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鵬
國際化背景下日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途徑探索
孫 鵬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全球經濟化的不斷實現,我國與其他國家在商業、科技等方面擁有越來越多的合作。日語也是一種常用的外交語言,因此學習日語不能僅僅停留在表述用語階段,而是應該更加深入的去學習;而由于日語專業也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日語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勢在必行[1]。
國際化背景 日語專業 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國內市場對外的不斷開發,中日的貿易合作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日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雖然現在很多學校都開設了日語課堂,也在國際化背景的趨勢下對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日語教學改革的形式并不是很明顯,本文根據國際化背景下日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途徑探索進行具體分析,并為此提出相應的建議和解決策略。
(一)加強實踐教學改革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必然要求
隨著日語在各方面應用的不斷增加,許多高校都開設了日語課堂,也對傳統的日語教學進行了改革。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等學校應著眼于國家發展和專業人才的全面發展需要,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注重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1]。日語教學的改革不僅僅只能在教學的表層面,而是應該教會學生可以熟練的運用日語口語和專業性的理論知識;著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將學到的日語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給與學生反復實踐的機會。
(二)加強日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是人才培養的需要
我國的市場經濟逐漸走向世界,日語的重要性也就顯而易見,在需要越來越多的日語專業型人才的基礎上,加強日語專業教學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在國內,許多日語專業的學生大都是從零起點開始入手,在培訓的過程中,日語教師應該從“讀、寫、聽、說”四個方面教授給學生日語專業知識。在日語課堂上,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們明白日語是一門很有趣的語言;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加強交際能力的培養;實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針;不要只是讓學生以考過專業四級、八級為目標而去死記硬背,造成學生在“閱讀理解、筆試能力”上能力較強,而在現實社會中語言、翻譯上能力差。加強日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是人才培養最重要的一點,課堂上讓學生可以靈活思考,培養學生實踐動手的能力,將書本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培養復合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開展改革后的新型教學。
(一)人才技能培養方案的優化改革
日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課程,在教學上合理安排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課程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進行日語實踐強化教學,使學生掌握日語思維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扎實的日語語言基本技能[2]。我國的課堂教育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日語教師注重的都是課本上知識點的講解,一堂課下來,學生都是在聽老師講解的課程,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成為課堂的一個“木偶”,沒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在課堂上,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日語教師是課堂的領路者,應該在課堂上多設置一些口語交流小游戲,加強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為學生提供多動腦動手的機會,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之間的口語交流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讓學生不再死板的學習日語知識,而是將日語知識帶到實際生活中;一定程度上加強可實踐教學,減少了理論課上的學習內容和研究內容;讓學生覺得日語課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輕松愉悅的,漸漸喜歡上日語課堂。
(二)日語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
1、實行個體化小組教學
因為受家庭環境和教育不同的影響,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實行小班化教學,日語課上的“聽說”很重要;過去日語課堂教育采用的都是整體式教學,教師在全班學生聚集到一起講解日語;這樣就會導致一些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聽懂了課程,而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根本沒有聽懂日語教師教授的知識點,還會大大降低學生的興趣,以致于讓一些學生產生自卑心理,認為日語過于高深,自己學不明白;這時,日語教師便可采用分小組的方法進行個體化講解,在每學期開課的前期進行一次小小的專業考核,然后將班級的學生按照接受能力的程度分為幾組,根據小組學生學習的能力進行適當的教學;這樣不僅能教授學生全面的日語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樹立自信心理。日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采用多樣化教學,將學生的心思集中到課堂上來,讓學生都參與互動,敢于開口練習日語;各大學校大都擁有先進的電子技術設備,學校可以通過電子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日本電影和語音對話,為學生提供輕松的學習課堂,讓學生放下課本,開闊視野,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在課堂是進行小組游戲,例如:在學習一篇日語課文的時候,如果按照過去的方式去講解,那么學生一定會感到枯燥無聊,聽不進去;這時日語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運用肢體語言和動作加上口語敘述將故事活靈活現的表達出來,教師可以在一旁扮作旁白講解,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活學活用,激發學生說日語的愿望,打造輕松的課堂,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下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日語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留下一些課后作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余期間還可以看展一些小游戲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例如:日語繞口令、日語單詞接龍等,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喜歡日語,通過舉辦日語角、日語小品大賽、演講比賽等形式在反復的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在比賽中取得第一的學生應給與相應的獎品,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3]。
2、中外教師合作式教學
在日語教學中,都是由中國教師和日本外交共同指導的,實行中西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開闊中西文化的視野,進行開放式、全程化教學;在課前進行一個小型測試,檢驗一下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在檢驗中尋找學生之間存在的問題,并在一定程度基礎上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可以將一堂大課分為上下兩部分。先由中國日語教師進行課本知識的講解,通過一些課堂提問來確定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講課內容應求廣泛豐富,不要只是單一的講解課本,而是將與文中知識點相關的課外知識向學生們展示出來,讓學生可以廣泛的學習日文;下半堂課可以由日本外教進行日語發音教學,外教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些小游戲,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既要求重點突出又要求授課內容涵蓋面廣,外教在授課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普及一些日本的民間傳說、民間故事來激發學生們的興趣,然后進行一些外教與學生之間的語言互動,采取教授、聯系、實踐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日語教學。例如:每講一個新語法時,在講完語法中存在的問題之后,日語教師可以制定一個話題,將學生分為幾組,用這個話題盡情相互提問回答,進行對話練習,看哪組問答的問題最多;然后學生不明白的問題就很顯而易見了,教師根據問題進行再一次的鞏固教學;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開展小組討論,自我思考的能力,鼓勵學生可以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樹立學生們的自信心。
日語專業教學改革隨著社會的發展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日語課堂不再是過去的單一化,而是采用課上課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鞏固練習;教師在課上利用先進的電子設備為學生們開闊視野,通過播放電影、電視劇片段等方式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氛圍;同時在課
堂上開展多樣化教學游戲,讓學生可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摒棄傳統的應試教育,大力實行“聽說訓練”等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日語的有趣之處,運用日語進行交流、探討、深入研究;更新傳統的日語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被動學習化轉向為主動學習,通過課堂練習日語,使整個教學環節成為學生思考、實踐和創新的過程。
綜上所述,國際化背景下日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途徑探索對現代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教學方式下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們的日語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相互合作的能力,為日后我國的發展培養更多的全方面優秀人才。
[1]樸美穎.談日語專業教學中的實踐環節田[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05).
[2]東北師大日語教研室.《日語強化教學》概述[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2(03).
[3]李小俞.感動教學、動態管理—基礎日語教學改革探索[J].田師范專科學校,2010(05).
廣東東軟學院)
孫鵬(1968-),男,漢族,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日語教育教學研究、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