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枝紫
摘要:黨校開展黨性教育,其目的和宗旨在于對提升黨員干部黨性修養,幫助黨員干部堅定信念,培養黨員干部優良作風,使其不忘初心,對黨忠誠。當前時代,由于社會的變革,黨性教育面臨著更復雜的形勢和更嚴峻的挑戰。新媒體時代,面對這一形勢,黨校應借助新媒體,不斷創新黨性教育的理念、形式與載體,以求在黨性教育方面有所突破。
關鍵詞:新媒體 黨性教育 時代性 實踐性
我黨十分關注黨員的黨性修養,黨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一直在不斷發展完善。現如今,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逐漸形成了 “三會一課”、專題教育、集中輪訓等制度,并且在新時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在新媒體時代,黨校無論是教育觀念,還是教育的載體,都面臨著一定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依托新媒體這一載體,黨校拓展了黨性教育的內容,使黨員素質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一方面,人們的思維方式、學習方式等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黨員教育工作也因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臨著必要的變革。為此,研究新媒體時代的黨性教育創新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黨性教育的重要地位
何謂黨性?黨性,簡單來說,就是共產黨員的覺悟、修養和信念。共產黨之所以能夠解放中國,使中國人民過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生活,與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密不可分,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內干部是否保持著堅定的黨性。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內干部,要有著堅定的政治立場,有著很高的政治覺悟,凡事以黨為中心,以人民群眾為重心,作風優良,這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也是黨性教育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指出:“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工作的重心必須是抓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領導干部到黨校學習,主要任務是學習黨的理論、接受黨性教育。”因此,黨校應該高度重視黨性教育,不斷加強共產黨員的黨性教育,根據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創新黨性教育,使黨性教育常抓常新,使黨的事業薪火相傳。
二、新媒體時代如何創新黨性教育
新形勢下,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社會經濟發生了新變化,這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只有不斷創新黨性教育的方法,創新黨性教育的理念,強化時代性;創新黨性教育的形式,增強實踐性;創新黨性教育的載體,借助新媒體,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的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一)創新黨性教育的理念,強化時代性
理念是行為的先導,人們在從事某項活動之前,都是受到了一定的理念的影響,才會做出相應的決策,這一點黨校的黨性教育也不例外。黨校在開展黨性教育時,是遵循著一定的理念和目標的,其在黨性教育的內容、手段、方式等方面所采取的決策都是受相應理念影響的,不同的黨性教育理念會導致不同的教育效果。21世紀以來,時代變化飛快,尤其是新媒體出現以來,國情、黨情也有著一定的變化,在這樣的形勢下,黨校應該與時俱進,積極創新理念,在堅持繼承和弘揚黨性教育優良傳統的同時,用更加科學、更加先進的黨性教育理念引領黨性教育改革和創新,不斷提高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化黨性教育的時代性。
(二)創新黨性教育的形式,增強實踐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黨校的黨性教育過程中,只有不斷增強黨性教育的實踐性,使黨性教育課程產生于實踐、應用于實踐、檢驗于實踐、發展于實踐,才能真正實現黨性教育的目的和宗旨。新媒體出現之前,一些傳統的黨性教育理論性較強,且形式單一、陳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性教育的成效。試想,如果黨性教育陷入了抽象化與教條化的誤區,空談理想與信念,又如何能夠真正增強黨員的黨性修養?因此,在新媒體時代,黨校開展黨性教育應該充分發揮黨校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創新黨性教育形式,增強黨性教育的實踐性,使黨性教育落到實處。
(三)創新黨性教育的載體,借助新媒體
21世紀以前,我們最常接觸的是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到了21世紀,更多的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新媒體出現,比如數字雜志、數字廣播、網絡、觸摸媒體等,這些新媒體傳播范圍更廣,使用更為便捷,更具開放性。新媒體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傾向于更為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黨性教育可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傳播技術優化教育資源,使其成為生動性、交互性、集成性于一體的新興教育載體。
新媒體時代,黨校可以充分利用手機報、微博、微信、互聯網等新媒體平臺,來拓展黨性教育的陣地,創新黨性教育的載體。比如,在對黨員進行革命歷史傳統教育的過程中,黨校可以采用“微課堂”的形式,讓學員圍繞革命歷史傳統教育的精神制作簡單的PPT,可以就某一革命人物或者革命事件進行展示。課下,可以引導學員利用微信平臺撰寫“微體會”,或者利用微信公眾號為學員發布一些“微新聞”、“微動態”,使學員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獲得更多的信息,受到更廣泛的黨性教育。又如,新媒體時代是一個“讀圖時代”,快節奏的生活導致人們對于圖像和視頻更為喜聞樂見。基于這一情況,黨校可以積極創新,將黨性教育文字材料轉化為圖像材料,使黨性教育更直觀、更易理解、更易被學員消化吸收。
三、結語
以上,我們分析了黨性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就新媒體時代如何創新黨性教育展開了論述。21世紀,時代風云變幻,面對這一充滿著機遇與變革的偉大的時代,面對著我黨崇高的事業,黨校應該積極創新,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積極變革黨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快黨性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努力形成“全媒體”教育網絡,擴大黨員教育的覆蓋面,增強時效性和吸引力,促進黨性教育的高效開展,使黨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活力,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
參考文獻:
[1]曾志剛,劉三秋.提高干部黨性教育針對性實效性問題研究——以江西省開展干部黨性教育為例[J].求實,2012,(09).
[2]徐永平.黨性的具體性與黨性教育[J].理論研究,2012,(04).
[3]王春林.領導干部黨性教育的時代性、針對性、系統性[J].當代廣西,2012,(02).
[4]賀先平.挖掘革命傳統資源 深化領導干部黨性教育[J].實事求是,2012,(01).
[5]陳燕楠.挖掘革命傳統資源 打造黨性教育品牌[J].黨建研究,201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