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

【摘要】 目的 探討冠心病治療中氯吡格雷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106例冠心病患者, 隨機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53例。治療組應用氯吡格雷治療, 對照組應用噻氯匹定治療, 并對兩組患者提供相應護理干預, 觀察并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11%,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6.79%,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心病治療中氯吡格雷的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值得借鑒。
【關鍵詞】 冠心病;氯吡格雷;噻氯匹定;血小板凝聚率;不良反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2.064
當前, 藥物保守治療為冠心病常規治療手段, 臨床可用藥品較多, 但關于何種藥品在冠心病治療中效果最佳的問題, 尚無統一觀點[1]。而本研究為明確冠心病治療中氯吡格雷的臨床應用價值, 對53例冠心病患者應用氯吡格雷進行治療, 并以噻氯匹定為參考,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就診冠心病患者共106例, 隨機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53例。治療組中男27例, 女26例;年齡56~78歲, 平均年齡(69.81±5.63)歲;病程4~21年, 平均病程(10.85±3.59)年。
對照組中男28例, 女25例;年齡57~78歲, 平均年齡(69.85±5.61)歲;病程5~21年, 平均病程(10.89±3.57)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絞痛癥狀, 結合心電圖等檢查明確診斷為冠心病;②自愿參與本研究, 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③臨床資料完善、神志清醒、遵醫行為良好, 且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批通過。排除標準[2]:①在參與本次研究前使用過影響研究結果的藥物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②合并血液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重要器官發生嚴重器質性病變者、惡性腫瘤者以及生命垂危者。
1. 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 包括心電監護、吸氧、口服胺碘酮等;在此基礎上, 治療組采取氯吡格雷治療, 即口服硫酸氫氯吡格雷片(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國藥準字J20040006, 規格:75 mg×7片)治療, 可單獨服用也可與食物同服, 2片/次, 1次/d。對照組應用噻氯匹定治療, 即口服鹽酸噻氯匹定片(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新制藥廠, 國藥準字H10950091, 規格:0.25 g)治療, 600 mg/次, 1次/d。兩組患者均堅持治療4周。
1. 4 護理方法
1. 4. 1 健康宣教 對所有患者展開有關冠心病的知識教育, 主要介紹本病起病價值、治療方法、治療期間注意事項等, 并就常用藥品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進行詳細解說, 使其對各種藥品治療的優勢與缺陷做到心中有數, 并對藥品作用機制、使用方法、適應證等有所了解, 消除其對氯吡格雷等藥物的疑慮, 促使其遵醫囑用藥。同時, 告知患者應保持情緒穩定, 可通過散步、養花等改善心情, 禁止熬夜, 保持睡眠充足, 從而維持良好精神狀態。
1. 4. 2 心理護理 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胸悶、心絞痛等癥狀, 部分患者有疼痛難忍現象, 嚴重影響其心理狀態, 患者甚至產生暴躁、易怒等表現。對此, 護理人員應予以理解, 并告知其疼痛發生機制以及應對方式, 可指導其進行放松訓練, 調節其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提升其疼痛閾值, 改善心理狀態;同時, 護理人員應對患者予以同情、關懷, 通過言語、行為等安撫患者情緒, 拉近護患關系, 減少糾紛。
1. 4. 3 病情觀察 觀察患者用藥期間的臨床癥狀發作情況, 尤其是心絞痛發作頻率、程度、持續時間、緩解情況等。同時, 觀察患者用藥前后的心電圖有無改變, 并監護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1. 5 療效判定標準[3] 顯效:患者用藥后心絞痛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心絞痛發作程度、次數大幅度改善;有效:患者用藥后心絞痛等臨床癥狀減輕, 心絞痛發作程度、次數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用藥后心絞痛等臨床癥狀無明顯改變, 心絞痛發作程度、次數基本無變化, 甚至心絞痛程度加重、次數增加;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11%,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6.79%,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冠心病是一種由個體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性病變所致的心臟病, 以血管腔狹窄、堵塞為主要臨床表現, 發病后伴發明顯的心肌缺氧、缺血、壞死等癥狀[4, 5]。冠心病產生的最主要因素是不健康的生活行為習慣, 如長期酗酒、出演、攝入高熱量和高脂肪食物等[6]。當前, 人們生活水準明顯提升, 而不良飲食習慣也顯著增加, 冠心病發生率隨之表現出日益提升的趨勢, 應予以高度重視并積極治療。
氯吡格雷作為一種腺苷二磷酸(ADP)受體阻滯劑, 屬于第二代的二磷酸腺苷類藥物, 能夠選擇性地結合腺苷環化酶, 以此阻斷二磷酸腺苷所介導的受體同糖蛋白GPⅡb/Ⅲa受體結合, 抑制患者體內血小板聚集, 并改善凝血功能, 減少血栓形成。相比之下, 噻氯匹定也存在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但療效欠佳[7, 8]。最后, 在患者治療期間, 建議配合以相應護理干預, 以保證患者用藥行為良好, 從而保證其治療效果。其中, 健康宣教可增進患者對冠心病、冠心病常規治療藥品等的了解, 消除其對治療方案、藥物的疑慮, 提升其用藥依從性[9]。同時, 心理護理可直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 減輕疼痛不適對患者造成的負面影響, 改善其精神狀態, 減少患者在治療期間產生的抗拒心理[10]。此外, 病情觀察便于臨床醫師充分掌握患者病情, 避免其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等情況, 保證患者治療安全性。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11%,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6.79%,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證明了氯吡格雷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心絞痛癥狀方面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 冠心病治療中應用氯吡格雷的臨床效果、安全性均較高, 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劉坤杰. 大劑量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5, 3(12):47-49.
[2] 劉凌琳, 司良毅. 氯吡格雷對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脈介入治療后YKL-40、NF-κB的影響. 中國醫藥導報, 2016, 13(6):153-156.
[3] 楊宏強. 聯用阿司匹林腸溶片與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絞痛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探究.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35):7072.
[4] 金圣仁. 普拉格雷與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探討. 中外醫療, 2013, 32(17):98-99.
[5] 劉君. 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冠心病的療效探析. 當代醫藥論叢, 2015(16):150.
[6] 劉嵐. 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老年冠心病的臨床研究. 中外醫療, 2015, 34(12):111-112.
[7] 夏愛, 楊泳超, 錢和棟. 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老年冠心病的療效對比研究. 當代醫藥論叢, 2014(17):126-127.
[8] 馬向鴻. 等劑量國產和進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6(3):385-386.
[9] 吳巖松, 馬麗娜.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16):197-198.
[10] 張麗萍, 張達慶. 進口和國產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臨床療效及經濟性對比研究.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6):146-147.
[收稿日期2017-0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