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金
傳統文化在家居產品設計課程中的運用研究
孔祥金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不斷深化、再創造的家居產品已經成為了生活的必需品存在,中國的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也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本文將從專業培養的角度出發,站在教師的角度上進行傳統文化在家居產品設計課程中的運用研究。
傳統文化 現代家居 產品設計
隨著當下社會中物質層次與精神層次的共同發展,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對美學價值的重視也是日漸提升,在國內,具有傳統文化色彩的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也是越來越多。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因為相似于民族屬性等的特殊存在,將其應用于現代家居設計的過程也是值得研究與探索的。在現代家居產品設計融合以傳統文化因素的過程中,物質、社會、精神等多方面的思想、內涵、態度全覆蓋,才是推動中國家居產品的創新設計的助力。
在教學實踐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概念、定義、特征等的明確。作為國家精神基礎的傳統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并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因而具有民族性。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內涵、載體、民族屬性方面具有特殊性,在內涵上,中國的傳統文化凝聚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審美理念和思維邏輯習慣;在載體上,中國傳統文化的物化載體和體現形式表現在日常生活的點滴;在民族屬性上,中國的傳統文化歷經五千年文化而經久不衰。此外,中國的傳統文化無論是有形的物質形態還是無形的思想文化,都作為一種文化軟實力在影響著國家的文明的發展進步和社會的意識形態發展。對現代人而言,歷經沉淀的傳統文化能夠在社會生活細節處得以應用和表現,就是在實現著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在當下的中國甚至是世界范圍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崇較為盛行,中國元素也開始廣泛的應用到藝術與設計領域,但是,肆意、簡單的拼貼、堆砌與復制等表現方式并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展示文化精髓,展示國家文明。在教學實踐中,推崇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進行應用,是對學校老師提出的更高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產品設計的數量、質量需求也是逐年攀升,相關專業方面也成為當下學校的熱門專業,以及社會的熱門行業。家居產品設計是指在建筑環境內部進行家居、燈飾、飾品以及光線等各種元素進行風格、感覺和氛圍等的營造和搭配,是一個創造性的綜合信息處理過程。在教學環節中,對家居產品設計進行概念解讀要注意實物的運用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動,尤其是融合以文明、風俗、精神之和的傳統文化,對其實質的解讀是人云亦云,對其感知的載體是千變萬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的教育并不適合苛刻、死板的說教,更適合營造環境、提供機會,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自我感知,用實物的線條、符號、數字、色彩等作為具象載體進行家居產品功用性、適用性、藝術性的展示。家居產品設計要遵循四大原則:以人為本,注重實用性;標準匹配,認識經濟承受力;布置合理,綜合考量;藝術點綴,提升檔次。
不管是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還是對家居設計的領悟,學生角度的認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頗,因此,充分發揮老師的引導、帶動作用是推動現代家居產品設計教學的重要手段。傳統風水文化在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是通過對風水理論中“陰陽”“五行”“生氣”“天人合一”“趨吉避兇”等哲學意識的輸出,反映到家居產品上的開窗位置、家具擺放、動植物選擇、空間規劃等諸多方面。學校老師進行傳統風水文化在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的應用講解要注意精神層面、科學物化的教學,要弱化傳統風水文化中的守舊、迷信色彩。
中國的居室文化流傳至今已經不再是斷壁殘垣時對遮風擋雨的追求了,而是新時代背景下,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等級森嚴的倫理觀、土木架構的原料觀、通情達理的技藝觀等傳統居室文化的表達。在家居設計的教學實踐中,對居室文化的深度剖析是專業師生共同的課題。居室文化中,儒家之中庸合一、道家之玄虛飄逸、佛教之禪中沉寂等都具有中國色彩的情趣感,家居設計中對其的傳承也不僅應該表現在表象形態上,深層次的價值觀念、審美取向、行為模式及環境、空間意向等也都應該表現出流暢與血脈般的靈活依存。
家居產品設計是一項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活動,具體的設計風格也是與設計師風格、建筑風格相輔相成,但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影響是流淌在骨血中的存在,更是為中國設計行業的創新性發展提供機會。在當下中國,隨著生活情趣、思想感情、生活方式等的轉變,在家居產品設計課程中,傳統文化的審美和哲學也正在提供著全新的視角和更為廣闊的天地。高滲透力的傳統文化已經不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更多、更鮮活、更時代的展示在人們日常生活的點滴。
[1]赫強.傳統風水與家庭裝飾設計[J].彭城彭城職業大學學報,2014(04):46~47.
[2]蔡克中,王磊.論現代產品設計中簡約主義的體現[J].包裝工程,2012(10):13~21.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紡織與藝術設計分院)
孔祥金,男,漢族,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工業設計及CAD/C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