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霜
《醫學遺傳學》教學內容的優化
劉 霜
醫學遺傳學是高職護理專業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我院該課程教學內容涉及面廣且復雜,難度較大,課時設置有限,導致醫學遺傳學課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保證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本教研室圍繞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講授遺傳學基本知識、遺傳病診斷、預防、治療等內容,進行了相應改革。實踐表明,通過對《醫學遺傳學》教學內容的優化選擇,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而且大大節約了授課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護理專業 醫學遺傳學 教學內容
醫學遺傳學是高職護理專業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為醫學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我院醫學遺傳學教學采用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景曉紅主編的教材。教材內容涉及面廣,遺傳疾病種類多,其發生機制與特點較復雜,加上課程課時較少,學生基礎薄弱,《醫學遺傳學》對于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同時,醫學遺傳學作為一門基礎與臨床之間的交叉學科,與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其他醫學基礎課程緊密聯系,隨著這些相關課程體系的不斷完善,原來只在醫學遺傳學中講授的內容部分被其他相關課程所接納,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教學內容重復的現象[1]。
我院三年制護理專業學生醫學遺傳學課程所采用的教材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景曉紅主編教材,該教材包含的遺傳學內容有:遺傳的細胞基礎、遺傳的分子基礎、遺傳的基本定律、單基因遺傳、多基因遺傳、染色體畸變、線粒體遺傳病、體細胞遺傳病、遺傳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該門課程所設置的授課課時為20學時。2015-2016年第二學期對三年制護理專業244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83.6%的學生認為我院醫學遺傳學課程所包含的內容太多難以理解和掌握,86.4%的學生認為20學時對于醫學遺傳學課程的教學而言太有限,在如此少的授課時間內根本無法對教材的所有內容進行逐一講授,因此,筆者認為必須對本院醫學遺傳學教材進行教學內容的重新選擇和合理整合,以適應本院該課程的教學形勢和要求。
隨著遺傳學的不斷發展,醫學遺傳學課程中的內容也在不斷更新,導致遺傳學教材內容越來越復雜,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學生普遍認為醫學遺傳學課程的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復雜,學習起來有較大的難度,其中31.9%的學生認為最難的內容是“單基因遺傳”,34.8%的學生認為最難的內容是“遺傳的基本定律”,25.8%的學生認為最難的內容是“染色體畸變”。另外,醫學遺傳學作為一門基礎與臨床之間的交叉學科,與生理學、細胞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其他醫學基礎課程緊密聯系,隨著這些相關課程體系的不斷完善,原來只在醫學遺傳學中講授的內容部分被其他相關課程所接納,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教學內容重復的現象[2,3]。調查結果顯示,87.3%的學生認為我院醫學遺傳學中的部分教學內容與其他課程中的內容有所重復,其中重復性較高的有“遺傳的細胞基礎”和“遺傳的分子基礎”這2部分。
高職學生經歷過中學階段的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生物學基礎知識,通過借閱中學生物學教材,仔細閱讀后發現,中學生物學教材內容覆蓋了一部分與遺傳學有關的內容,如遺傳的三大基本定律在中學生物學教材中有詳細的講解,遺傳的細胞基礎-細胞分裂在中學教材中也占據較大篇幅。筆者意識到某些教學內容在高職醫學遺傳學教學中已經過時。另外,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她們基礎相對薄弱,且考慮她們將來所從事的工作需要,要適當減弱教學深度[4]。
因此,為了避免醫學遺傳學教學內容的重復,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筆者提出護理專業醫學遺傳學教學應結合高職學生特點和課程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優化調整[5]。
我院教研室經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對《醫學遺傳學》的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改革、優化后的教學內容如下。見表1。
其中對《醫學遺傳學》教學內容作了較大改動的有以下幾個部分。
“遺傳的細胞基礎”包含染色體形態、結構、分類和識別以及細胞分裂等內容,“遺傳的分子基礎”包含基因的概念、功能和突變等內容,將遺傳的細胞基礎和分子基礎合為一章,主要是考慮到這2部分的內容已經在中學的生物學教學中進行了詳細的講授,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并且該部分內容與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當中的內容發生了重復,因此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重復,節約授課時間,對這2部分知識進行了整合。
“遺傳的基本規律”這部分內容雖然難度較大,但是它已經在中學生物教材中有詳細的講解,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形成了基本的概念和理解,遺傳的基本定律有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和連鎖互換定律,其中分離定律的內容較為簡單,學生理解起來并不費力,而自由組合定律和連鎖互換定律相對較難,對于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們把這部分知識學習的側重點放在后2個定律,主要是起到復習加深的目的。
“線粒體遺傳病”包括線粒體基因、線粒體遺傳病的遺傳特點和常見的線粒體遺傳病等知識,“體細胞遺傳病”重點講授腫瘤的遺傳發生機制和特點,這些內容的難度系數大,復雜程度高,且這2大類疾病在臨床上并不常見,對于基礎素質薄弱的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而言,這2部分內容的講授不需要深入,其中把腫瘤作為重點來講。
通過對《醫學遺傳學》教學內容的優化,既符合學生學習規律和培養目標,又大大節約了授課課時,基本適應了本院《醫學遺傳學》的教學形勢和要求,對保障《醫學遺傳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提供了有益的嘗試。
[1]李子璇,龐梅.醫學遺傳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河南科技,2013(7):236.
[2]馬紅蓮,張聯珠,聶晨霞,等.關于提高醫學遺傳學教學質量方法的探討[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1(12):135~136.
[3]單長民,武玉永,楊軍厚,等.醫學遺傳學課程的優化整合與實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5(6):133~134.
[4]周智東.轉型期大專醫學遺傳學教學優化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5,23(3):17~18.
[5]韓桂琪,陶宏凱,蒲瑋,等.遺傳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探討[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7(2):29~31.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系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科研青年基金項目(項目編號:J K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