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鴿
現代化進程中的新疆少數民族發展:挑戰、要求及對策
賀 鴿
當代社會發展的主旋律是傳統向現代的邁進,現代化的程度成為衡量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指標。因此,理性面對現代化給新疆少數民族的發展帶來的挑戰、要求,并最終探索出一條適合于新疆少數民族現代化發展的道路,是本文的有益嘗試。
現代化 新疆少數民族 挑戰 要求 對策
作為世界歷史發展的階段性過程,現代化是從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一場世界性的社會變革。毫無疑問,這場自工業革命以來以工業化為標志推動經濟、政治、文化、思想等各個領域發生深刻變化的歷史變革,正以不可抵擋的趨勢和步伐席卷全球的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各個國家和民族都在這場世界性的歷史潮流中尋求一條適合自己的現代化發展道路。然而,現代化作為一把雙刃劍,在促進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沖擊著國人原有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觀念,在這之中,受到沖擊最明顯的是居住于偏遠山區或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
當代社會發展的主旋律是傳統向現代的邁進,現代化的程度成為衡量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指標。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正是基于對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全面認識基礎之上而展開的實踐探索,這一實踐探索其實就是從傳統農業文明社會走向現代工業文明社會的進程。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全面展開,已由基礎條件較好的內地、沿海發達地區縱向深入至自然地理環境處于相對劣勢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內地、沿海發達地區與邊疆民族地區的全面現代化,更是社會與人的全面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我們看到成績的同時,也還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當前廣大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仍處于相對貧困、保守狀態這一現實問題。因此,如何加快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現代化進程、如何縮小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與內地沿海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便成為制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與否的瓶頸問題。
近年來,在中央和東、中部發達省市的支持與援助下,新疆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基礎設施、自然生態等外部發展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較內地發達省市仍存在較大的發展差距,這一差距首先體現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龐大的貧困人口數量上。當前,在新疆南疆地區,仍有19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市)、5個扶貧開發比照縣(市)、266萬扶貧對象人口(占全疆扶貧對象人口的81%),新疆貧困人口的貧困發生率達55%以上,還有64萬農牧民居住在海拔1500米-4800米的偏遠深山區、石山區,大部分地處沙漠邊緣的貧困村,是典型的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①南疆少數民族地區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甚至比全疆平均水平都要低很多,可以說,南疆少數民族地區離現代化發展的要求還相距甚遠。新疆正處于經濟發展、社會轉型的攻堅時期,攻堅的重點已從基礎條件比較便利的城市轉為縣級以下的廣闊的、開發難度較大的小城鎮及農村、牧區的縱向深入,而這一縱向深入的視野重點放在了仍處于經濟較為落后、貧困的南疆地區,當然,這樣的一種縱向深入也可以理解為如何實現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全面現代化的實踐探索,也正是現代化進程給新疆少數民族發展帶來的種種挑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及人的現代化是當代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斷表明,任何有背于或不能順應歷史潮流的民族或個人都面臨被邊緣化的可能。因此,新疆少數民族在現代化過程中,只有從思想、觀念、意識層面自覺地向現代化發展要求靠攏,并且從行為上主動應對現代化發展帶來的種種挑戰,這是現代化發展以及人的現代化給新疆少數民族的自我發展帶來的新要求。
第一,具有強烈的投身于現代化并致力于改變自身現狀的愿望和信心。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表明,人們積極改變生活現狀的行動總是來源于一定的發展愿望和目標的指導。國外馬克思學者安德魯韋伯斯特曾提出,社會發展的關鍵動力來源于人們對自身生存境遇和未來狀態的認知和理解,從而建立起可以支撐人們做出某種改變的動機和目標。但如果人們自身并不認為存在這種機遇,那么無論經濟學家如何開導,人們也未必愿意邁進。這就是說,盡管現代化發展過程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但并不必然導致人們積極適應社會變革、主動尋求改變。如果不能主動適應現代化發展的節奏,不能對自身生存狀態與外界社會存在的差距形成清醒的認知,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新技術革命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那么,新疆少數民族作為新疆地區現代化的主體,其主體性的發揮也就無從談起。新疆少數民族的自我發展能力首先應體現在積極有為、奮發向上的發展愿望一維,也就是說,要樹立起依靠自身力量實現變革、主動把握發展機遇的自信心和勇氣。
第二,具有積極、有效投身市場經濟實踐的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特色社會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內容,作為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現代化發展主體的少數民族要快速適應現代化發展要求,最基本的評價依據便是是否能夠經受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的考驗。而要經受住這一考驗,便要求新疆少數民族具備主動尋找就業機會、創造就業崗位的競爭意識和創新變革能力以及投身于市場經濟競爭中獲取財富的能力。
第三,具有與外部世界充分交往、交流的能力。新疆少數民族正處于傳統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時期,是否具備現代文明要求的綜合素質,其中一點便是要具備主動參與、融入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也就是說要具備主動與外部社會交流、交往的能力。
第四,具有現代政治、法治責任意識。人的發展的價值尺度中內涵著社會與人的辯證統一關系,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是同步進行的,人總是扮演著一定的社會角色,擔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而這一責任和角色具體來說就是具備現代化政治與法治意識,也就是善于用法律保護和爭取自己權益以及民主政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
由于人們所處的發展環境不同,人們的實踐活動也就不一樣,從而導致了人們對待自身和環境的認識程度的差異性。人們在不同歷史階段從事的實踐活動都帶有相應的那個時代的烙印,從而也就決定了人們觀念的局限性和歷史性。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那些不合時宜的舊觀念是需要更新的。
科學發展觀是當前新疆少數民族發展應樹立的新觀念,這是與傳統的以犧牲個人利益、生態平衡換取的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增長的發展理念是截然不同的。首先必須辯證地認識物質財富的增長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轉變重經濟輕文化的發展觀念,樹立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享受同步進行的發展觀念;其次,新疆少數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還應避免將發展等同于經濟增長,用經濟發展速度來衡量發展的唯經濟論的發展觀,而是樹立既追求經濟增長也兼顧發展質量的發展觀;最后,還要辯證地認識人和自然的關系,不能簡單地將人的發展凌駕于自然之上,那種以犧牲生態環境平衡為代價的發展模式是不可取的,此外,由于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本就比較脆弱,因此,樹立經濟、政治、文化與自然同步協調的生態發展觀是新疆少數民族發展過程中必須具備的重要觀念。
當前,新疆少數民族的發展仍然是政府主導形式下的少數民族被動參與的局面,占少數民族經濟發展主導地位的縣域經濟體中市場機制和市場主體都還未健全起來,從事第一產業的少數民族明顯高于第二、三產業的少數民族這一現狀表明少數民族地區市場經濟中的企業主體、個人主體數量明顯不足以支撐少數民族的快速發展。由于歷史社會環境和傳統生存方式的影響,新疆少數民族在就業能力、生存能力及經濟收入等方面的整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新疆少數民族的生活水平、發展能力的提升,最迫切也是最關鍵的解決措施便是充分利用市場的引領、調節作用,依據市場變化來調整、布局產業結構。產業化、規模化是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少數民族傳統農牧業產業化轉型以及大批量的少數民族剩余勞動力走向二、三產業,廣大少數民族的職業化、專業化程度也將得到提升,這樣一來,將極大的促進少數民族的社會化大分工,從而使少數民族不斷地適應并與現代化發展要求接軌。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公民,應具有的一個普遍常識便是通過自己的合理表達、合法途徑為自己爭取一切應得的利益,這是衡量現代化政治、法治責任意識的重要標志。當然,這里指的是合理、合法的爭取利益,不是那種胡攪蠻纏式的通過武力或暴力解決的利益表達形式,因為,作為現代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在社會主義法律、政策框架內,發揮自身的自由與主體能動性獲得自己的權利和各項利益,這本身就是少數民族自主、自覺的發展自己的重要體現。新疆少數民族要培養利益自覺,就要樹立群體意識,因為在市場經濟時代,任何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表達一般都要借由組織化的平臺來實現。
少數民族的經濟參與、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的表達總是通過一定的組織化的實施平臺來作為中介的,沒有可作為依托的組織,其最終獲取的利益是會大打折扣的。實踐證明,少數民族組建各種不同類型的社會組織,有助于提升少數民族的組織化程度,從而幫助提升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在此,新疆少數民族的社會合法集體的組建可以借鑒今年來在多個地區已經成熟起來的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從現有的各種類型的農民組織中吸取經驗,并結合自身實際,是新疆少數民族在組建社會合法集體的重要途徑。
在市場對外開放、文化相互交融的當代社會,信息、技術、資本、先進管理理念每天都在影響人們的生活、生產和交往方式。然而,傳統思維方式、道德觀念、生活方式對于今天的新疆少數民族適應現代化生活、生產、交往能力的影響之大是顯而易見的。在多民族、多種社會群體并存的人類社會,形成一種不同民族、不同群體間的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的局面,不僅是人類共同體生產關系良性發展的重要表現,更是促進人類自由全面發展必經之路。而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交往的實踐,正是新疆少數民族在現代化進程中自覺、主動尋求發展與突破的又一途徑。在第二次中央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出:“要加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②這是推動少數民族主動融入外部社會、與不同民族群體和諧相處的思想根本,也是現階段新疆少數民族走向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注釋:
①筆者根據2015新疆年鑒整理.
②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南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載http://www.xj.xinhuanet.com/zt/2014-05/30/c_1110932196.htm[Z].
哈密職業技術學院)
賀鴿(1982-),女,漢族,湖南人,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少數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