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軼
大學生學習動機激勵措施探討
張 軼
本文選取理工科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了現階段工科大學生有關于學習中沒有自覺能動性的多種原因,從學風建設、學校規章制度、教學方法等多方面進行改善,同時采取了由信息反饋決定的獎懲情況等激勵措施來改變同學們因為不主動學習而造成學風差、成績不及格、學習態度消極等現象,達到讓工科類大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的效果。
大學生 學習動機 激勵措施
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行為的動機傾向,使他們達成特定的學習目標。當代工科類大學生大部分都并非主動學習,如果沒有學習動機,那么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失去目標。據調查,現階段的工科類大學生,除了每天按照學校的要求上課之外,一大部分的人都把時間花在寢室睡覺,打游戲,談戀愛,參加社團活動等一系列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本次研究意在找出工科類大學生沒有學習動機的原因,同時也為工科類大學生學習動機不足制定了一系列的對策。
大學生缺乏學習動機的很大一個方面在于他們不了解或者是不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雖然說,大多數的學生都是自己選擇的專業,但在他們選擇專業的時候,很多人都是聽從父母和老師的建議而沒有自己的想法,還有一小部分人是服從專業調劑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學校應該做好招生咨詢工作,讓學生充分明白該學校的專業特點和畢業去處。其次,新生進入學校后,學校要適時的進行專業教育,使學生對專業有全面的了解。然后,要引起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學校應該多舉辦一些有關學生專業的活動,比如專業知識競賽等讓學生在娛樂的同時了解和學習到專業知識。只有先讓學生了解了自己所學的專業,對自己的專業學習有了興趣,才能激勵大學生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之間是有關聯的,也是有區別的。學生從不主動學習或很少主動學習到主動地想要去學習,有學習的念頭的過程,這是學習動機的培養。而學習的激發則是將已有學習的念頭但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激發他學習的興趣。培養是激發的前提,而在激發學習動機時又進一步培養和加強了已有的學習動機。某些措施不僅僅培養了學習動機更激發了學習動機。
(一)利用反饋信息,獎懲得當
作為老師要及時指出學生的不足,同時也要把學生做得好方面進行表揚。要讓學生理解到自己的優缺點,并且加以改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自己的學習提起興趣,讓自己熱愛學習。這方面需要老師和家長去共同努力。
(二)因材施教,學會變通
當代的教育并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教育,作為老師,我們要學會變通,我們可以開創一些新的教學模式。比如老師在課堂上設置一些問題情境,這是一種手段用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用一些教學情境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這些情境下提出問題,讓學生尋找答案,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這種方法就要求教師對教材十分的熟悉,對新舊知識的聯系十分的清楚,而且還要十分的了解學生。
現階段工科院校最明顯的問題就體現在男多女少,這就需要老師不僅要備教材,還要背學生。因此教師應該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了解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對學生們的特長加以培養,發覺學生們的潛能,幫助學生們去加強學習動機。
(三)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不斷深化學習動機
激發學生有正確的學習動機,用最有用的方法去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所謂“成功的喜悅”則是指學生取得預定的成就的一種愉悅的感情體驗。當學生通過自己智慧和力量取得成功時,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對于每個學生而言,都希望老師表揚自己。這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幫助。
任務教學法同時也被稱為任務型教學法,這是一種教學模式,它是由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它的重點是“以學生為中心,從做中學”。杜威主張學生才是教育的中心,老師的作用應該是指引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而不是一味的只講解課本知識。課堂教學中一直環繞著教學任務來開展活動,是每一節課都能完成其教學任務。把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作為任務型教學模式。
(1)老師對學生的授課不能單單的只針對課本知識,而是要因人而異,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獨立完成自己的任務,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因為這個任務需要他去完成而完成,實際目的是要讓學生從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讓他知道遇到困難要自己去解決,去想辦法,從而提高他的學習動機。
(2)要讓學生提高自主能力,例如現在的部分企業招聘都會有無領導小組討論這個環節,所以我們可以讓學生分組探討,學習他人的優點,學會協同合作。
在學習中,學生要以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合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不要拘泥于片面。當學生很好的完成一項任務時,教師應該對其進行展示或褒獎,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還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合理的運用任務教學法,緊密的聯系好學校制度,貼合各門課程,很好的提高工科類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我們將以此為目標,不斷發展教育事業,讓學生更能自主的學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1]邊潔,劉曉妍.略談大學生學習性格要素及其培養[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04).
[2]趙潔.大學生創新素質現狀的實證分析及對策[J].大眾商務,2010(16).
[3]祖國胤.提升工科本科生創新能力的科研技能培訓[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01).
湖南工程學院電氣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