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晴
(樂山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大學生身體素質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夏雨晴
(樂山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通過我國近幾年的大學生身體素質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因此如何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一項重要問題。文章通過分析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的現狀,以其影響因素為基礎,對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提出一些具體對策。
大學生;身體素質;重文輕武;體育鍛煉;終身體育
2005年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跌倒低谷,教育部門出臺了《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這一文件;2010 年全國學生第 6 次體質健康檢測結果顯示,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比 2005年又大幅度下降;2013年的調查顯示,48.3%的大學生沒有體育鍛煉的計劃,真正為了強身健體而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僅為29.2%。[1]
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所帶班級的同學經常會有感冒、發燒,請假看病的現象。同學們的上網時間也越來越多,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有部分同學因為沉迷于網絡游戲,生物鐘完全顛倒,甚至一直到早上4點才休息。上課玩手機,回到寢室玩電腦,似乎是部分同學的日常,在他們的大學生活里似乎沒有鍛煉身體這個概念。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普遍偏差,近兩年運動會還取消了3000米的長跑項目,運動會臨近了,卻不敢讓同學們參加中長跑項目。
少年強則國強,肩負著社會任務和家庭重擔的大學生,身體素質卻不盡人意,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2.1 沒有養成運動的習慣
在中考、高考的壓力下,學生和家長都過度的重視文化成績的學習,而忽視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成績,導致學生沒有體育鍛煉的習慣;上了大學之后,因為電腦、電視、游戲機等娛樂設備的日趨發達,騎車等交通工具的普及,就業潛在壓力帶來的學習壓力使很多大學生們變成了宅男宅女,身體素質呈下降趨勢。
2.2 體育場館建設的滯后
近年來,全國很多城市的大學、中學、小學里都有體育館、塑膠跑道的體育場,鍛煉設施和器材也逐漸完善,但由于學生人數多,現有場館和器材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特別是在放學后、雙休日、節假日和寒暑假,學生在離開學校的日子,城市里鍛煉的場所更是寥寥無幾。
2.3 意志品質薄弱
獨生子女的比例占大多數,因為家庭條件優越,從小嬌生慣養已成為習慣,造成普遍學生意志品質薄弱,忍受不了長期刻苦訓練的枯燥,拉長韌帶的疼痛,加上電腦、電視、游戲機的普及,以及汽車帶來的便利,學生逐漸不愛參加體育運動,必然造成身體素質下降。
3.1 正確的體育價值觀要從小教起
只有從小對孩子進行正確體育觀念的教育和灌輸,培養孩子獨立性、自制性和堅韌性的一直品質,才能從根本上轉變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一直品質薄弱的現象,只有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體育觀念,在重視文化成績的同時也注重身體素質的鍛煉,這樣才是現代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2]。
3.2 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社會媒體可以加大對各大體育賽事的宣傳力度,樹立體育明星效應,在青少年群體中適當掀起“追星風潮”,這樣可以大大激勵和培養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各高校應多舉辦主流項目的比賽,在各項目的比賽中增添一些簡單的興趣賽,并降低比賽的報名要求,同時增添比賽獎項,盡量為學生多提供獲獎的獎品,提升學生群體報名參加比賽的積極性;在社團內建立體育項目的社團,項目的內容盡可能豐富,在教室指導與學生自助鍛煉的有效集合下,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體育觀念,幫助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享受到快樂,最后達到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3.3 提高體育教師的職業核心能力
可以將學生的身體素質考核列入教師考核機制、激勵機制,把學生運動成績較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達標或合格率高,計入體育教師評審職稱、評優的必須條件。增加體育教師每年參加學術交流和專業培訓的次數,規定體育教師每年必須完成的論文發表,提升體育教師的理論和專業水平[3]。鼓勵體育教師參加科研,參與國家課題研究,在專業理論上進行提升,讓體育教師成為提高學生素質的中間力量。
3.4 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建設
以樂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在學院的新校區校園內,建有2個室外標準足球場、一個綜合場館、游泳館、射擊館等等,可以充分滿足學生包括田徑、三大球、三小球、游泳和射擊等項目的運動需求。可加大對體育課的開發力度,把各個項目加入課程計劃中,如游泳課擊劍課,讓體育課不在是傳統的田徑、足球和籃球課;鼓勵體育教師多參加學術交流和專業培訓,規定體育教師每年必須完成論文發表,提升體育教師的理論和專業水平;在學生社團中增加體育項目的團隊,并經常舉辦院級熱門項目的比賽,降低報名要求,鼓勵各系部積極參與其中,提升學生參加比賽的積極性,形成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在教師中多組織相應的項目活動和比賽,降低報名要求,規定各系部必須出多少名教師參與其中,多設置項目獎勵,讓教師在運動中感受到樂趣,可以提高教師群體的凝聚力。
[1] 大學生身體素質現狀調查.曹勝民.2013教育與職業.
[2] 大學生身體素質現狀及對策研究.班勁玲.2013.9.臨床醫學.
[3] 大學生身體素質現狀深度分析與對策研究.黎偉.2013.10.運動.
G807
A
1672-5832(2017)11-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