理學習中掌握一定解題策略,就能提升解題的實效,讓學習效果更佳。在我們這個年齡段有了相應的能力和智慧,因此能形成一定的解題思維,擁有良好解題習慣,從而培養我們的解題能力和創新能力。
總結
高中物理解題對于我們來說確實存在難度,但是我們一旦掌握其技巧,就會輕松很多,并且運用技巧,解題可以更高效,這也能為我們高考做一定的鋪墊。
【參考文獻】
[1] 王澳. 高中物理解題中推理法的應用實踐分析[J]. 科技經濟導刊,2017(05).
[2] 劉洋、徐立新.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實施策略探討[J]. 中國高新區,2017 (01).
[3] 逯兵林. 對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教學方法的初探[J]. 學周刊,2017(19).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鋼高中2015 級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