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君忻
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的思想引導研究
郭君忻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高校擴展進程的加快,大學生就業壓力日漸增大,就業結構性矛盾日益顯現。本文對目前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思想引導工作中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對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了探討。
職業發展 就業創業 思想引導 大學生
隨著我國高校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擴招,我國大學生就業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經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的努力推進,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逐漸步入課程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發展時期,從職業規劃、職業發展、就業技巧、創業技能和個體咨詢等方面給予大學生系統性指導,對于促進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大學生在職業規劃、就業創業過程中仍存在一些思想觀念誤區,存在著“等”“要”“靠”的思想,從而導致大學生擇業過程中常常出現“有業不就”和“無業可就”兩種現象。如何切實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創業,實現職業規劃,已成為各高校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思想引導的工作重點。
(一)大學生職業發展意識薄弱
不良的職業發展意識是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之一。通過調查研究,從大學生專業選擇的理由、影響高考志愿選擇的因素、對未來的職業期待及畢業后出路的選擇等幾個方面考察大學生職業意識現狀顯示,或多或少存在以下問題:不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的,不了解專業領域涉及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就業職位和待遇期望過高,不能融入職業素養和就業創業課程中的情景想象。
(二)大學生綜合素質與擇業觀念與企業用人要求不匹配
在擇業中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企業反映,很多大學生缺乏應有的職業素養、工作責任意識和執行能力,直接表現為工作中眼高手低,不愿從基層做起,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三)高校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內容、方式比較單一
現階段各高校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主要工作任務是針對當年的畢業生就業工作而展開的,并且開展就業指導的開展時間有限,內容也僅停留在對就業形勢、就業政策的一般介紹,主要是針對畢業生擇業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引導,教育指導主要是以課堂教學、講座、座談會方式開展,在責任意識、職業能力、執行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業教育等方面比較缺乏,缺乏科學性、全面性和針對性,難以適應當前大學生職業發展和就業創業教育工作客觀形勢的要求。
(一)以思想整治教育為抓手,提升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思想引導功能、完善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思想引導內容
根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和內容,圍繞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的目的,以大學生思想引導為切入點,緊緊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和內容開展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工作,將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功能由簡單的畢業就業指導提升轉變為針對大學生特點和年級分階段實施的指從入學到就業的全程化的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思想引導,完善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內容,將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教育、能力意識教育、執行意識教育融入到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思想引導中。
(二)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更新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思想引導方式
通過問卷、座談、訪談等多種形式,掌握大學生對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指導真實需求,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校園網、微博、微信、短信手機報等信息化互聯網新媒體,為大學生提供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知識及信息,以大學生易于接受、靈活互動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更具吸引力、全面性、時效性、針對性的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思想引導。
(三)建立全程參與教學、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教學的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思想引導工作機制,組建專業化教師隊伍
構建高校相關職能部門、院系領導、輔導員、專業課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師共同參與科學文化素質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緊密配合開展的全員化思想引導工作機制,組建具備專業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知識、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高尚的道德品質,能夠將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巧妙的融合在日常管理和課堂教學中的專業化教師隊伍。
要幫助大學生解決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思想困惑,需要深入了解當前大學生的關于自身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的思想動態,探析大學生思想引導工作與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的內在聯系,積極探索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中的思想引導的有效途徑,充分發揮大學生思想引導工作在職業發展及就業創業教育中的導向作用,為開創大學生職業發展和就業創業教育工作新局面奠定堅實穩定的基礎。
[1]蔡心.新時期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2]黎家華.當前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足的現狀及原因分析[J].成功(教育版),2011(5(:16.
(作者單位: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