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
淺議現代家庭文化建設
張 燕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化是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有益、各具特色的家庭文化也日益活躍,從互聯網、電視等到訂閱報刊到學習書法美術,以至器樂演奏,舞蹈練習、養花釣魚、習拳健身等等,人們在家庭文化活動中求知求樂求健,這種可喜的現象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所產生的一種必然趨勢,它客觀自然勢不可擋,并且有著更加生機盎然、蓬勃發展的未來。家庭文化的日益活躍,使得人們的家庭生活豐富多彩,充滿了親和和生氣,同時還可以影響帶動附近社區文化生活的活躍。
家庭 文化建設
“家庭文化”這一詞語是近些年來才出現的,但是作為素有禮儀之邦優良傳統的我國,事實上久已存在,自古就有“修身齊家治國”的提法,百家姓、三字經、朱子格言等之類的家庭文化讀物不僅是對儒家經典的通俗補充,也是對孩童啟蒙教育的必讀之物,其中的一些字句甚至目不識丁的文盲、農婦也能記頌若干。孟子之母為了教育兒子,“擇鄰處”、“斷機杼”,民族英雄岳飛之母在兒子的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四字,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生動地反映出中華民族自古便注重家庭文化建設。
古人云:“衣食足而禮儀興”。家庭文化建設與物質文明水平迅速提高,人們有了閑暇時間和財力去追求高層次的人類自身需求,家庭文化便到了極大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首先,表現在人們舍得在家庭文化建設上投資,增訂書報充實書柜,不惜交學費支持兒童在假期和課余時間學外語學繪畫,投師練習唱歌跳舞。在文化設施方面,家用電器檔次逐步提高,人們在經濟生活小康之后投入在文化生活消費上支出的比重日見增長,家庭文化活動的內容不斷擴大,越來越豐富多彩。使古人的“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名言真正成為現實,這也表明了人民生活方式更新,生活節奏變快。他們不再滿足于當被動的欣賞者,而是要求主動地選擇、參與、在參與中體現自己的價值,于是各種形式的家庭文化設施滿足了群眾這一愿望。
家庭文化發展的健康與否,是社會文明的一個標志,健康的家庭文化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不但給社會各階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而且涉及到家庭,不健康的思想支配著人們的言行,危及到成人的思想,對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影響頗大,正在快速成長的少年兒童,眼前的一切都是新鮮的、新奇的,他們最會模仿而不會分析,作為他們第一任教師的家長,自己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道德風貌、文化修養,對兒童成長的影響很大,是他們接受啟蒙教育的第一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家庭文化就成了他們思想素質形成的搖籃。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外來文化的沖擊,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家庭領域也出現了很多新問題。同時還存在不少令人擔憂的現象,有的還相當嚴重,有些還帶有濃厚的消極、低級庸俗的成分以及迷信和封建的色彩。特別是社會上一些領域道德失范、唯錢是圖的拜金主義、驕奢淫逸的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盛行;封建迷信活動和吸毒販毒、賣淫嫖娼、聚眾賭博等社會丑惡現象沉渣泛起;文化事業受到消極因素的嚴重沖擊,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東西屢禁不止,這些都對家庭文化建設產生不良的消極影響。家庭文化建設也出現許多問題。
第一,家庭中的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有所抬頭,出現賣淫嫖娼、重婚納妾、包二奶、家庭暴力等丑惡現象。家庭成員的義務感、責任感有所淡化、草率結婚、草率離婚、不瞻養老人甚至虐待老人以及忽視子女家庭教育等問題時有發生。
第二,下崗失業人員的增加、經濟來源的變化,收入的增減帶來人們心理壓力的變化、平衡的打破、角色的轉換都會使人失去安全感、甚至精神崩潰。
在家庭文化活動中無論對于成人或兒童,其內容都應注重積極健康科學文明的熏陶,有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使人們能更加精神充沛的融入社會。健康的家庭文化將對黃賭毒,封建迷信等腐朽愚昧東西的侵襲起到抵制作用。家庭文化建設的迅速發展,提高了家庭成員的文化素質,對健身文明建設的發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如果家庭的文化生活都是高質量高品位的,整個社會的文敏程度、公民素質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以升華和提高。家庭文化建設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坐標,是社會穩定的基本因素,一個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可以杜絕犯罪產生,穩定社會秩序。
在今天中國特色社會發展模式中,我們也必須十分重視家庭的獨特社會地位和獨特功能。歷史是不能割斷的,一種模式和文化成為傳統是有其歷史根源的。傳統不意味著是靜態的過去,歷史和文化傳統不僅肇始于過去,而且融合于現在并預示著未來的趨勢和存在。血緣為根基的中國歷史造就了強調“家國同構”的傳統文化,隨著歷史變遷,家國同構作為政治關系狀態已得到根本改變,但作為一種注重血緣親情和注重家庭和諧的歷史傳統,在今天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構中,仍舊發揮著獨特而強大的文化影響。
家庭是人們進行物質文化生活的基本場所,家庭文化的發展,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標志,它的作用不可小看,它關系到你、我、他,是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會碰到的課題,家庭文化的健康發展,將對全民素質的提高產生積極作用。我們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更應滿腔熱情地給予支持,通過自身的業務活動進行必要的政策宣傳,開展各個藝術門類的輔導,舉辦各種培訓班以及組織家庭文化的展演或某個單項的比賽,進行正確的輿論能引導,逐步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和審美能力,促進家庭文化的健康發展。在這個改革開放的火紅年代和幸福時光里,讓我們都來營造活躍的家庭文化生活舔磚加瓦吧。
陜西省寶雞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