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 左繼紅
株洲市新型城鎮化發展機制研究
劉麗麗 左繼紅
通過分析株洲市新型城鎮化發展狀況以及該進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倡導發展生態株洲,建成綠色低碳交通、生態城鎮、宜居社區作為發展目標;發展新興產業,鼓勵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發展全市旅游產業鏈。
新型城鎮化 發展機制 生態
株洲作為一個工業城市,是長江中游城市群中重要成員之一,是“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立足城市特點,實現了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創造了“株洲經驗”和“株洲模式”。近年株洲市城鎮化建設穩步開展,城鎮化水平也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城鎮居民收入穩步增加。社會保障措施不斷推廣,城鎮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得以全面實施。城鎮面貌也有顯著改善,水電氣路訊等基礎設施全面建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水平也有很大提升。
2015年,株洲市政府就城鎮化總體規劃制定完善了《株洲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2015-2020 年)》,明確提出株洲市新型城鎮化的總體發展目標、主要工作任務、機制改革前景和方向。并且按照城鎮空間布局發展方向,如快速發展中心城區、縣城、中心鎮和特色村莊的新型城鎮體系。明確了中心城市周圍的功能,改造其中的老城區,完善周圍城鎮的配套設施,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城鎮體系;向北發展云龍新城,向西建設河西新城,向南發展南洲新城。并對株洲產業進行布局,到2030年,污染工業撤離中心城區,所有工業都將在工業園區集聚發展。在106國道兩側,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第一產業;以331為標志的蘆淞區發展“航空城”,以中國中車為標志的石峰區建設“軌道交通城”,以北汽為標志的天元區發展成“汽車城”作為第二產業;就第三產業的發展,在石峰區內規劃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物流業、天元區規劃發展信息服務業和餐飲休閑業、荷塘區規劃發展家居服務業、蘆淞區主要發展服飾和商貿產業[1]。
但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仍有一些問題存在,比如株洲城鎮化發展速度遠遠落后于全省平均速度。據2015年統計,株洲市城鎮化率落后于全省平均速度0.97%。在全省14 個市州中,與長沙湘潭相比差距也很大。并且人口市民化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按照規劃到2020年要解決將近20萬農轉非市民化的問題,將株洲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62%提高到73%,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由38.1%提高到43%,這個任務是相當艱巨的。并且這么一批轉移人口需要健全的公共服務體系,株洲城區的教育、醫療、衛生、就業、文體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尚不健全,基礎保障和優質資源設施缺乏,嚴重影響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2]。
城鄉城鎮化發展不平衡,縣域城鎮化發展遠落后于市區,2015年株洲市區城鎮化率達到78%,而縣城城鎮化率在40%~55%范圍內。究其原因有幾點,首先,認識意識薄弱,對村鎮建設的繁瑣性和長遠性認識不足,比較被動,缺少先進經營理念作為指導,國家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其次,村鎮規模普遍較小且缺少經濟基礎;另外,土地資源嚴重浪費。村民建房比較隨意,缺乏政策約束,用地也較零散,占地多、建設面積也較大,嚴重浪費了大量土地;建筑布置缺乏次序性,居住環境惡劣;最后,缺乏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人居環境不理想。村莊散落、無次序,給水、排水、環衛等基礎設施建設缺乏,垃圾隨便堆放,污水隨地橫流,缺少綠化,文化、教育、醫療等設施也不理想,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以生態優先作為株洲新型城鎮化的基本原則。株洲應重點發展“兩型”園區、綠色低碳交通、生態城鎮、宜居社區。株洲應以國家高新區為支柱,依據“兩型”園區建設標準,重新優化產業結構和傳統產業,提升資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的產出和排放。發展低碳綠色交通,倡導出租車燃氣化,公交車電動化,共享公共自行車系統,鼓勵選用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車。積極爭取與國家電網運營商合作,建設充電站和充電樁,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
落實產業扶持政策,將財政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工業企業的技術提升和創新、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發展環境等方面。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機構來株洲建立分支機構,鼓勵企業與其合作,促進產業鏈的形成幾發展。引進和培養高科技人才,被給與一定的獎勵政策。在全域內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目前已經建好的株洲神農城炎帝公園、方特歡樂世界和水上樂園,可以作為一個旅游線路吸引外來游客;建設茶陵縣、炎陵縣的文化旅游勝地,將精準扶貧和旅游資源的開發統一起來,首先要促使文化旅游與精準扶貧融合,落實文化旅游產業扶貧;全面推進湖南羅霄山文化旅游圈的建設進度。
[1]張雙悅,張貢生.新型城鎮化之本質:文獻綜述及路徑選擇[J].廣西財政學院學報,2016(4).
[2]闕宏丹.株洲市工業化和城鎮化融合發展情況分析[R].綜研核算科,咨詢報告[2016]72號,2016.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系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科研創新團隊項目(編號:KYTD201703);株洲市市級社科課題(編號:ZZSK17096)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