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琳 魏玲玲
(廣州市天河區啟慧學校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 廣東廣州 510600)
談信息技術在初中生乒乓球運動技能學習中的應用①
惠琳 魏玲玲
(廣州市天河區啟慧學校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 廣東廣州 510600)
伴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手段不斷更新,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訓練之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在初中乒乓球運動技能學習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可以優化乒乓球運動技能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的鍛煉欲望、促進運動技能水平的提升。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在教學一線的訓練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和傳統訓練方法,通過運用行動研究的方法,論證在教學和訓練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實效性,在以后的初中體育課堂乒乓球的教學過程中,構建“運動技能習得”體育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課堂中更有效地掌握乒乓球運動技能。
信息技術 初中生 乒乓球 運動技能學習
信息化浪潮涌卷了當今整個社會因素,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訊息,同時也深刻影響了文化中重要的部分——教育。移動終端普及應用,數字資源急劇增長,學習環境發展變革,教育方式和理念發生了重大變化。
2010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總體部署,使教育信息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在這一大方針的指引下,教育部開始著力制定《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文件對我國未來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出規劃,指出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各種新興技術手段不斷涌現,教育信息化要充分利用這些技術手段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信息技術能為每一個學習者提供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的信息化環境和服務。因此,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1]。
信息技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廣義上是指對于主觀性的人來說,對其信息器官的拓展起到有力幫助的各種方法與技能的全稱。而狹義上是指人類對語言、文字、聲音、圖像等各種進行采集、處理、存儲、傳輸和檢索的經驗、知識及其手段、工具的總和[2]。
運動技能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對動作規則的描述,二是在長期練習的基礎上而形成的精準、連貫的肌肉動作反饋能力。運動技能的外在表現有三種,分別是較強的動作任務組織能力、高超的技術認知和操作能力、在技能執行中對環境變化的可預見性。從運動學的視角來看,運動技能是一種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技能,后天學習和鍛煉是培養運動技能的主要方式。從心理學視角來看,運動技能是大腦皮層對運動條件直接反射的結果。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運動技能都是個體在操作性知識學習、練習的基礎上而形成的一種能力[3]。
乒乓球運動技能是指在主觀能動作用下,將乒乓球動作技能以自動化形式固定下來的運動方式和技術能力。乒乓球運動技能具有以下特征:“(1)運動技能是后天習得的,以感知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密切協調為存在條件。(2)運動技能的時間和空間結構非常固定。(3)乒乓球運動技能通常在任務需要時表現出來,運用次數越多,技能熟練程度就越高。(4)運動技能的學習具有階段性,多樣性和精細性的特征。[4]”
首先教師課前通過網絡查閱與乒乓球教學相關的電子資料,根據圖片、文字、視頻等數字題材進行備課和學習,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訓練方法、賽事視頻和前沿技術。學生在訓練前通過觀看完整的動作視頻獲得運動表象。運動表象是學習者從視覺表象的感官認知開始形成,在外界條件的作用下,如訓練的時間、強度和頻率上而產生動覺感知的變化,視覺表象和動覺感知相互作用并互相影響,最后在大腦中形成動作概念,行動上形成動作定型的過程。以信息技術手段作為第二信號語言的媒介有效補充了傳統方式的不足。學習乒乓球運動技能之前,教師和學生一起交流和探討動作的細節和難點,然后再通過技術學習去揣摩和感受球運行的速度和力度和旋轉。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普及,手機和電子設備已經成為每個家庭和孩子生活的必需品。在廣州地區,初中生已經掌握了很好的信息技術水平,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學和訓練所需的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
初中生心理特點是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愿意學習新技術、喜歡挑戰和刺激,但是注意力和持久性有待發育、害怕失敗和挫折、情緒起伏大。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訓練前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的學習狀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乒乓球理論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網絡收集大量圖文并茂的素材或者教學視頻,可以讓學生積極了解技術理論和建立動作表象。
乒乓球運動是以技巧為主要制勝手段的運動項目,球小而輕,擊球距離近,球的速度快,變化多而復雜,球的旋轉、速度、飛行弧線和落點變化無常,尤其是高水平乒乓球運動員動作的精細和準確性很難瞬間看清楚,動作細節轉瞬即逝,這種情況下,唯有憑借信息技術手段把細節留為永存和反復再現。
通過視頻處理和音頻軟件的功能,對圖像進行定格、反復、慢放等技術操作,把有效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使學生能夠輕松地看到乒乓球技術的細節和要點,分析每個動作瞬間,學生喜歡觀看,利于掌握精確的動作。教師在訓練中通過視頻可以及時糾錯,改進和提高學生的動作質量,也可以對學生的動作技術進行分析,找出產生錯誤動作的原因與改進方法。
在技能學習的過程中,常規訓練方法和以信息技術手段為主的訓練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在動作技術的完整和規范上,實驗組的訓練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實驗組的學生在訓練時采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支持和干預,首先讓學生通過視頻觀看完整的規范動作,輔助以慢動作和分解動作,教師進行技術動作要領的講解,然后記錄學生的反饋意見,給學生解釋完整的乒乓球技術概念。利用慢速放映、畫面回放和漸進的功能逐幀對技術的難點和重點進行加深和強化。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規范的動作表象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隨時根據學生的動作尋求信息技術手段的協助,同時教師把學生的動作記錄下來進行分析和講評。學生可以把自己的動作與標準動作進行對比,找到自己不規范的地方加以改正,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欣賞高水平運動員的競賽視頻加強學生對動作的理解。
運動技能學習的過程是長期積累、不斷思考和進步的漫長過程,除了訓練時的認真刻苦之外,更需要課后不斷地反復、鞏固和提高。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有效快速的信息交流渠道,搭建學習的共享平臺,形成一個互動的教與練體系。首先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對學生訓練態度和效果的跟蹤,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記錄和追蹤學生的成績,監督訓練效果的同時保存資料存檔。學習新的技術和進行比賽過程中錄制視頻,學生面對攝像頭,訓練態度和比賽的精神面貌比平時更加積極。通過搭建信息技術教與學的平臺,達成資源共享,教師和學生及家長收集與訓練內容相關的電子資源以供大家學習和參考。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資源的開發者、建設者和學生學習運動技能的引導者。第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與教學相結合,反饋和評價的效率更加快速而直接,形式也更加多樣化,數據、文字、影像更加客觀地再現和重復訓練的過程與效果。通過多種手段的互動,增強了學生和老師及家長之間有效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作為促進運動技能學習的重要工具,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學生在乒乓球運動技能的知識水平、技巧、態度和行為,總體來說,信息技術與乒乓球訓練的融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針對乒乓球運動的特性可以更加直觀準確地建立動作表象、規范細節、突出技術動作的重點和難點。同時更加精準地把正誤動作進行對比,快速地提高動作質量。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訓練和學習方式,給教師、學生和家長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溝通和交流的平臺。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Z].
[2]南相華.信息技術在冰上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冰雪運動,2014(8):98-99.
[3]彭智,彭世純,戴志鵬,等.視頻手段在乒乓球技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9(11):26-29.
[4]李鐵.信息技術在乒乓球訓練中的運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33):60-62.
G807
A
2095-2813(2017)10(b)-006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9.068
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_能效專項,課題名稱:信息技術培養初中生乒乓球興趣和技能的研究,課題批準號:1201472557。
惠琳(1973,10—),女,漢族,陜西米脂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信息技術。
魏玲玲(1982,5—),女,漢族,遼寧鐵嶺人,碩士研究生,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