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媛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探討
張 媛
高職院校時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機構,是培養社會技術性人才的有效途徑,和社會企業存在良好的合作關系。本文從校企合作的社會大背景下,分析和探討了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和服務中的積極作用,并以此為中心展開了積極探討,借以實現校企雙方的互利共贏。
高職院校 圖書館服務 校企合作
我國高職院校是由職業學校、社會企業及其他職業培訓組織共同構成的,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機構。我國教育部明確指出了想要大力發展高職院校,發揮其存在的社會價值,就需要加強高職院校和社會企業間的合作關系,重視對學生的生產實踐能力的培養。本文就以高職院校圖書館為分析和研究的切入點,探討如何有效的發揮圖書館資源對企業的公共服務作用。
對于企業而言,高職院校圖書館不僅能夠為企業提供相應的文化服務,還能夠給企業帶來技術合作,有效的解決企業在生產管理運營中的不足之處,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對于高職院校而言,以圖書館為媒介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一方面可以整合圖書館的文獻資料,優化圖書典藏結構,提高圖書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了與企業間的交流合作,對于促進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為學生的社會實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進而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圖書館在校企合作中承擔著重要的作用,在創造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及社會效益等各方面有著活躍的表現,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整體知識水平,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出具有高專業、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普遍采取校企合作的經營模式,在此基礎上發揮圖書館的公共服務作用,實現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贏是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國家教育部對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投入,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建設日趨完善和成熟,其擁有的豐富的文獻資料、先進的信息儲存和信息處理技術、高專業和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等都能夠為校企合作提供堅實的信息、技術和人才基礎。
高職院校圖書館蘊含著豐富的書籍資源、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及優秀的管理人才,為實現和加強校企間的合作聯系提供優質的服務,為此高職院校圖書館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其公共服務的職能。
(一)創新工作模式,挖掘校企合作潛在用戶
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學教育活動時,要具有主動性和積極性,改變以往被動的工作模式,以學校的發展需求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為目標,積極尋求和高職院校教育理念相近的企業為合作對象,通過對企業的研究和調查,了解企業運營管理的方向和對技術型人才需求,向企業宣傳圖書館的功能及作用,解決企業在管理和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加強校企間的合作關系。
(二)建立人才隊伍,提高院校技術服務能力
企業與高校合作的重要目標就是提高自身的運營管理水平和生產技術,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和知識水平,擁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才能滿足企業和高職院校合作的共同需求,因此建立技術型的服務人才隊伍勢在必行。首先定期為圖書館工作人員開展培訓、進修等類型的講座和班級活動,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其次積極招聘校圖書館管理人才,降低崗位空缺對圖書館運營帶來的不便之處,同時圖書館的人才招聘要采用公平公正、能者居之的用人原則,建立科學的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最后樹立校圖書館工作人員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意識和精神,在加強其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的基礎之上,提高圖書館人員的服務意識。
(三)改革服務模式,創建交流溝通平臺
高職院校圖書館蘊含著豐富的圖書資源,其中主要以紙質資源為主,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紙質資源已經很難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創新和改革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結合現實情況,建設和發展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新型圖書館結構平臺。一方面由于企業的特殊性,沒有足夠的時間到高職院校圖書館進行學習,為此可以設置流動圖書館,為企業提供方便、全面的信息資源支持;另一方面向企業開放圖書借閱證,降低企業員工借閱校圖書館資源的手續和途徑,激發企業員工閱讀的積極性和樂趣;此外高職院校圖書館還可以利用自身豐富的資源和先進的信息技術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信息,參與到企業的運營管理中,做好協助企業的工作,比如說為企業制定運營管理章程和制度,為企業提高最新的市場動態。
綜上所述,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加強校企合作關系,提高企業運營管理水平,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和地位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革校圖書館的公共服務模式,以適應現代社會企業發展的趨勢。
[1]王曉麟.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轉型[J].圖書情報工作,2014(10).
[2]劉海新,趙海鷹.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16).
(作者單位: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