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少巖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
句子語境降低語碼切換代價的研究綜述
丁少巖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本研究主要介紹了語境對語碼切換的影響,語碼切換是指雙語者根據需要從一種語言切換到另一語言的現象。然后整合了有關句子語境降低語碼切換代價的證據以及解釋,并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研究展望。
語碼切換;句子產生;雙語控制
二語學習者在學習一門外語時通常以學習單詞開始,然后將獨立的單詞自然地運用到句子中進行交流。這個過程涉及到詞匯產生和句子產生,但兩者之間存在差異。在詞匯產生中,首先形成非語言概念,然后在詞匯水平,選擇對應的詞注信息,接著進行音韻編碼,最后通過激活相應的肌肉產生詞匯。然而句子產生會存在一個額外過程,即將單詞整合到復雜的句子中,也就是詞法驅動。
在詞匯產生和句子產生過程中會涉及到語言控制,但對雙語者而言,語言控制對于目標語言的正確輸出有著重要作用,會抑制非目標語言的產出(Gollan,Sandoval,& Salmon,2011)。
雙語控制一般采用語碼切換任務進行研究,即呈現對象和語言提示來指導被試用哪種語言產出詞匯或句子。其測量指標是轉換代價,即在重復系列的反應時小于在切換系列(Declerck et al.,2012)。轉換代價通常用持續抑制的概念來解釋(Green,1998):當在第n-1試次中,必須產生某種語言時,非目標語言就會被抑制;然而,在第n試次中,先前被抑制的語言則要求被產出(即轉換系列)。在第n-1試次中的抑制會持續作用在第n試次上,因此需要克服這種抑制。當第n-1和n試次用同一目標語言進行反應時,即為重復系列。因此,因為在轉換系列中,存在持續的抑制,所以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切換比重復使用同一語言更難。
之前的研究都發現在語言之間進行切換時會產生語碼切換代價,但有人提出如果在自然狀態下,雙語者可以選擇什么時候切換到另一種語言,那么在語言切換任務中可能不會出現轉換代價。Gollan和Ferreira(2009)讓被試自己決定何時切換到另一種語言,但仍發現了轉換代價,這表明被試自由的進行語碼切換并不會消除轉換代價。
有人認為自然狀態下的雙語言語產生可以降低轉換代價,因為說話者對于即將作出的反應是可預見的,因此說話者可以做出準備。Costa等人于是進行了研究發現語言的準備可以降低轉換代價,另一方面Declerck等人(2013)提出轉換代價會因為充足的準備時間而使得說話者能夠產生預見性的反應而消除,他設計了基于序列的語碼切換范式。雙語被試必須以正確的順序產生七個工作日中的一個。另外,被試必須在每兩個試次之后進行切換(L1-L1-L2-L2……),結果發現產生了轉換代價,只是比較小。
Van Hell 等人認為語境是標準和自然狀態下語碼切換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所以有人研究了句子語境中的單詞產生。在Gullifer的研究中,被試需要默讀句子然后將句子中標記的單詞讀出來。一個句子用一個語言,但兩個句子之后需要用另一個語言做出反應,結果并沒有轉換代價。說明在句子語境中,轉換代價會消失。但Tarowski等人卻得出了相反的結果,他們考察了句子之間的語碼切換。要求波蘭語—英語雙語者根據聽覺提示線索,對圖畫中的動作進行描述,以便在句子之間發生語碼切換和重復。結果,轉換代價的產生發生在語碼切換開始的時候,表明在句子語境中可以產生轉換代價。
有人提出句子語境使得句子有意義,因此可以降低工作記憶負荷,之前有人發現工作記憶負荷的降低會導致較小的轉換代價(Declerck et al.,2013),但Philipp(2015)設計了一個對照實驗,證明了轉換代價的差異不是因為句子意義造成的,也因此證明了工作記憶負荷的降低不會降低轉換代價。
Wheeldon等人(2013)指出預先計劃以及因此產生的準備是句子產生的重要組成成分,這就意味著準備過程在句子語境中是常見的。所以Costa(2004)認為就是因為在句子中存在準備過程,才導致轉換代價減小。Tarowski等人的(2013)做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了當準備時間較短時(375ms),出現了句子的轉換代價。另一方面,Gullifer等人(2013)發現,當準備時間較長時(3300ms和1500ms),在句子語境中不存在轉換代價。因此,由于在句子產生過程中,存在準備過程,所以在語境中語碼切換代價可能會降低。
目前對語碼切換代價的研究主要考察的是單獨的詞匯,很少涉及到語境,而且語境內容比較容易理解,如果將語境設計為更復雜的語境,比如語境中涉及到隱喻或者俗語,此時的語境對語碼切換代價的影響會如何?
[1] Costa,A.,&Santesteban,M.(2004).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evidence from language switching in highly proficient bilinguals and l2 learners.Journal of Memory & Language,50(4),491-511.
[2] Gollan,T.H.,& Ferreira,V.S.(2009).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switch a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voluntary language switching in young and aging bilingual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35(3),640.
丁少巖(1993—),男,漢族,安徽蕭縣人,理學碩士,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基礎心理學專業,研究方向:認知心理學。
H005
A
1672-5832(2017)07-0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