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00)
?
從《答客難》品東方朔的人格魅力
王 慧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00)
《答客難》是東方朔的一篇著名的代表作。文章語言詼諧幽默而思想深刻,引經(jīng)據(jù)典,字里行間流露著東方朔過人的才華。東方朔作為一代奇士,其獨特的個性在《答客難》中也有所體現(xiàn)。本文將從《答客難》的結(jié)構(gòu)內(nèi)容入手,試圖通過分析文章并引用其相關(guān)事跡來感受東方朔的人格魅力。
東方朔;人格魅力;滑稽;狂
引言
東方朔是一位個性鮮明的奇士,才華橫溢、滑稽幽默又巧言善變。一篇《答客難》更是將其性格特征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關(guān)于東方朔創(chuàng)作《答客難》的背景,班固在《漢書.東方朔傳》中說到:“久之,朔上書陳農(nóng)戰(zhàn)強國之計,因自頌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韓非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辭數(shù)萬言,終不見用。朔因著論,設客難己,用位卑以自慰諭。”①《答客難》是東方朔官場失意的產(chǎn)物,通過機智回擊虛擬假設的“客”的刁難,來排解內(nèi)心的苦悶和無奈。
《答客難》分為設難和答難兩個部分。設難部分,作者假托一個“客”的形象發(fā)出挑戰(zhàn)質(zhì)疑:蘇秦和張儀能身居卿相之位、澤及后世,而先生不僅好學樂道、博聞強辯,又盡心竭力、曠日持久地侍奉君主,為什么落得“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zhí)戟”的下場,連自己的親朋好友都無法庇護。作者借“客”之口表明了自己身處的現(xiàn)狀,“客”言語中的鄙視更加重了這種反差的不公。
答難部分是文章的精華部分,作者不慌不忙、逐層深入進行論辯。首先指出“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蘇秦和張儀所處的時代是戰(zhàn)亂紛爭、諸侯爭霸的荒亂時代,急需人才來出謀劃策,而如今天下太平、諸侯賓服,一切變動盡在掌握之中,賢與不賢已無區(qū)別,“尊之則為將,卑之則為虜”“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本來可以通過自身才能來施展抱負,但現(xiàn)在卻只能任人擺布。至此,得出“時異事異”的結(jié)論。
而后,東方朔進一步論述,雖然身居這樣糟心的時代,但依然不能停止修身養(yǎng)性。能有這樣的見解和想法,也是他超于常人的地方。他提到七十二歲被文武王重用的姜子牙,“封于齊,七百歲而不絕”的原因就在于他日日夜夜孜孜不倦、“休學敏行”,從來沒有懈怠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為了充分論證,他還引用“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來說明,君子是不會因外界環(huán)境的惡劣就改變自己的氣節(jié)和言行的。
最后,東方朔列舉了古代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賢士,他們雖“塊然無徒、廓然獨居”,但仍是一代賢士。至于像樂毅、李斯等人只是“遇其時者也”。在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后,東方朔還不忘反擊蔑視“客”對自己的非難是“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一樣絲毫沒有意義的事情,是“惑于大道”的愚蠢的行為。
通觀全文,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東方朔的形象躍然紙上。
(1)滑稽幽默,巧言善變。
《答客難》是東方朔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后的一頓牢騷,但他的牢騷盡顯其性格的風趣。自問自答,把“客”與“我”放在一個完全對立的環(huán)境中,兩人越蔑視對方,讀者越能感受到這其中自我調(diào)侃、自我解嘲的意味。這種欲哭還笑如同精神分裂般的發(fā)泄內(nèi)心苦悶的方式讓人啼笑皆非。楊雄曾稱東方朔為“滑稽之雄”②,但我們應該明確的是“滑稽”在古代指的是才思敏捷、能言善辯、言辭流利。不管是風趣幽默的“滑稽”,還是巧言善辯的“滑稽”,用 “滑稽”來代言東方朔再也貼切不過。東方朔是個辯論的高手,“應聲輒對,變詐鋒出,莫能窮者”③,這點在《答客難》中我們也能感受到,一問三答,層層深入,讓對方心服口服。
(2)博學多識,才華橫溢。
《答客難》一文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劉勰在《文心雕龍·雜文》中說:“自《對問》以后,東方朔效而廣之,名為《客難》,托古慰志,疏而有辨?!雹苁紫瓤隙恕洞鹂碗y》繼承和發(fā)揚的設問這種模式,為后代提供了學習的范式。像楊雄的《解嘲》、班固的《賓戲》等都是對《答客難》的模仿。其次,劉勰用“托古慰志,疏而有辨”來評價《答客難》,所謂的“疏”是指語言的疏朗流暢,“辨”是指筆鋒犀利,酣暢淋漓。東方朔通過今昔對比來慨嘆自己生不逢時的悲哀?!洞鹂碗y》不僅在藝術(shù)手法上超越了一般辭賦鋪排堆砌的缺點,而且思想上注重自我情感的流露和抒發(fā),文章大量引經(jīng)據(jù)典,這些都顯示出東方的才華。從“客”所說“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shù),慕圣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于竹帛;唇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nèi)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我們也能直接得知東方過人的才智。
(3)恃才傲物,狂放不羈。
才華橫溢的東方朔難免會帶有文人清高孤傲的特點?!洞鹂碗y》中在回復“客”時“仰而應之”,這個動作就刻畫出一個孤高自傲的形象。東方朔一生仕途坎坷,雖然他滿腔熱血想為朝廷建功立業(yè),但卻被“流俗輕之”,漢武帝也只是“倡優(yōu)蓄之”,一生都只是游走在無關(guān)緊要的職務上,這對他狂放不羈的性格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費振剛在《可悲的地位,可貴的人格——漫談東方朔》中分析認為,“東方朔行為的乖張,正是他才智不能施展,反遭鄙視,內(nèi)心極度悲哀、憤懣的變態(tài)表現(xiàn)”⑤。這點并不難理解,長久不被重視的憤激積郁在心中,通過有意而為之的怪誕行為來排解苦悶、自我救贖。他常常做出一些荒唐之事,“人主左右諸郎半呼之‘狂人’”⑥。東方朔曾喝醉酒“小遺殿上”,不敬圣上被免為庶人。放蕩不羈、無拘無束是東方朔生活的態(tài)度,他最后選擇“朝隱”這種半仕半隱的生存方式,雖身處朝廷,但堅持我行我素,維持自己獨立的人格。
注釋:
①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東方朔傳》(卷六十五).中華書局,1964.
② (漢)揚雄撰,(隋)李軌注.《法言義疏》(卷十七).中華書局,1987.
③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東方朔傳》(卷六十五).中華書局,1964.
④ (南朝)劉勰撰,陸侃如、牟世金注.《文心雕龍譯注》.齊魯書社,2009.
⑤ 費振剛.《可悲的地位,可貴的人格——漫談東方朔》.《文史知識》.1986(1).
⑥ (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卷一百二十六).中華書局,1979.
[1]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M].中華書局,1964.
[2] 司馬遷.史記[M].中華書局,1979.
[3] 卞孝萱、王琳.兩漢文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4] 劉勰撰,陸侃如、牟世金注.文心雕龍譯注[M].齊魯書社,2009.
[5] 費振剛.可悲的地位,可貴的人格——漫談東方朔[J].文史知識.1986(1).
王慧(1993-),女,漢族,山東諸城人,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2015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
K234.1
A
1672-5832(2017)07-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