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政
關于在山區中職學校陽光體育運動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黃 政
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是順應大環境的號召,也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有效舉措。在環境相對比較閉塞的山區,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既要兼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要思考如何可持續發展這項運動。文章就針對山區中職學校的特點,對在山區中職學校“陽光體育運動”可持續發展提出可行性對策。
山區中職學校 陽光體育運動 可持續發展
“陽光體育運動”在各地發展起初,全國各地全面開花,特別是大城市學校,組織得有聲有色,給不發達地區的學校提供很好的借鑒。即便這樣,在山區中職學校中,開展這樣的體育運動顯得力不從心,問題也不斷呈現在面前。本文嘗試尋找問題的源頭,從探尋山區中職學校學生特點著手,再思考如何在山區中職學校可持續發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對策。
(1)學校追求生源數量,而忽略了生源質量。首先,目前中職招生實行的是免試免費注冊制度,學生選擇中職學校的范圍更大,加上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小孩不多,能夠支付得起學生在城里讀書的生活費,因此他們往往選擇經濟發達地區的中職學校。其次,經過高中、再經過他們篩選后,愿意繼續升學的初中畢業生寥寥無幾,面對嚴峻的生存空間,山區中職學校毫無選擇余地,只要學生有一絲愿望到學校學習,山區學校就不惜一切派老師專程到學生家里輪番宣傳動員。
(2)山區中職學校學生質量參差不齊,普遍在初中階段養成散漫的習慣,導致對陽光體育活動積極性不夠。學校對個別難以管教的學生可以有效管理,但對普遍散漫、沒有自律性,且對學校工作不支持的學生的教育工作非常吃力。
(3)山區中職學校的學生對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不到位。在“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實施過程中,一些學生對陽光體育活動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行為很不樂觀,不少學生對“陽光體育活動”的內涵理解明顯不夠,認為陽光體育運動跟自己無關,認為自己平時在家還幫忙干農活、做家務,身體素質都很好,不缺乏鍛煉,因此在“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實施過程中缺乏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沒有形成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和良好的鍛煉習慣。
(一)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需要提高認識,營造氛圍
學校應從整體思想認識上出發,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是新時期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戰略舉措,并做好宣傳,組織學生進行板報和廣播宣傳,也可以通過海報、拉橫幅、貼標語以及學生簽名承諾活動等措施,讓山區的中職學生自身認識到參加陽光體育運動能夠培養學生自己的鍛煉習慣,錘煉自己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促進自己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發展,使同學們的運動興趣,集體感等充分被激發,也激活學生健康第一的理念。
(二)開展陽光體育活動,需要統一組織,上下一心
為了更有效的推進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實施,首先,學校要成立以校長牽頭的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學生處、教務處、團委等相關部門相互配合,積極參與進來,按照全國的統一部署,制定具體的措施,組織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其次,除了學校領導及相關部門外,要安排好班主任、體育教師、音樂教師以及相關的教師參與到陽光體育運動的組織中,班主任可以更好的管理本班學生,體育教師及音樂教師在這項活動當中要發揮所長,陽光體育不只是體育老師的事,它是一項綜合運動,開展形式更豐富多樣。
(三)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需要結合地方特點,突出民族特色
在開發陽光體育運動時,要立足學校當地的實際和學生發展情況,把陽光體育運動按主題進行整體設計,創編出符合地方學校特點,并突出民族特色的體育運動。
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民族體育項目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便于開展的特點,通過開展民族體育活動,把“陽光體育運動”落實到實處。例如在課外體育活動中,設計出舞獅、打陀螺、竹竿舞等趣味性強的民族體育項目,使學生課間活動豐富多彩。
陽光體育運動的推進,既要與體育課堂教學相結合,又要根據學生的喜好,開設學生喜歡的趣味性較強的民族運動項目,讓學生在學習期間選擇一項或者兩項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在運動中傳承民族運動。
綜上所述,陽光體育運動是一項有利于學生健康的活動,我們既要開展好這項活動,更要著力于可持續發展。當然,陽光體育運動的可持續發展對策多種多樣,本文僅從當地山區的中職學校進行了探究和分析,希望對山區中職學校有所借鑒,并在這基礎上提出更多針對性有效性的對策。
[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教體藝[2006]6號文件:關于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R].北京:教育部辦公廳,2006.
[2]李艷斌.“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J].科技教育,2009(05):230.
(作者單位: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山職業技術學校(教師進修學校、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