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銀川市已經建立起基本的體育中考制度,但仍然存在課程內容單一、課程設置單一、考試心理偏頗等問題。體適能理論是為應對緊張的學習與工作、靜力活動過多、體質健康指標下降而提出的。對于體育中考要根據體適能理論開展體育教學和檢測、設置中考項目及考查方式。
【關鍵詞】體適能理論 體育中考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193-02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體育被引入中考考試范圍。體育中考既能夠提升初中生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又為高中選拔優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途徑。體育中考經過若干次改革,考查流程、組織結構、項目設置和檢測手段等都取得長足進步,當然體育中考仍然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和問題。2004年,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啟動,在此次課改中學生角色、師生關系、教學模式等都將發生較大改變。[1]
1.銀川市體育中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銀川市體育中考從1979年開始,已經逐步形成體育中考體系。銀川市體育中考成績分值為50分,具體來說該市體育中考考場的項目包括身高體重指數(5分)、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800米(女)、(均為20分)、握力體重指數(10分)、跳繩(15分)。從項目設置看,該市項目設置兼顧了上肢力量速度、下肢力量速度和身體形態指標,基本能夠反映初中生身體素質及平常之體育養成。
銀川市體育中考有如下的不足之處。(1)考查內容方面。該市體育中考考查內容單一,像上海市等體育中考考查內容包括現場考試和常規表現兩部分,而該市只有現場考試一項。(2)課目設置方面。該市體育中考項目設置只有必選的4項目,沒有為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2](3)考試準備心理方面。銀川市初三學生家長仍然存在體育學習影響文化學習、個別學生和家長“應試”心理嚴重,甚至利用考試組織漏洞弄虛作假。
2.體適能理論及其研究進展簡述
體適能理論是上世紀80年代才提出來的,目的在于面對靜力狀態,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以應付繁重的工作和學習活動。世界衛生組織將體適能分為以下幾個方面:身體化學成分、肌力和肌肉耐力、心肺能力、柔韌素質。[3]基于體適能理論,我國建立起了自己的國民體質監測系統,并從三個層次檢測:身體形態指標,包括身高、體重及身高體重指數;身體功能指標,包括肺活量及肺活量指數;身體素質指標,包括短跑能力、長跑能力、臺階測試能力等等。
3.體適能理論對于體育中考的啟示
(1)體育中考是體適能理論在學生階段的體現。體育中考是初中體育的延伸和提高,通過體育中考促進學生在初中階段體育參與與體育鍛煉,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扼w育課程標準》指出,體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4]通過體育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和體育素養,養成終身體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終身體育和健康第一的體育理念與體適能理論是一脈相承的,只有具備良好的身體適能才能夠勝任工作、學習,才能夠感受到人生的快樂。初中生正處于觀念養成關鍵階段和學習知識的提升階段,如果在這一階段重視體育教學,必然使其容易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2)體育中考的目的在于養成。體育中考即是一種選拔性考試,通過考試可以為高中選擇優秀的學生。體育中考更是一種督促的手段,一些家長具有的“應試”心理是不正確的,只有在初中日常體育學習中按照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具備健康的體魄才能夠在體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績。通過體育中考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學會體育鍛煉的基本技巧、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才是根本目的,急功近利的“應試”心理要不得。
(3)體育中考的項目設置要遵循體適能理論原則。銀川市體育中考項目設置仍然以素養類項目為主,此類運動項目可在短時間內強化訓練取得優異成績,但容易讓“功利”思想者鉆了空子。人的體能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韌性和爆發力。上海市就按照人的體能這五個方面設置體育項目,每一種素質設置幾項運動項目,學生根據自身喜好選擇。[5]學生的身體素質除了依靠體育中考督促,平常的體育學習和訓練表現對于體適能也至關重要。因此,體育中考除了現場考試的終結性考試外,日常表現的過程性考試也應該考慮,而且過程性考試的分值比例不低于20%。
體育中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養成良好的健康理念,使其具備充分的適能應付學習及工作。體育中考既要考慮學生身體素質的綜合性評價,也要考慮身體能力的全面考核以及日常體育課表現。
參考文獻:
[1]董星,黃鶯.濟南市體育中考的現狀及主要對策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1(8):146-147.
[2]唐建忠,杜大志,歐書娟.重慶市初中生體考項目設置現狀分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9(3):79-83.
[3]沈培忠.關于中考體育問題的幾點思考[[J].體育科學研究,2010,14(3):83-85.
[4]徐燁,劉禮國.初中升學體育考試項目設置改革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0,12:63-65.
[5]徐玉明.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改革對學校體育影響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
李劍,男,1987年2月生,寧夏隆德人,山東魯東大學體育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