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芬
新媒體對高校校園的影響探析
韓 芬
隨著新媒體對高校校園的強勢介入,輿論傳播方式發生了巨變,新媒體在高校校園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文結合新媒體的特點,解析新媒體在塑造高校校園文化的同時對高校學生產生的深遠影響。
新媒體 校園文化 高校學生 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革新,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如:電視、報紙等逐步被新興的傳播媒介所充斥。目前關于新媒體,還沒有統一的定義。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數字電視、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它同時也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電腦、手機、平板、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各種資源的傳播形態。因此,新媒體應當是融合、創新和發展了多項傳統媒體的一種數字化新媒體。[1]此外,新媒體還具有虛擬性、隱匿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點,即通過數字化的虛擬空間,突破時空限制,方便用戶互動和進行各種信息的追溯和查詢。
校園文化是一所高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逐步總結出來的一種被全校師生所認同的價值觀,該價值觀能夠對大學生的思想和未來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新媒體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建設平臺
目前高校校園文化的平臺主要是以電腦為主,同時輔以電子閱覽室、報刊欄、廣播等媒介來實現校園文化的傳播。隨著新媒體的不斷充斥,傳統的校園文化傳播方式不足以滿足當今時代的要求,因而需要開發學校的移動App、校園論壇、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同時在傳統媒體上增設微專欄、微視頻等來展現高校的校園文化,以此來滿足校園文化的傳播,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其中。
(二)新媒體提升了校園文化的輻射力和及時性
隨著新媒體在校園中的使用,新媒體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校園和社會的平臺。傳統媒體都需要經過加工制作才呈現,而新媒體則不分時空地讓大家隨時隨地了解到各種信息資源,還可以隨時交流,做到了“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2]。由于大學生本身對新生事物的探索心,新媒體的出現正好迎合了這種心態,可以說大學生和新媒體的融合接觸,讓新媒體的及時性得到了充分發揮,讓各種新資源和信息更快地傳播在校園中。
大學生獲取信息資源和休閑娛樂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新媒體,新媒體已經成為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
(一)對學生就業(創業)的影響
新媒體作為網絡技術變革的成果,改變了大學生傳統的學習意愿、方式和渠道,也重塑了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環境和方法。新媒體的多元化、交互性和共享性使得大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去快速全面地了解社會對大學生的招聘信息,以此認清自身不足和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異,以便更好地提升和改變自己。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就業影響也是一把雙刃劍,大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滋生出來的“校園借貸寶”去獲取創業資本,但也有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造成大學生對新媒體的恐慌和失落。可以說,新媒體如果能夠被從正確的角度去理解和利用,它則對大學生的就業有良好的影響,倘若只是片面的只觀表象,則會被新媒體所利用。
(二)對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
隨著大學生對新媒體的依賴不斷加強,新媒體已成為大學生人際交往、互動共享的主流平臺。大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去訴說苦悶或吐槽,還可以通過資源搜索,去找尋興趣,陶冶情操。但新媒體的虛擬性,導致個別學生過度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游戲),減少了與社會溝通的能力,逐步脫離了現實社會,不愿意與社會進行更多地交往,如此產生了惡性循環。還有一部分大學生在無形之中,成為了散布社會謠言的“高速通道”,在社會交往中扮演了“壞角色”。因此,大學生應當在信息繁冗的網絡中,提高辨識能力,讓自己和他人都不至于落入散布者之手。
(三)對學生思想觀念的影響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影響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新媒體通過圖、文、聲等特點傳遞了信息的多元化,大學生可以通過“朋友圈”去評論、點贊或者轉發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這可以增進大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個性發展。然而,部分大學生因為自控力不強,過度使用新媒體,沉浸于虛擬的網絡游戲中,不愿與現實身邊的人進行溝通交流,使自己逐漸與社會脫節,更有甚者沉迷于網絡色情、暴力、詐騙等,嚴重影響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新媒體是在傳統媒體發展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新媒體的發展將是未來媒體發展的趨勢,新媒體對高校校園的影響也將是深遠的。新媒體的誕生對大學文化的傳播方式和傳承創新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促進了高校校園新媒體軟硬件的更新和完善,促進了教學方式的轉變。新媒體對大學生的思想、就業、人際、生活、學習等方面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它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的形成、道德觀念的樹立、思想意識的覺悟發揮著潛移默化地引導作用,也為高校教育與管理的理念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1]張金宣.新媒體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
[2]房新俠.新媒體的內涵特點及其對大學文化傳承創新的影響[J].新媒體研究,2016(22):64~66.
(作者單位:西安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系西安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度基金項目: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體系探索與實踐——以西安職業技術學院為依托(項目編號:2017YB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