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劉鋒
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探討
范劉鋒
在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下,信息化教學能力成為現階段教師們教學能力的核心內容。在研究中發現,多數中職教師的信息搜索能力良好,同時也具備一定的網絡應用能力,但是實際的信息化教學意識較為淡薄,因此缺乏信息加工能力。本文將分析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結合目前的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現狀,了解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中職教師 信息化 教學能力 策略
現階段,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腳步越來越快,主要的目的是提升職業院校教師們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這將直接影響到整體的教學質量。信息化教學能力就是教師們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運用信息與傳播技術,通過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方式改變學生們一貫的學習方式,使他們提升對于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的綜合利用水平。
在很多中職院校中,教師們對于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需要并沒有深入了解,因此在此類教學能力的認識上存在著多種偏差。甚至有一部分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毫無價值,所以未能積極利用學習時間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只在特定的場合、特殊的教學模式中運用,往往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還有教師將書本上的知識生搬硬套至信息化設備中,讓學生們一味的欣賞“形象化”的書本內容,但是收獲的教學成果不佳。
信息技術的培訓落實不到位,將難以發揮出培訓的價值。很多教師學會了基礎的信息技術操作手法,但是在教學應用中仍舊關注的是表面功夫,采用傳統的教學設計,凸顯出教師的“中心地位”,卻沒有將信息技術很好的運用至學科教學中,如黑板上的板書變成了多媒體、PPT等。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缺失,難以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的有機結合,無法更加靈活的運用至專科教學過程中。
在城市中的中職院校,往往憑借著優良的硬件條件,在開展信息化教學時更加順利,但是相對于落后的省市,可能因為一部分經費投入不足,不管是在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無法為教師們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教育平臺,更不必說提升教師們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如多媒體教室數量有限、網絡環境欠佳、教學資源不足等都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
信息化教學大賽的舉辦能夠為中職教師的溝通交流提供廣闊的平臺,同時也為全國各地教師觀摩創造的條件。大賽主要是利用評審間隙舉辦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專家報告會,組織參賽隊參觀信息化建設示范校園,在大賽的頒獎典禮上展示優秀的作品,賽后通過官網平臺發布相關視頻。
微課成為當代教育界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微課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實現翻轉學習、混合學習及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等目標,屬于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與網絡教研方式,通過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體教學視頻,可以實現情景化、趣味化、可視化教學,現已成為提升網絡時代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教研能力的重要途徑。
教育信息化研究常態化,也就是各級教育信息化專家團隊及教研部門嚴格落實信息化教學研究及實踐,并且深入至一線,充分發揮出智庫和教學的引領價值,中職院校還需要建立相關的教研制度,確保實現信息化的教研實踐,推動課程建設與教學成果的建設。信息化教學大賽需要實現常態化,重視基礎科目的設計,完善比賽方案,促使大賽成為提升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高效平臺。
中職學校文化課教師們都是接受過專業的師范院校教育,因此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但是存在一部分專業課教師沒有接受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培訓,或者是接受信息化教育的時間有限,從而影響了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近些年,伴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對教師們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個中職院校開始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強化教師們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但是具體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甚至于很多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停滯不前,尤其是一部分入職較久的中職教師,其信息化教學能力難以滿足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需求。經過綜合分析,需要在開展信息化教學大賽、實現微課載體價值及健全中職信息化教學常態化機制的過程中,提升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1]湯勝輝.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
[2]付云.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與培訓課程開發——以廣西為例[D].桂林:廣西師范學院,2013.
[3]鄭小軍,張霞.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J].教育評論,2014(1):63~65.
[4]譚偉紅,金鳳.中美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比較研究[J].職教論壇,2016(22):88~91.
江蘇省武進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