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雄軍 王梅婷子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 長沙 410081)
?
手風琴音樂在視頻媒體中的現狀探析
夏雄軍 王梅婷子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 長沙 410081)
手風琴作為一件具有和聲性質的樂器,在其發展的道路上具有獨奏、伴奏、協奏等多種演奏形式。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手風琴音樂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里,其中視頻媒體以其高曝光率及受眾占有率正逐漸成為手風琴音樂呈現的主陣地之一。本文通過搜集資料、查閱資料,分析等方法對手風琴音樂在視頻媒體中的發展現在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從20世紀手風琴音樂在視頻媒體中發展的歷史著手,重點對當下手風琴音樂在視頻媒體中的發展特點進行分析,并針對其發展的特點和不足提出相應的建議。
手風琴音樂;視頻媒體;發展
德國樂器制造者布什曼于1822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手風琴,而在之后的數年間,手風琴在無數音樂人的改良下越發具有感染力和影響力,并在電影電視問世不久便一舉登上視頻媒體,開啟了手風琴音樂呈現舞臺的新篇章。
1923年4月,第一部同步有聲電影在紐約公映,自此電影真正變得既“繪色”,又“繪聲”。意大利手風琴天才Count Guido Pietro Deiro 看到了手風琴音樂發展的光明未來,他在“華納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Guido Deiro——世界手風琴先驅”現身,并在那部影片中用手風琴演奏了兩首樂曲。那部電影在美國各地上映后,立即獲得了強烈反響。這使得Guido Deiro成為了推動手風琴音樂走上視頻媒體的先行者,也讓手風琴成為了樂器領域第一批借視頻媒體“春風”走向大眾的“吃螃蟹的人”,這對于手風琴音樂在視頻媒體中的發展起到了節點性的促進作用。
反觀國內,現代手風琴是清末民初時傳入中國的,但早期它只被用于娛樂或作為收藏,充當高端禮物送人或商家招攬顧客的手段,被定性為“難登大雅之堂”的“玩具”。直到20世紀30年代左右,許多外國樂團來華演出,其精湛的手風琴技藝輔以經典的中國民歌,讓手風琴在中國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然而此后手風琴音樂大多是以劇場演出或歌曲伴奏等舞臺形式出現,遲遲未能登上視頻媒體。抗日戰爭爆發不久,各種抗日題材的影視作品相繼涌現,上海也剛推出了中國第一步有聲電影,而此時手風琴在上海等地已流傳甚廣,這就為手風琴音樂登上視頻媒體提供了寶貴的契機。這一時期,手風琴音樂與抗戰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諸多“紅色”電影都留下了手風琴音樂的聲音。
近十五年來,在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大眾傳媒技術也日益發展,大眾消費水平有了質的提高的環境中,國內外手風琴音樂在視頻媒體中出現的次數逐漸增多,形式更加多樣,內容也更加豐富。手風琴音樂在視頻媒體中的發展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對手風琴樂器乃至整個手風琴行業的發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起初手風琴音樂在視頻媒體中主要以電影、電視劇中的背景音樂為主,后來擴大到有些娛樂綜藝的背景音樂加入了手風琴伴奏,再后來有些專門的歌曲類綜藝節目中出現了專門的手風琴演奏者進行伴奏。
2.1 影視作品中的手風琴音樂特點
手風琴獨特的聲音線條和充滿起伏的渲染能力使電影的情感流露更加明顯,這也使手風琴音樂在電影音樂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當下電影中的手風琴音樂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改編已成型的曲目為手風琴音樂,一類是根據電影情節專門編創的手風琴音樂。電影中的手風琴音樂要一般用來渲染氣氛和表達電影中人物的內心世界來刻畫人物形象,悲傷、平靜時候的舒緩旋律和歡快、躁動時候的激情律動。如2009年的電視劇《王貴與安娜》中加入的手風琴伴奏蘇聯民歌《白樺林》生動刻畫了主人公心理情感的變化。再如2016年上映的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插曲中加入的手風琴伴奏是在男女主人公愛情悄然發展的時候一個溫馨的場景出現的音樂,渲染了溫情的、感人的氛圍。
影視作品中的手風琴音樂大多呈現出旋律化、生活化的特點。影視作品主要反映人們的日常生活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理,而手風琴作為其背景音樂演奏一些旋律感強烈的音樂能讓欣賞者聽了后隨之和唱,欣賞者在觀看影視作品時如能根據情節的發展帶著情緒去聆聽其背景音樂,那么人們也許會更加愿意接受、欣賞手風琴音樂。從背景音樂入手,手風琴音樂的感化也會使得影視作品更加的貼近人們的生活。
2.2 娛樂綜藝中的手風琴音樂特點
當下娛樂綜藝中的手風琴音樂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作為背景音樂為畫面伴奏,其旋律是專門制作的,大多渲染輕松、活潑的場面,如韓國綜藝《爸爸回來了》中在小孩調皮的時候出現了俏皮的手風琴音樂;一類是歌曲類綜藝中真人現場為某首歌曲伴奏,如《我是歌手》中李健演唱《貝加爾湖畔》、《天籟之戰》中莫文蔚演唱《一生所愛》時樂隊中的手風琴真人現場伴奏。手風琴音樂出現在綜藝中的例子不勝枚舉,但大多都是上述兩種類型。
通過觀賞和聆聽娛樂綜藝中的手風琴音樂,筆者認為手風琴音樂在娛樂綜藝中呈現在大眾面前的是時尚化、流行化的特點。最近幾年手風琴音樂在娛樂綜藝中出現的次數不勝枚舉,特別是2016年,手風琴音樂更加是作為必不可少的旋律出現在各類娛樂綜藝中。手風琴似乎也被定義為一件來自西方的時尚樂器,絢爛的琴身和不可多得的華麗音色使手風琴與手風琴表現出來的音樂融合起來成為時尚的化身。越來越多的歌星將手風琴作為其演唱會中不可或缺的伴奏樂器,越來越多的流行歌曲中出現了手風琴的聲音,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熟悉和喜歡上了手風琴音樂。在流行音樂風靡全球的當今社會,手風琴正慢慢努力成為其中重要的部分,手風琴音樂流行化趨勢更加明顯,且日益為人們所接受。
2.3 網絡視頻中的手風琴音樂特點
隨著網絡技術的日益發展,人們的生活可以說是一刻也離不開網絡的陪伴。手風琴音樂在網絡視頻中出現的頻率也日漸增強,手風琴相關人士和喜愛手風琴的人們上傳了很多視頻在網絡,網絡中有數不清的關于手風琴音樂的視頻,特別是“微信”這款軟件的出現,很大力度的推動了手風琴音樂的發展。在微信中出現了大量和手風琴音樂相關的微信公眾號,也有大量和手風琴音樂相關的小視頻流傳在朋友圈。
網絡視頻中的手風琴音樂呈現出多樣化、簡短化的特點。網絡視頻中的手風琴音樂各種各樣,有手風琴為合唱團伴奏的視頻音樂、手風琴專業人士比賽的視頻音樂、手風琴愛好者組成樂團演奏的視頻音樂、手風琴專場音樂會的視頻音樂等等。這些手網絡視頻中的手風琴音樂豐富多彩,但幾乎每個視頻時間都不會太久,大多以簡短的、耐人尋味的視頻為主。
這些大量的網絡視頻促進了手風琴音樂的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到了手風琴音樂。
雖然視頻媒體中手風琴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眼前,手風琴音樂也更多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但仍有很多人對手風琴這個樂器很陌生,對手風琴音樂知道得很少。視頻媒體中大多數手風琴音樂是作為背景音樂呈現給大眾的,其樂器本身并沒有出現在視頻媒體中,不了解手風琴的人們聽到了手風琴音樂有的誤以為是口琴吹出來的,有的則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樂器。在歌曲類綜藝中手風琴真人現場伴奏被邀請的頻率相比其它西洋類樂器(如小提琴、鋼琴等)來說相對較低,在一首完整的歌曲中手風琴出現在視頻媒體中的次數也較少,有時候人們還來不及看清楚該樂器的結構鏡頭就已經切換了。
針對上述手風琴音樂在視頻媒體中發展的不足之處,筆者思考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專業的手風琴老師和學生應重視手風琴的教學和學習,老師以培育出更多優秀的手風琴演奏者為目標,學生以擁有更高水平的演奏能力為目標,兩者相互結合。這樣,在視頻媒體中,無論是作為背景音樂還是現場伴奏,演奏者都能游刃有余地駕馭各種風格和難度的曲目,使大眾信服,使音樂人信服;第二,加大力度宣傳手風琴,讓更多的人、更多的音樂人了解手風琴。可將手風琴的一些相關內容加進相應的綜藝類節目中增加其曝光率,如在中國綜藝《天天向上》中有一期節目就專門介紹了手風琴這個樂器,邀請了中央音樂學院的許笑男老師介紹手風琴的種類、構造等,并演奏了相關的手風琴作品。又如一位手風琴專業人士參加了央視的《星光大道》節目,演奏并介紹了手風琴,與一位二胡專業人士合奏的《西班牙斗牛士》獲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這類宣傳無疑增加了手風琴在視頻媒體中出現的頻率,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手風琴;第三,作曲家和相關手風琴人應創作出更多優秀的手風琴作品,迎合大眾的口味。可將當下流行的曲子改編成手風琴曲,也可自己創作優美動人的旋律,如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手風琴專業老師仲愷這些年就一直致力于該項創作,他改編了大量當下流行的音樂為手風琴曲,并將自己演奏的視頻和改編的譜子放在網上供大家分享,許多不懂手風琴音樂的人聽到自己熟悉的曲子被手風琴演奏后都會愿意繼續傾聽。
雖然視頻媒體上很早就出現了手風琴音樂,但其發展舉步維艱,這和手風琴自身樂器的發展有關,也和相關手風琴人有關。手風琴在視頻媒體中的發展離不開所有與手風琴相關的人,特別是手風琴專業人士,筆者希望在未來的道路上,所有手風琴人一起協作努力,使手風琴音樂在視頻媒體中的發展越來越好!
[1] 中國影視作品中手風琴音樂的選曲特點 洪藝華 北方音樂 2016.3.15
[2] 影視作品中手風琴配樂的特點 段磊 北方音樂 2016.10.15
[3] 西方電影里的手風琴音樂文化 凌茜 凌志權 電影文學 2010.2.20
[4] 手風琴在影視作品中的運用 周姝 藝海 2009.3
夏雄軍(1968-),男,湖南長沙人,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音樂教育。王梅婷子(1993-),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5級音樂與舞蹈學研究生。
J624.3
A
1672-5832(2017)07-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