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泓宇
淺析《駱駝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的悲劇精神
田泓宇
作為老舍先生的經典之作,《駱駝祥子》將舊時代里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并揭示了舊社會的黑暗是如何將一個淳樸善良的人侵蝕。主人公的人生無疑是悲劇的,其不僅要面對社會階級的剝削,還要無奈的接受城市的墮落行為。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深切的同情底層貧苦人民,并嘲諷了黑暗的統治階級。
駱駝祥子 主人公 悲劇精神
自《駱駝祥子》面世以來,其故事內容,以及人物形象都能對讀者產生深深的感染和觸動。通過對車夫祥子這一經典人物的成功塑造,作者對封建社會的黑暗統治進行了強烈的控訴,并將對解放勞動人民的迫切理想深刻的表現出來。
主人公祥子本是 一個淳樸、單純,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農村青年,并將美好的生活寄托在自己辛勤的勞動中,但命運最給了他一次次的打擊,讓他逐漸被黑暗籠罩。雖然來自農村的祥子擁有健壯的體格,但他一直勤奮干活,從來不惜浪費力氣,只希望能夠有一分踏實的工作。在做上車夫這個工作以后,祥子滿心歡喜,并通過自己幾年的努力擁有了一輛真正屬于自己的車,但命運卻開始對他展開考驗,戰亂下的士兵搶走了祥子的三輪車。雖然祥子此時有些憤怒,但他沒有放棄努力,而是繼續干活,并再次擁有了一輛車。遺憾的是,祥子的第二輛車依舊被人騙走。雖然生活與命運給自己開了兩次玩笑,但此時的祥子還是對生活抱有一定的希望,并在虎妞的協助下,擁有了自己的第三輛車。然而,隨著虎妞的離開,這輛車也再次離開了祥子。如駱駝一般勤奮的祥子一直以正面的態度面對生活,但生活卻沒有給他相應的回應。
作為一個擁有極強自尊心的人,祥子不愿被人施舍,他認為,男人就應該自己努力,即使虎妞要他幫忙經營父親的生意時,祥子也是直接拒絕。同時,祥子也拒絕了別人放高利貸的活,淳樸的祥子認為,要獲得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但事實卻是相反的。在《駱駝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的責任心也是非常強烈的,即使多次被生活磨礪,但他依然沒有放棄,比如當孫偵探搶走他的車子以后,曹先生卻是祥子首先想到的,這種不忘他人的精神能夠充分將底層艱苦生活人民的責任心體現出來。
在車子三次被搶以后,祥子開始埋怨起生活對自己的不公,特別是在小福子和虎妞死后,祥子的人生信仰、思想都面臨著巨大的改變,并走上墮落的道路。此時的祥子認為,自己勤勤懇懇并不能獲得幸福,那何不像別人一樣隨意的活著。所以,祥子開始打架、喝酒,甚至為了錢傷害他人,逐漸埋沒了自己的良知。作者將一個淳樸勤奮的人進行了深刻塑造,并對舊社會黑暗的一面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它將一個好人變成了一個無賴,在軍閥橫行的時代,貧苦人民要想擺脫命運的束縛,通過自己的努力確是徒勞無功的,作品將勞苦人民生活的無奈充分的表達出來。
通過對祥子悲劇人生的塑造,《駱駝祥子》希望能夠對正在下層生活的人一些警惕,引導大家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并能正確面對社會現實。在文學歷史上,不論是作者在創作中,還是讀者在閱讀中,總能夾雜著人們的情感,并實現人心的呼喚和擴大。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其描繪了城市底層人民的生活,并將小人物的善良、無奈、悲劇呈現出來。從祥子的故事中,我們也應該得到反思,并對人生的價值進行思考。舊社會的無情和剝削是我們都為之憎恨的,但也對祥子的不覺悟有很大的震撼。作為一個體力勞動者,其是缺乏自我覺悟的,即使他迫切的想要對自己的困境進行改善,但卻不知道解放自己的道路應該怎么走。同時,祥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他沒有想過與黑暗斗爭,更沒有想到團結其他人,僅僅通過自己的幻想企圖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目的。總的來說,祥子的理想不夠寬闊,并具有錯誤的思想斗爭,而以往的朋友也一個個的離開了自己,孤獨無助的祥子卻沒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一味堅持自己的想法。其實,祥子的個人奮斗精神是盲目的,這也是導致他失敗命運的根源。老舍在作品的末尾處,將“個人主義的末路鬼”用于對祥子的性格評價,其中不僅包含了無情的批判,也有對主人公深切的惋惜。《駱駝祥子》主人公的悲劇精神是必然的,但其也將作者的悲觀情緒流露了出來。試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如同故事一般悲劇,那我們勢必不能對生活抱有希望,其也是《駱駝祥子》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駱駝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的悲劇,其最大程度體現的是人性的悲劇,并將時代和社會的悲劇進行了無情的揭示。因此,作為高中生,我們應當全面、仔細的解讀老舍先生的這部作品,并以此來不斷的提醒自己,人要活得成功,必須尋求正確方向才能實現。
[1]陳靜.淺析《駱駝祥子》中祥子的悲劇因素[J].青年文學家,2016(33):26.
[2]陳金芝.論《駱駝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劇的原因[J].考試周刊,2016(98):24~25.
[3]王芹.牽一匹祥子的駱駝,引吾輩走向沙漠綠洲——觀孫春成老師《駱駝祥子》名著導讀課有感[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6(23):28~29.
(作者單位:長沙市明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