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培
二孩時代看童裝品牌的設計發展
高英培
我國目前14歲以下兒童人數達2.2億,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全面實施,兒童數量還會持續增長。中國嬰幼兒服裝的市場容量也將超過2500億的市場規模。國內外的服裝設計品牌都看到了中國兒童服裝消費的一片紅海。隨著八零后九零后父母對童裝品牌升級的消費需求,二孩時代的童裝品牌設計發展呈現出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童裝設計 二孩時代 發展新趨勢 中國
自中國政府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后,專家預測未來五年內,中國將迎來第四次嬰兒潮。據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的兒童人數已占國人總數的16.6%,若再受到二孩政策的影響,第四次嬰兒潮即將到來??梢?,中國價值萬億的母嬰市場將進入高速增長的快車道時代,作為母嬰消費重要組成版塊的童裝,也將進入一片紅海的發展態勢。
二孩時代,未來的童裝品牌們,除了在研發設計和銷售生產等環節,需要打造出一條成熟穩定的童裝品牌供應鏈,還要著力去營造好童裝品牌的生態圈。
簡言之,童裝品牌需要向其它周邊領域擴展,橫向發展自身的童裝品牌產品線,如一些兒童運動產品、兒童玩具、親子裝、童裝跨境電商、嬰童生活用品等,使自己的品牌能與消費者有更多的接觸點,能夠打造出一個多層次立體化的兒童全品牌。童裝品牌以兒童服飾為主戰場,多邊發展營造出一個全品牌戰略的生態圈,將是中國未來童裝品牌的長遠發展之策。
中國近年來的童裝行業,主要是服務于童裝的服飾設計,外包類童裝的生產及銷售。隨著二孩時代的來臨,中國童裝市場這塊蛋糕正在變大,海外童裝品牌正不斷涌入中國,而國內則有更多的服裝設計師轉入童裝設計領域,順應二孩時代童裝品牌設計的發展需求。
目前中國的整個童裝行業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整合與發展的階段。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媽媽主力群體,是目前中國的新生代母嬰用戶,其消費方式和理念都更迎合這個物質豐富、信息資訊發達的經濟氛圍,這一新生代的母嬰用戶也直接影響著童裝品牌的設計走向。
新生代的母嬰用戶,多是屏讀一代,多是生長于物質豐裕及經濟高速發展時代的一代。新生代的母嬰用戶,無論是八零后媽媽,還是九零后爸爸們,都更懂得享受生活,更喜歡追求自己的喜好,更注重生活用品的品質。這些消費理念及消費方式,直接影響其對寶寶服裝的選擇,也間接影響了童裝品牌的設計走向。二孩時代,中國的童裝品牌也正隨著新一代消費者購買需求的轉變,發生了深刻而細致的轉變。
中國“二胎”政策的放開,導致未來五六年內童裝品牌的市場體量還會增大,但中國童裝品牌較分散的現狀仍在持續,許多成人服飾品牌也加大涉入童裝業務比重。國外童裝品牌也在紛紛調整對華運營戰略。二孩時代童裝品牌的大環境,將進一步激發獨立童裝品牌的發展,未來可以期望更多民族童裝品牌步上獨立上市的快速發展之路。
如今,中國童裝行業具有龐大市場潛力的品牌和企業正變得越來越多,雖然國外的許多大品牌正紛紛涌入,但國內的許多童裝品牌也紛紛站穩腳跟。面對愈演愈烈的國內外競爭態勢,如何增強童裝品牌自身的競爭力,促進原創設計的發展的呼聲也日益高漲。中國童裝品牌設計正是在這種成背景下,進一步加速著整合與升級呈現出新的設計趨向。
(一)傳統童裝品牌更注重“個性化”、“時尚度”、“快”
中國的傳統童裝品牌數量不少,但面對新一代母嬰用戶的消費需求,其童裝設計需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新一代奶媽和奶爸更追求寶寶服飾的時尚度和個性化。如國內的杰米蘭帝童裝就采取了與買手合作的設計思路,由買手實際需求來主導產品設計,走“快時尚”風格,通過快速的設計形式及低廉的價格,將新一代媽媽們最需要的服裝品類送達消費領域。
傳統童裝品牌更具地域性的優勢,能夠最快速的了解到第一手的消費需求信息,也能親身感受到新生代母嬰用戶們,關于寶寶服飾“痛點”及“癢癢肉”。本土童裝設計師們能夠走出工作室,走入媽媽群中,就能獲取大量童裝設計的靈感,還能快速得將用戶需求轉化為成品,第一時間將各類“本土個性化”風格的服飾送達消費領域,實為值得倡導的設計趨向。
(二)童裝品牌更青睞“原創設計”的設計發展趨勢上揚
童裝品牌相較于早期對時尚的追捧,更多母嬰用戶開始分化為青睞于“原創設計”,更注重本土品牌童裝設計師的本土化個性主張。如一些設計師從中國孩子的手繪畫中尋找設計靈感,直接采用一些兒童手繪畫本上的圖案、色塊、線條為設計靈感,設計出了更顯“童年快樂感”的本土原創設計風格。同時,還將一些中國本土的生活感悟、情感體驗融入其中。
童裝需要充分考慮兒童的審美需求,同時也可考慮中國特色的“原創”。如當前許多八零后和九零后父母們,往往會有懷舊情結,懷念自己童年時代的一些動漫或影視劇形象。如小龍人、葫蘆娃、花仙子等。童裝設計中融合這樣一些設計紋樣,往往是在打動新生代父母的同時,也能發揮出更具中國特色的“原創”,“童年的快樂感”可以貫穿兩代人。
(三)童裝品牌更注重“實穿性”與商業性融合的設計風向
童裝因是兒童的貼身之物,新一代母嬰用戶群更注重其品質及舒適度,更注重童裝的“實穿性”,一些華麗的面料、厚重而大面積的鑲嵌、繁復的裙擺倒不是八零后九零后爸媽們所追求的。因此,當前的童裝設計在追求原創性的同時,更注重衣服有一種“被穿著”的感覺,能夠更加容易被真正穿上身,因此“易穿脫、舒適、實用”成為一種新的設計風尚。
“實穿性”還體現在簡約和高品質上,簡約而不簡單,品質優良的童裝設計風格,正漸漸受到更多年輕爸爸媽媽的喜受。例如嬰兒服飾,不追求顏色的多樣性,單色、淺色更受歡迎,款式不求繁復,越簡單越易穿脫,越是受歡迎。兒童活動的自由度也越來越被重視,方便兒童自己如廁,方便兒童自己穿脫,方便兒童運動的服飾更受歡迎。
(四)傳統成人品牌中的“親子裝”概念的熱炒及設計風向
2017年的國內三大時裝周的落幕,共同劇透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親子裝”的設計發展新風向。無論是走成人裝的縮小版風格,還是主打家庭親情牌風格,都是一些不錯的設計發展走向,這些都將在童裝原創設計道路上,將國內的兒童服裝設計與成人服裝設計進行更緊密的結合,使國內的“親子裝”成為一種服裝新潮流,熱衷于炒熱“親子裝”的概念。
近年來,我們從國內一些童裝發布會上,看到了眾多童裝品牌的精彩亮相,也表示出國內服裝設計師對童裝市場的重視。但是,我們也看出兒童服裝設計過于成人化,已成為當前童裝設計的一個主要問題。究其原因,國內目前許多童裝設計師,是由成人服裝設計師轉入的,本身從設計層面對兒童元素的運用和對兒童情感的體會都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童裝設計我們還處于“在路上”的階段。
目前,雖然大部分成人化設計的童裝在用料及款式上,更安全舒適,但整體上感覺與成人款大同小異,兒童款中沒有什么區別于成人款的兒童元素。兒童與成人的思維方式與喜好是有很大區別的,兒童款更應該基于孩子的本性,多設計一些孩子喜歡的“好玩”的元素或形象。因此,這一現象是值得國內童裝設計師反思的,過度成人化的傾向被家長認可,未必被孩子喜歡。
綜上所述,隨著中國二孩時代的來臨,童裝業態已成商業購物領域的吸客利器,兒童服裝也是服裝品牌中的吸金大戶。中國童裝品牌設計具有更多的本土優勢,相較于國外童裝品牌,我們更應該重視設計的“原創性”和“實穿性”,避免過度的“成人化”,加速中國童裝品牌設計發展的融合與升級,進一步搶占中國童裝品牌發展的商業紅海。
[1]程醉.“二孩政策”能否推動童裝行業發展[J].中國纖檢,2015(22).
[2]林赪云.童裝沖擊時尚圈 精彩Look看不完[J].時尚北京,2016(05).
[3]云娟娟.孕嬰童服飾系列報道之二 爭奪戰背后[J].中國服飾,2016(02).
(作者單位:山東女子學院)
高英培(1989-),女,山東臨朐人,碩士研究生,山東女子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服裝設計與品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