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文
社交網絡工具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潘曉文
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是一種面向資源的服務,它圍繞著館藏而展開。本文通過流行的社交網絡工具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探討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與創新。
社交網絡 微信 信息服務
信息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產業一般包括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兩部分。圖書館信息服務作為信息服務提供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信息服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互聯網+”方式的出現,使得大眾的閱讀習慣開始改變,從簡單地從圖書館借閱書籍、雜志逐漸轉變成從各種渠道獲取書籍相關信息,對傳統圖書情報工作的信息交流和服務環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根據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3951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這些數據都表明了網絡已經是大眾生活中必不可少部分,通過網絡獲取資訊、知識都是很普遍的事情。
在高校中,由于用戶群體的年輕化、接受能力強、科技工具普及度高等因素,使得這種影響可以迅速地在讀者中起響應作用。經過調查,高校用戶不僅在正式的課堂中獲取知識,也善于利用排隊、上下課等時間間隙進行知識的獲取,并且喜歡關注推廣活動、當時潮流趨勢等。針對這些特點,高校圖書館要發展,提高信息服務的質量,就需要探索創新,利用討當前流行的社交工具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應用,從而對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質量。
社交性網絡服務,全稱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SNS,專指旨在幫助人們建立社交性網絡的互聯網應用服務。也指社會現有已成熟普及的信息載體,如短信SMS服務。SNS的另一種常用解釋:全稱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網站”或“社交網”。社會性網絡(Social Networking)是指個人之間的關系網絡,這種基于社交網絡關系系統思想的網站就是社交性網絡網站(SNS網站)。SNS也指Social Network Software,社會性網絡工具,是一個采用分布式技術,構建的下一代基于個人的網絡基礎軟件。[1]這里有兩種分類:
(一)社區網站型
1、大眾型。在網上論壇上不斷加深對用戶個體展示的功能,并引入游戲等多人互動的功能,使得用戶以其中某種關系相聯結起來。社交網絡為信息的交流與分享提供了新的途徑[2]。作為社交網絡的網站一般會擁有數以百萬的登記用戶,使用該服務已成為了用戶們每天的生活。社交網絡服務網站當前在世界上有許多,知名的包括Facebook、Myspace、Linkedin、Twitter等等。在國內,社交網絡服務為主的流行網站有人人網、開心網等。該類型功能豐富、涉及面廣,用戶對象范圍也廣。
2、專注型。專注型是一開始就以專注用戶某一方面體驗為核心,讓用戶自主產生內容,并以此吸引更多的用戶。如以交流書籍閱讀體驗的豆瓣網,以電影欣賞的時光網,以醫學知識交流的丁香園,以美食點評等大眾點評網。該類型專注用戶體驗的某一個方面,有特定的用戶對象群體,對文章的要求比較高,有專業性和深度。
(二)移動應用型
隨著WIFI、3G等網絡的不斷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各種移動應用也逐步成為社交網絡中不可缺少的軟件。由于不受電腦的限制,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地使用該類工具,可以快速的進行個人展示,分享美食、服務等各種體驗,受年輕一代的喜愛,用戶群體迅速擴大。在國外有what's app、line等,在國內有微信、微博等。其中微信是該類型的典型。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提高免費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聊天軟件。
(一)社區網站與專注型
這兩個類型的用戶主要是在電腦上進行訪問,一般會被采用含有高像素圖片、高清晰度視頻的文章所吸引。這些文章需要大量帶寬,往往不適合在移動端上瀏覽。圖書館信息管理員可以在這些社交網站建立圖書館的帳號,發布高質量、有趣味性的圖書相關文章,并通過圖書活動月、圖書漂流等推廣結合,同時進行線上線下的推廣,吸引用戶關注。
(二)移動應用型
微信作為國內社交移動應用軟件的潮流,是因為微信可以通過導入手機通訊錄、QQ好友、搜索附近的人等多種方式快速添加好友,用戶群快速增長,短時間內就成為國內最大的社交應用軟件。其使用簡單,用戶群體大,主要為年輕一代,接受能力強,配合個人朋友圈的短視頻對圖書館現場活動的推廣,能快速吸引用戶關注公眾號,這些特點非常適合于做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推廣。
加上其開放的公眾平臺支持能批量發送文字、圖片、地理位置信息,而且開發者能針對用戶對公眾號發送到信息進行分析并提供自定義的反饋信息,與圖書館相關信息服務的進行配合使用,對圖書館信息服務是一種創新。
相對于微信,新浪微博是通過明星效應達到吸引用戶。通過關注明星作家的微博,并對其與圖書相關的博文進行轉發,吸引用戶關注和評論,甚至利用微博來進行短小連續的活動直播,是對微信公眾號當天無法連續發送推文的一種補充。
社交工具作為一種圖書館新型的信息服務工具,不只提供書目信息服務,隨著進一步的開發,可以利用各種社交將會集成圖書館多種服務,例如:讀者借閱信息的查詢、續借、圖書薦購等;這將是圖書館網站的延伸,讓讀者盡享圖書館的便利。
[1]龍朝陽,王靈.基于3G的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初探[J].圖書館論壇,2008(03).
[2]齊亞雙,李永先,薛偉蓮.我國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研究綜述[J].圖書館學研究,2010(22).
(作者單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