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丹 易軍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400065)
“微課導學”在高校體育類專業健美操課程中的應用研究①
竇丹 易軍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400065)
本文以重慶市高校體育類專業健美操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為基礎,結合項目特征提出“微課導學”在健美操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同時針對課前、課中和課后進行“微課導學”模式構建,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供理論參考。
體育類專業 健美操 微課導學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戰略部署提出高等教育應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創新,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1]。高校體育類專業健美操教學改革應與時俱進,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手段,豐富教學內容,科學合理運用教學方法,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果。“微課導學”是以微課為載體,利用優質健美操課程視頻、網絡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豐富教學內容、方法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和個性化學習,有效提高學生健美操技術技能的掌握和課堂教學效果。
文章以重慶市開設有體育類專業的高校作為研究對象。首先通過CNKI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期刊網等資料查閱,為研究的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隨后采用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和數理統計等方法進行調查分析;最后提出健美操課程“微課導學”模式構建思路與方案。
文章以重慶市開設有體育類專業高校作為研究對象。據調查重慶市高校體育類專業開設健美操課程開課率達98.6%以上,但由于學校場地、設施、器材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至今還有75%以上的學校健美操課程無法使用多媒體或是現代化技術手段,基本都是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健美操課程本身屬于體育類難美項群運動項目,高校體育類專業課程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很難保證學生技術、技能的掌握,尤其是健美操表現力方面,單純依靠教師課堂講解與示范,學生無法直觀且深入體會健美操內涵,難以激發學生自主性學習,更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個性化培養。
導學案是指以微課為載體,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結合課程教學目標和特點,較為系統和全面地分析學生學與導活動做出的預期策劃,突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學生在導學案指引下,完成自主個性化學習。微課導學教學模式綜合了“翻轉課堂”和“研學后教”優點,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微課導學”模式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導學模式設計應重點不僅是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也要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全面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而教師任務則應注重把握學生情況,并針對學生問題及時分析并正確判斷,完善教學方法,在指導和教學任務中,創新教學思路,優化導學模式,從而提升教師專業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果。

圖1 “微課導學”教學模式模型
“微課導學”模式重在引導,課前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并將其整理分類,突出各知識模塊重、難點,應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整合網絡課程學習資源,根據學生的學情、動機、需求等規律,科學地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健美操傳統教學模式包括教師示范、學生自主練習、糾正錯誤、強化練習等4個部分。而“微課導學”主要由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鞏固提升3個階段構成,在整個過程中利用視頻和導學任務引導和督促學生學習,達到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個性化學習。在每個教學環節的教學重點、難點都可以用健美操視頻呈現,特別是健美操操化動作以及過渡連接部分的教學,學生可根據自身基礎水平和掌握技術動作快慢借助于視頻學習,還能針對操化動作的細節和成套動作的連接可以反復播放和回放視頻,使課堂教學時間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提高課堂健美操技術動作的內化和課后拓展性鍛煉效果。健美操課程“微課導學”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在課前,教師應對本次健美操課所要教學的內容和學生基本情況先進行詳細分析,精心制作導學案和微課視頻。導學案包括學習流程和任務,提出視頻學習的相應要求,同時教師還應考慮到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和課前學習必須達到的效果。學生在導學案的指導下,觀看微課視頻提前學習教學內容,對任務建立初步概念形成整體認識,并在腦海中形成動作記憶,知道要學什么;通過動作分解視頻,自學動作,了解每個動作是如何完成的;通過觀看動作重難點,解決學不懂、學不會的內容。學生通過導學案可以自行檢查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同時還以進行比較性學習和問題的自我查找等。
健美操微課視頻制作必須根據健美操教學任務的需要,針對分解動作,完整動作、舞蹈難點細節等幾部分教學內容分別完成。首先,分解動作的視頻,將成套動作按照動作結構、難易程度和風格等劃分小節,一個小節一個八拍,在微課視頻中每個小節舞蹈的動作可根據每一拍節奏或難易決定動作的教學,細化細節動作,注意示范面的選擇,根據不用的動作特點選擇合適的示范面,可先正面示范或背面示范,在每一個需要特殊講解的地方加入側面或放大細節的講解,時間控制在6min內;完整動作微課的制作和分解動作視頻有所差異,視頻錄制過程中完整動作不能停頓,是各個小節動作的連接,重點在動作的銜接及變化。在視頻中可加入不同動作速度的完整動作示范,可由慢到快,另外還應加入正面、背面的完整動作示范,讓學生對完整動作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時間控制在5min內。最后是動作難點和重點的教學視頻,該種視頻是對個別特殊的動作,如恰恰步、開合跳的膝蓋和腳尖的方向、街舞膝蓋和胸部律動等動作的詳細講解,視頻中不僅要合理應用示范面,還應注意對動作的講解應使用專業術語,強化學生健美操專業技能培養。除此之外,還可從知名網站(佛山微課、中國微課大賽、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引入更多優秀的健美操微課資源,如拉丁、街舞、搏擊風格健美操等流行舞蹈類,一方面可以豐富健美操課程教學資源,另一方面還也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提高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提前設計教學內容級形式對學生課前學習進行檢測,然后再根據掌握程度劃分為高、中、低3個組,根據每個小組情況分配不同的任務。對于掌握程度較好的一組,讓學生集體練習并找出相互學習中的差異,并借助微課視頻,解決問題,達到所有人學會正確的動作;對于掌握一般的二組,教師安排學生在小組中先獨自練習,再集體練習,同樣在集體練習中,找到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對于掌握程度不好的三組,教師應安排學生,以集體學習的形式,借助微課視頻,學習動作。用本堂課的1/4的時間,教師解答學生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并組織重復練習,使學生迅速掌握正確的健美操動作。隨后,用2/4的課堂時間,完成該部分的學習。即再將第一、二、三組的學生均分成3個小組,保證每個小組中來自前一、二、三小組的人數均等,并選出一個小組長,安排學習任務。用集中—分組—集中的練習形式,由第一小組的同學帶領二、三小組的同學學習和練習動作,并解決其中的產生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依次到每個小組,指導和解決問題。最后,用余下的1/4的時間,集中展示每個小組的學習成果,并拍攝視頻,教師總結本堂課3個小組的學習情況,提出課后的學習要求。拍攝的視頻將用于課后學生對比教學視頻和該視頻,發現自己的問題并改正。
課后教師將通過網絡交流平臺上傳課堂小組學習成果視頻,并進行分析評價,學生通過自學成果視頻和課前學習視頻比較分析,從中找出不足之處,促進動作技術技能的掌握和提高,真正達到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復習一體化。教師則通過課后交流探討同時思考總結,并再次優化導學案和微課視頻,教師利用“微課”組織教學,實現全程化指導學生效果。
雖然“微課導學”為健美操課程教學改革帶來新的契機,但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健美操的認知程度、身體協調性、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等方面的差異,且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和課后強化練習的自覺性、自律性無法很好地去控制。健美操導學案設計、微課視頻制作、學習內容選擇、學習節奏控制、以及教學活動組織都是健美操“微課導學”模式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因此,針對該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提出以下建議。
(1)注重高校體育類專業健美操課程資源和教師團隊建設,努力提升專業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應用能力,利用一切優質課程資源,制作高質量健美操課程微課視頻。
(2)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認真分析學習任務,深入了解學生情況,把控每個教學環節節奏,合理的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改革教學模式的同時優化現有公體課程考核方式和內容,通過過程評價和綜合評價有機結合,充分肯定學生自主學習和過程性學習過程,從而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4)新型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和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信息素養,督促其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并通過合作學習培養自主管理和團隊協作能力。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Z].2012.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
[4]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2013(4):13-14.
[5]王同聚.“微課導學”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以中小學機器人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5(337):112-117.
G80-32
A
2095-2813(2017)09(c)-010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7.100
重慶郵電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課題編號:XJG1632),課題名稱:基于翻轉課堂的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技能主導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竇丹(1980—),女,漢族,四川樂山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