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珊 聶文俊
【摘要】我國教育隨著經濟的發展在不斷的改革,也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對于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老師教學方法有所改進,還要求教學手段也要做到相應的改革。本文就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同時素質教育的培養進行研究,應具備的職業素質和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相應的建議,希望對于會計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有所幫助。
【關鍵詞】教育深化 能力培養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121-02
一、會計專業人才應具備的主要職業素質
每一個專業都有每一個專業人才所具備的條件要求,尤其是可以體現這個專業的職業特征的一些要求。那么作為會計專業也要具備相應的要求,會計專業學生應具備的主要職業素質可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要求。會計專業作為企業內部的一個重要的職業,會計專業的人才應該明白自己是在企業內部的一個機密的職業。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如今,掌握著商業機密的會計專業如果不具備誠實守信,拒絕誘惑的能力,就很有可能失去職業道德,從而導致企業的機密外泄,那么就將會對企業造成巨大的威脅。第二方面:細致觀察,協調溝通能力。作為每天都與一大堆數字打交道的會計專業人士來說,會計專業人才應該比其他專業更加注重細致,因為一個小數點的錯誤都將造成巨大的損失,讓企業為此付出巨大的損失,仔細的核對與檢查會讓數據更加準確。管理中強大的溝通能力是一種有效的能力,會計專業作為企業內的管理機構,承擔著整個企業資金的流動與抉擇,良好的溝通能力使其能夠處理好與供應商,經銷商以及工商、銀行、政府等部門之間的財務關系,從而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這兩方面為會計專業應具備最為重要的職業道德,過硬的專業知識、專業的水平、良好職業道德、細致的心與良好的溝通能力使會計專業學生能夠更多的被企業所認可。
二、會計專業職業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與考核方式陳舊
目前的會計專業的教學過于落后,沒有很好的注重學生,并不能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過分的依賴課本,在教學過程中缺少一個積極討論與思考的機會,挫傷了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接受,死記硬背專業的知識與理論,使學生接受能力差。學生的考核大多是以筆試為重要的考核,學校的出題人從書中找到相應的提進行考核,題型沒有任何的變化,學生很難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
(二)課程特色不突出
課程更多是注重專業能力的培養,以專業課為主,其他能力的培養幾乎很少體現,課程的理論性相當的強,不具備實踐的內容,加上大多的內容多已經與時代不相符合,例子過于落后,學生自學起來具備一定的難度。課程并沒有充分體現出開放教育和時代的變化,不具備特色,并且課程多是理論性教學,學生沒有實踐的時間,會計專業主要是看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操作能力,實踐少相應的學生實踐能力差。
(三)教師能力不足
教師大多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在學校進行任職,老師們的實踐相應的就比較少,并且不具備相應的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沿襲老一輩的教學,創新能力差。學校并沒有對于會計專業的老師進行專門的培養,會計專業是注重實踐能力的一門學科。老師沒有足夠的工作經驗,相應的學生也就缺乏對于工作與學習中一些問題的認識。
三、培養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與素質教育途徑
(一)樹立從實踐論到認識論的教學觀
會計專業的教學不應該只停留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更應該注重實踐的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會計的積極性,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學生要增加討論與思考的環節,并且時常以家庭、個體、企業電腦管家的問題來讓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達到從實踐論到認識論的一個轉變,模擬場景,使學生的會計思維、會計語言進一步提高。
(二)以專業特點為基礎,培養學生職業素質
專業的學習是不可忽略的,也是極為重要的,具備極強的專業知識是成為一名優秀的會計所必備的。但是在專業教學以外還要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老師要改變自身的教育觀念,領悟到素質教學的重要性。可以舉例,例如遇到相應的問題應該怎么解決,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可以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老師可以相應的對于學生的發言進行補充,讓學生的思維、語言、頭腦、反應能力等等都得到相應的提高,具備學生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三)教學注重“教”與“學”互動,提高學生主動性
要形成學生具備主動性的課堂,那么就必須要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老師作為主導。老師不是一味地進行知識的灌輸,讓學生一味地接受,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課堂充滿學生的見解與討論的聲音,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樹立學生參與的意識與創新的思維,老師與學生進行相應的互動,不僅讓學生學會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知識。教學注重“教”與“學”互動,提高學生主動性,這樣學生對于學習具備主動性,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學生依然能積極主動的學習未知的東西。
四、結語
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路徑這一問題,主要是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培養,全方位發展具備企業應用人才的能力,更好地走向社會走向企業。
參考文獻:
[1]包俊權.談談會計教學的職業道德滲透[J].中華會計學習,2012.
[2]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編寫組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第三版)[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