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黎黎
【摘要】在小學階段,數學課程的教學任務是幫助學生打好學科學習基礎,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而這一時期的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但是很難集中注意力的特點,因此,任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一時期小學生的學習習慣,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適當將游戲設計到課堂學習中。利用游戲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游戲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143-01
一、引言
對于數學課程來說,學習數學課程的重要前提就是需要對數學具有充分的好奇心,因此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時要對小學生循循善誘,從而培養學生對于數學課程學習的興趣,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而游戲是最符合小孩子天性,也是最能夠為小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在課堂設計中添加一些游戲環節,能夠讓小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課堂教學上,并且對于數學課程中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能夠通過游戲建立直觀的認識。在游戲中,小學生不再是坐在冷板凳上的可憐孩子,而是課堂教學的小主人,是游戲的重要參與者,在游戲的輕松氛圍中,小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課程的獨特魅力。
二、游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
1.借助游戲導入,提高學生的情趣
因為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也還沒有經過在校學習獲得顯著提高,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遇到的最大難點就是如何將新的知識導入到教學課程中來,如果沒有很好的教學實踐方法,小學生將很難對新的知識建立一個基礎認識,這一情況不利于后續的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數學教師最好的選擇是通過游戲的形式,將這個全新的知識點在游戲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然后再對游戲環節或者現象進行總結,讓小學生從具象的活動中感受到抽象的知識點的內涵。同時,在課堂開始時小學生的注意力還沒有從其他事物轉移到課堂上,因此游戲活動地開展也能夠幫助小學生自覺進入學習狀態,提升教學效率。
在設計游戲導入環節的時候,教師要從三個方面完善游戲方案。首先,要選擇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游戲形式,游戲本身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夠吸引小學生積極參與;其次,要將新的知識點融入其中,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時也要保證教育意義,這也是游戲方案在設計過程中的一大難點;最后,教師要在游戲過程中為自己選擇適當的切入點,在合適的時機對小學生進行引導,激發起其對新知識點的好奇心,為之后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
這樣一來,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其思考的情趣,而且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新知教學中穿插游戲,加深知識的理解
在小學生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游戲和課堂教學要穿插進行,而不是互相割裂的關系。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很多情況下都是無意識地失去對課堂內容的專注力。同時,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會漏掉一些知識點的講解,從而對以后的進一步的學習造成障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在講解過程中穿插一些小游戲、實際生活的例子等有趣的環節,將學生將要溜走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課堂講解中來。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點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要把抽象的數學思維和知識轉變成直白的、和生活有關的例子,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3.練習中滲透游戲,強化知識的記憶
當然,在知識點講解之后是設計一些聯系,幫助學生鞏固已經掌握的指示,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練習環節符合學習知識的一般規律,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單純的習題練習不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有可能造成厭學心理。因此,在練習部分也需要引進一些游戲內容,通過游戲讓學生自行踐行和練習所學知識,從而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對知識點的鞏固練習。根據目前的教學實踐反饋,通過游戲的方式來練習和鞏固所學知識,能激發學生參與練習的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從中獲得愉悅的體驗和成功的喜悅。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中運用游戲,充分發揮了小學生在這一年齡段中的天性,幫助解決了小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問題。因此,小學數學課程的任課教師,應該不斷思考和鉆研游戲教學方法,設計出更好的寓教于樂的課堂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王彥清. 游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6,(06):77.
[2]韓濤. 強化生本資源合作,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淺談生生互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 數學教學通訊,2015,(31):55-56.
[3]孫明霞. 數學課堂:玩出來的精彩——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 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4,(09):18-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