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平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
體育院校舞蹈教育和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雷迪平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國體育院校舞蹈教育的現狀,并結合體育院校舞蹈教育實際情況和多年在體育院校學習心得,對體育院校舞蹈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及人才培養定位、教學體系模式化建構進行研究。
人才培養;舞蹈;舞蹈高等教育
近幾年來,隨著形勢的發展,體育院校舞蹈學的人才培養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具體表現如下:面對社會對舞蹈專業方向的日益細化,單一的舞蹈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嚴重限制了學生就業面。舞蹈學專業人才無法適應崗位發展的要求由于體育院校舞蹈學的專業課時量少,課程內容繁而雜。師資力量無法滿足擴招需要,近年來舞蹈學專業招生普遍增幅很大,這對舞蹈教育的普及是有積極意義的,但由于招生規模擴大,教師教學質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大多數專業舞蹈教師因缺少了解學生就業相關的崗位要求,使得授課內容脫離實際需求。而且目前體育院校缺乏理論和實踐教學經驗的青年教師偏多,獲得碩士以上學位或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偏少,未形成良好師資梯隊。擇業觀念滯后,無法順利就業體育院校舞蹈學畢業生的擇業觀念對其能否順利就業有著直接的影響。當前部分大學生的擇業觀念中存在著擇業期望值過高、功利主義突出、盲目性強、自主性差、缺乏創業精神等問題。
2.1 合理設置實踐性教學環節
高等院校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中,應該加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基礎,進行符合體育院校舞蹈專業學生水平的培養模式改革。具體的改革措施可包括:(1)藝術實踐:包括藝術采風、各類演出活動、觀摩、社會調查、參加學術講座等,安排在第1—6學期進行。(2)實踐教學小學期:安排在第6學期進行,為期4周,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舞蹈作品進行分析、評論,撰寫一篇舞蹈分析評論報告;二是完成一個舞蹈作品腳本的撰寫。(3)畢業匯演:學院有組織地進行學生畢業匯演,安排在第6學期進行,從匯演籌備到正式演出不少于10周。(4)畢業實習:安排在第7—8學期進行,不少于20周。(5)畢業論文:安排在第7—8學期進行,從論文選題到論文答辯不少于16周。
2.2 有的放矢地舉辦舞蹈實踐教學活動
體育院校舞蹈教學中,不但要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教學與觀摩相結合的教學實踐活動,還要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以提高、豐富他們的舞臺表演經驗,為他們畢業后有用武之地創造條件。(1)教學與觀摩相結合的教學實踐活動高校的舞蹈教學應將舞蹈演出觀摩作為課外的教育實踐活動,并以此作為提高舞蹈教學質量的手段。(2)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高校的舞蹈教育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與制度,以保證大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得到訓練并有所提高,體育院校舞蹈實踐教學活動是舞蹈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當前體育院校舞蹈教育的一大趨勢。(3)開發多元化的舞蹈教學模式多元化的舞蹈教學,可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培養其多方面的舞蹈素養。
3.1 主要課程建設與選修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舞蹈專業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在舞蹈專業課程建設中,要根據時代發展和社會對舞蹈專業人才的需求,刪改落后的課程,開發一些時代特征鮮明的新課程。根據目標要求,適應社會需要,針對師資資源優勢,可增加教育實踐、表演實踐的份量,構建以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為主線,素質教育選修課、專業選修課、實踐課等多類課程為補充的交叉銜接、綜合連貫的課程體系。即以公共課為底座進行通識教育,開拓學生視野,為提高教育活動能力打下基礎;以專業基礎課為根本,訓練學生掌握從事舞蹈學科活動能力的方法與手段;通過教育實踐與舞臺表演,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與動手能力,升華舞蹈表演激情和綜合素質。
3.2 推進體育院校舞蹈精品課程建設
以精品課程建設為抓手,開展高校舞蹈教學建設是切實可行的方法之一。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可以促進高校舞蹈課程體系與高校舞蹈教學內容的優化改革。在高校舞蹈精品課程中,應注重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還要融合高校舞蹈的學科前沿的研究動態與知識發展;要科學發展,還要豐富多彩;要擁有具有舞蹈專業特色的自編教材,還要擁有融合了現代信息技術的體育院校舞蹈教學課件;要依托高水平的名師做體育院校舞蹈精品課程的負責人,還要培養年輕的舞蹈教師成為今后的體育院校舞蹈教學名師。高校舞蹈精品課程建設的完善與共享,有利于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與提高,也有利于廣大學生享受高水平的優質舞蹈教學資源,從而在大范圍內提高大學生的舞蹈學習水平與質量。
新時期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建設與發展,是舞蹈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并急需解決的問題。對我國教育的新局勢,體育院校舞蹈學要培養出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只有從專業方向、課程設置、師資梯隊、學生職前能力等方面不斷地改革更新,才能推動高師舞蹈學教育的發展,使舞蹈學人才強有力地活躍在未來舞蹈的尖端,通過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和討論,積極開展舞蹈人才培養的內涵建設,進一步明確舞蹈教育的發展方向,以培養舞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為抓手,積極探索科學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使體育院校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更加規范化、科學化,使體育院校舞蹈教育人才培養“更上一層樓”。
[1] 王巖.僑系高校復合型舞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音樂探索,2015,(04):141-144.
[2] 柳文杰.舞蹈拔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4,(03):198-202.
[3] 尹寧寧.高等體育院校與藝術院校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對比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11.
[4] 安華文.高校舞蹈編導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研究[J].戲劇之家,2016,(10):208-209.
[5] 張歡歡.高校體育舞蹈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
G807.01
A
1672-5832(2017)07-0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