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寧
【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缺少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環境,因此為了讓每一名學生都能高效地學習英語,都能有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教師就必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并促使小組合作學習規范化,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英語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114-02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者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組員之間有著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代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是新課改積極倡導的適合中學英語教學的學習方法之一,它是學生學會用英語進行溝通,學會用英語進行交流的重要途徑,它能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它能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協作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小組各個成員之間能力不同使組與組之間無法進行公平競爭;如小組成員之間討論與學習或英語無關的話題;如表現欲望強和基礎好的學生積極發言,基礎不好的學生只能充當配角等等。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規范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揮其價值,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一、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和分工
要使小組合作學習規范化,首先必須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各個小組的成員應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商討決定,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成績、性別、性格和家庭教育因素等等,盡量做到組內優差搭配,力求使每個小組的水平保持相對均衡,以便創設組內互助,組間競爭的小組合作機制,并且小組成員以四至六人為佳。其次,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組員進行合理的分工。如各小組都要確定一名組長;如教師制定好小組學習目標后小組長要制定具體的組員分工。通過對小組進行科學地分組,合理地分工,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有所收獲與進步,甚至能夠起到優等生幫扶學困生的目標,從而在提高每一名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二、小組合作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英語學科本身的教學內容決定了教師可以靈活應用小組合作學習。
首先是小組合作預習新課。教師需要提前把預習的課文以及要求告訴學生,引導小組中的每位組員先是自己查新單詞,翻譯課文或對話,整理重點詞組、句型和語法,自己能夠明白的就不需要進行小組討論,明白不了的可以互相之間學習討論,小組討論后還是沒有明白的就記錄下來等待教師上課時進行講授。
其次是小組合作記憶單詞。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單詞記憶一直是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的瓶頸。由于教學時間、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師不會安排大量的課堂時間用于學生記單詞,這就需要學生在課下利用小組合作進行互相督促與幫助。教師可以適時地舉行小組記單詞競賽,看看哪一小組的組員正確率高、用時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間的團隊榮譽感,從而引導全班學生形成互幫互助和你爭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
再次是小組合作表演對話。英語教材中的對話一般都有不同的角色,學生通過小組表演對話能夠從對話語氣和感情中提升語感,并充分提升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聽力。例如我們在學習初中英語《Is this your pencil?》這篇課文時,教師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對話進行小組合作表演,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真實的語言材料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對話來達到引導學生掌握單詞和練習重點句型的目的。如小組成員之間可以拿著對方的學習用具按照一定的順序互相問“Is this your ruler?”,“Is that his book?”,“Is that her eraser?”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回答“Yes,it is.”,或者“No,it isnt.”。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表演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其他學生和自己一起從對話者的讀音是否標準、語言表達是否有感情、組員分工是否合理等各方面對不同的小組進行評價,評選出表現優秀的小組并給予獎勵。通過小組合作表演對話鍛煉學生的英語語感,口語表達能力和英語語言組織思維能力,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嘗試著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實施教學,通過對小組成員進行科學合理地分組和分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預習、小組合作記憶單詞和小組合作表演對話來規范小組合作學習,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丁麗如.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優勢,有效幫扶初中英語學困生[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 2011(11)
[2]崔麗娟.構建同質合作小組,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幸福感[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 201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