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宗
(羅定市廷鍇紀念中學 廣東羅定 527200)
體育特長生力量訓練的方法研究①
李福宗
(羅定市廷鍇紀念中學 廣東羅定 527200)
該文將從體育特長生力量訓練的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從而指出了體育特長生力量訓練的有效方法,應把握好個人的身體素質,增強力量訓練方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并結合特長生肌肉工作的特點,選擇與肌肉工作特點相似的力量訓練方法,切實以力量為依托,通過專業(yè)的力量訓練來提高體育特長生的運動成績。
體育特長生 力量訓練 有效方法
力量素質主要是指:“人體神經肌肉系統(tǒng)在工作時克服或對抗外部阻力的能力。”在現(xiàn)代競技運動發(fā)展中,力量訓練方法得到了廣泛應用,也促使訓練者不斷摸索和尋求新的力量訓練方法,使得力量訓練方法得到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與運用,從而進一步促進現(xiàn)代競技運動的發(fā)展。對于體育特長生來說,力量訓練是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體育特長生的力量素質,有利于人體運動和提升身體的訓練水平,有利于他們提高技術水平和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一方面,力量素質是體育特長生進行其他體育活動的基礎,對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體育特長生力量素質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技術動作的掌握,對體育運動成績的高低具有決定性作用,是衡量體育特長生運動訓練水平的重要依據。因此,對于特長生來說,如何采用有效的力量訓練方法,決定了體育特長生的運動水平。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體育特長生在力量訓練方面取得的總體情況良好,但是由于一些客觀因素,也存在著許多問題。
1.1 對力量訓練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該文采用隨機調查法對50人就力量訓練進行了調查,普遍反映出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到力量訓練的重要性,因為對體育特長生進行力量訓練,旨在提高每一位運動員的個人運動成績,從而為以后的比賽、考試等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力量訓練勢重視不足,在激烈的競爭中勢必會影響今后的運動成績。
1.2 基礎力量和全身力量協(xié)調不足
基礎力量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影響了人體運動,也是人體運動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對衡量運動員身體訓練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而專項力量素質對運動時間、空間方面都十分嚴格,需要強化體育特長生專項競技動作方面的肌肉力量。全面實施基礎力量與專項力量訓練,才能有效地提升體育特長生的運動水平,但是,通過調查顯示出體育特長生的基礎力量與全身力量訓練無法協(xié)調發(fā)展,約占特長生總數(shù)的49%,對提升體育特長生運動成績具有極大的制約性,也可能導致運動員在運動的過程中由于協(xié)調不足而引起損傷。基礎力量訓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進體育特長生全身肌肉力量發(fā)展,如果無法把握好基礎力量訓練,就可能大大降低特長生運動員肢體的協(xié)調性、反應速度和動作變換等能力,無法進行全身力量,也大大降低了專項針對性力量訓練的作用,可能導致肌肉之間協(xié)助作用發(fā)揮不足,進一步引起肌肉損傷、技術變形等缺陷。
1.3 專項力量訓練與體育運動項目連接不緊密
專項力量訓練水平的高低,對體育特長生專項動作速度和運動技術的高低具有決定性作用,決定了體育特長生專項運動成績。隨著體育改革和發(fā)展,專項力量運動技術日趨完善,但是特長生力量訓練方法相近,沒有嚴格地進行區(qū)分,導致專項力量練習發(fā)揮作用不足,沒有從本質上設計與選擇專項力量訓練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力量訓練的效果。
1.4 訓練方法缺乏針對性和差異性
體育特長生力量訓練的方法“千篇一律”,沒有立足于特長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水平采取有效的力量訓練方法,對運動員肌肉及其力量增加的刺激作用不足,因為不同的力量訓練方法,對肌肉力量訓練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對力量訓練規(guī)律把握不足,就無法根據每個訓練者的狀況進行調整和改變,如果不區(qū)分對待采取不同的力量訓練方法,也可能導致運動員損傷。
體育特長生力量訓練的方法眾多,該文主要有以下4種方法。
2.1 等長訓練法
體育特長生力量訓練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應結合他們的需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訓練外界環(huán)境,合理地安排和組織體育特長生的訓練負荷,實現(xiàn)機體原有的、新的生物與力量訓練上的適應與平衡,比如:等長訓練法,就有利于增加體育特長生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體育訓練形式。等長訓練法,即等長性力量練習或靜力性練習,它強調肌肉的等長收縮,通過等長收縮形式促使體育特長生的人體保持在某一特定位置,主要是促使肌肉發(fā)揮作用,在原來靜止的長度上采取措施促使其緊張用力,或者在肌肉縮短方面緊張用力,對增強體育特長生肌肉力量和耐力具有明顯的作用。它要求“肌肉緊張用力,肌長度保持相對不變”,旨在提高體育特長生的持續(xù)用力,運動時一旦損傷,在康復初期難以完成既定的力量訓練,就可以采取等長訓練法提高運動員某些特定關節(jié)角度的力量,但是這種方法對特長生爆發(fā)力具有不利的影響。
2.2 等動訓練法
應把握好力量訓練的基本原理,以提高體育特長生機能能力為導向,以訓練適應原理為基礎科學選擇力量訓練方法。體育特長生在進行等動訓練的過程中,應強化對整個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關注,促使肌肉收縮的速度保持在相等的位置,因為這種方法會導致阻力不斷發(fā)生變化,有利于在整個動作范圍內促進人體產生最大阻力,旨在提高體育特長生等張和等動性的力量。一般來說,應結合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來選擇速度適當?shù)牡葎佑柧毞ā1热纾翰捎弥械人俣冗M行力量訓練,有利于增大體育特長生所有訓練速度附近范圍的力量,而采用低速力量訓練,對高速運動的體育特長生來說并沒有力量增長作用,再者,等動訓練法的速度一般來說遠遠低于實際動作的速度,具有速度變化方面的局限性。
2.3 等張訓練法
采用等張訓練法主要是利用特定力量訓練器進行訓練,條件不足的地方也可以利用自由物體來進行力量訓練。一般來說,負荷處于恒定的狀態(tài),阻力也會因力體育特長生臂力量訓練的改變而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對需要進行大重量訓練的體育特長生來說非常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體育特長生的最大等張和等長力量。而對于需要進行小重量訓練的特長生來說,可以幫助他們提高肌肉耐力,對特長生進行短跑、投擲、跳躍等項目時提升他們的運動成績具有明顯的效果,也可以有效地增加他們的瘦體重和肌肉體積等。但是,他們在運動時,會出現(xiàn)“肌肉所遇阻力在整個關節(jié)活動范圍內是等重量的”,與實際動作受力情況具有明顯的差別。
2.4 超等長訓練法
超等長訓練法強調“肌肉離心收縮與向心收縮按順序進行”,只有采取離心收縮后,才能緊接著進行向心收縮,從而才可以激發(fā)體育特長生更大的力量,對于需要發(fā)展彈跳力的特長生來說非常實用,與許多實際動作基本上相同。但是,這不適用于強化爆發(fā)力的訓練,對進行爆發(fā)力訓練、提升運動成績效果不佳。
力量訓練,有利于體育特長生在競技體育過程中提高運動成績,對提升運動員力量素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受到現(xiàn)代體育特長生教練員的廣泛關注。力量訓練的方法眾多,比如:等長訓練法、等張訓練法、等動訓練法以及超等長訓練法等,應把握好體育特長生訓練的要求與運動項目,結合他們的身體素質與個體差異科學選擇力量訓練方法,才能最大程度上提升他們的力量素質。
[1]張榮利.高考體育生力量訓練的方法和注意事項[J].新課程·下旬,2015(4):108.
[2]陳江.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核心力量訓練方法探析[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35):86.
[3]張麗青,王巧慧.淺談體育舞蹈運動員身體核心力量訓練方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3(11):21-22.
[4]譚振.核心力量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方法研究[J].知音勵志,2016(14).
[5]朱明月.競技體育中田徑運動速度力量訓練方法研究[J].武魂,2013(9):189.
[6]趙三民.高考體育生力量訓練的方法和注意事項[J].高考,2016(9):270-271.
[7]侯建輝.淺談體育特長生力量訓練的方法[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9(15):62.
[8]常明國,李世隆.提高體育特長生擺臂力量的訓練方法[J].田徑,2010(4):3-4.
G623.8
A
2095-2813(2017)05(c)-005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051
李福宗(1983,8—),男,漢,廣東羅定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術科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