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欣
G20杭州峰會“4個I”主題蘊含的哲學思想
辛 欣
杭州峰會的舉辦舉世矚目,而峰會上確定的“4個I”主題,也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一是“實事求是”的思想;二是唯物辯證法思想;三是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的理論思想;四是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思想。
創新 活力 聯動 包容
2016年9月4日到5日,中國主辦了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峰會,即二十國集團(以下簡稱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其主題是“4個I”,即“共同創建創新(innovative)、活力(invigorated)、聯動(interconnected)、包容(inclusive)的世界經濟”。這一主題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彰顯著中國智慧。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活的靈魂,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思想,毛澤東同志曾經講過:“‘實事’就是客觀存在這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1]?!?個I”主題是根據國際總體的形勢走向和面臨的挑戰所提出的。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了8年,世界經濟水平雖然已經回到了復蘇之路,但是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形勢,其發展仍然面臨著動力不足、金融市場反復動蕩、全球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的風險和挑戰。2015年再安塔利亞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一針見血地指出:“面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G20要找準病灶、對癥下藥、確定目標、指明方向、發揮領導力,既要治標以求眼下穩增長,又要治本以謀長遠添動力?!币虼?,在杭州峰會上,我國提出要創新發展方式和增長方式,激活貿易和投資引擎,最大的挖掘經濟增長動能,為世界經濟開辟新的發展道路,拓展新的疆域。同時,各國、各地區也應該根據本國、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統籌兼顧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政策,加強投資政策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全球經濟穩步向前發展。
“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2]。“創新”這一主題就體現了否定舊理論,獲得新認識,打破舊世界,建立新世界這一理念。就其本質而言,創新就是一種通過對事物規律、屬性、關系等的新發現和新運用,是一種推陳出新的人類重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20世紀以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秉承者創新精神,探索出了一條指引中國革命和發展走向勝利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發展道路。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并強調“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杭州峰會上我國提出“創新”這一主題,就是強調在未來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創新驅動型發展方式,用新思想、新產品、新機制等新的東西取代已過時的東西,從而釋放出新技術革命的潛力和活力,最終實現全球經濟發展。
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認為,社會是由多種社會要素構建的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的有機統一體,任何一個社會有機體都是一個有嚴密組織的系統,并按照一定的秩序和邏輯建構起來的。列寧也反復強調:“我們把社會看作活動著和發展著的活的機體”。若把世界經濟發展看成是一個活的有機體,要使這個有機體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就必須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使氣血流通。“活力”就是社會有機體自身孕育的生長力和生命力,“聯動”、“包容”就是將社會有機體相互聯合,增強社會有機體的生命力。雖然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七年,但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仍然處在調整期,這與個別發達國家以鄰為壑、轉嫁危機,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是分不開的。在G20峰會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貿易和投資相當于世界經濟的血液,如果氣血不暢,世界經濟就無法健康發展。會議期間,G20貿易部長會議發表了《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將書寫全球投資新規則,是全球首份多邊投資綱領性文件,規定了九大投資原則,其中就有反對跨境投資保護主義,“二十國集團應該恪守不采取新的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人類社會是一個由各種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有機體”,想使全球經濟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就不能忽視發展中國家和新型市場,必須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經濟實力,推動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共同發展。
“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歷史性的、經驗上普遍的個人所代替”,也就是說,人類社會正在從地域性歷史向共同體的世界歷史轉變,最后走向一體化和整體化,而這一過程就是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研究的核心內容。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任何一個民族、國家、區域都無法獨善其身,必然置身于全球性的政治經濟體系之中,接受著人類共同體的命運。因此,在客觀上就要求各國、各地區樹立聯動、包容的宏觀視野。而G20必須主動承擔責任,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歷史思想出發,帶動個經濟體共同參與到治理世界經濟當中,號召世界各個組織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經濟發展不平衡等挑戰,讓處于全球鏈條不同位置上的國家、地區、民族充分發揮、利用自身優勢,共同維護經濟發展,共享發展成果,這就是“聯動”、“包容”主體的核心思想。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112.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辛欣(1991-),女,漢族,山西山陰人,在讀碩士,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