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燦 (江蘇省鹽城市實驗小學,224005)
觀摩感受2
聚焦研討課堂 拓寬研習視野
——觀摩《映像長三角,快樂定向跑》和《支撐移動》兩節課有感
何燦 (江蘇省鹽城市實驗小學,224005)
1.體現了體育課程的性質與實施理念。在八年級《映像長三角,快樂定向跑》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帶領著學生去游覽長三角主要城市景點以集體識點標,然后從個人的定向跑到小組合作定向跑,再到小組合作定向障礙跑,讓學生在跑中玩、玩中跑、合作中跑、交流中跑。從現場教學效果上看,學生們擁有濃厚的興趣,不厭其煩地奔跑,在“累”的同時更流露出愉快的表情,學生的耐久跑能力在自然而然的愉快氛圍中得到提高。在四年級《支撐移動》的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了小墊子、四輪車等器材,圍繞“組建車隊”和“爭做合格賽車手”的情景,從原地手腳移動的練習到行進間移動的練習,從這些循序漸進的練習再到游戲和比賽,讓學生們能夠逐漸地掌握了與支撐移動有關的知識與技能,學生們則在充滿趣味和挑戰的練習中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課堂。整體上來看,這兩節體育課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體現了課程標準的理念,在科學合理、扎實有效的身體練習中學到了運動技能和與之有關的體育知識、健康知識,更增進了學生的健康。
2.展現了體育教師的素養與教學能力。《映像長三角,快樂定向跑》一課執教教師的音伴操,從踏步、開合跳、后踢腿、吸腿跳到高抬腿跳的自然過渡,規范而又動感十足,著實令人振奮。執教教師富有激情的口令、簡潔明了的語言,清晰明確地講出了定向跑的練習方法和相關要求,并道出了在體育運動中德育滲透的內涵,全面展現了一個中年教師扎實、沉穩的教學基本功和綜合素養。《支撐移動》一課上課教師的語言富有童趣,示范動作規范標準,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課堂愉悅程度較高。學生們陶醉在課堂的練習與游戲中,流露出陽光的、燦爛的笑容,他們對課堂的戀戀不舍,體現了一個青年教師用富有朝氣與陽光的心態去努力追求更高業務水平的教學行為和素養。學習兩位教師的精彩課堂,讓筆者更加認識到,要讓學生擁有“核心素養”,教師就必須要擁有全面的、扎實的“綜合素養”。
3.突顯了教學設計的果敢與創新思路。《映像長三角,快樂定向跑》一課的執教教師選擇耐久跑的教材進行借班上課,不得不讓人覺得其夠勇敢、夠大膽。因為耐久跑是枯燥和乏味的,對于大部分初中生來說,他們并不愿意參與其中。而更加令人值得稱道的地方則是創新的成分,即將校園定向跑與耐久跑有效地鏈接起來,通過設置一連串的情景使得枯燥的教材與健康的、時尚的、趣味的體育項目實現“無縫對接”。
《支撐移動》的上課教師則運用四輪車為器材,將雙腳撐在小車上,通過各種形式的支撐移動練習,逐漸體驗到用直臂頂肩、收腹用力控制重心變化,從而控制小車的運行方向。筆者認為,這樣的體育課并不是“一個哨子、兩個球”就可以呈現出來的,需要體育教師課前做大量的工作,綜合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的環節。
1.看清課堂的內涵與外延,促進師生共同發展。這兩節課能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身體練習和運動情景中去承受相應的運動負荷,并且通過課前的準備讓學生能夠安全地參與體育運動,以獲得相關的體育知識與技能,從而體驗到體育課堂的魅力。從中,我們應該進一步認識到體育教學應該從每一個學生的立場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起點、現狀和需求,褪去曾經部分公開課、研討課表面的浮華,返璞歸真,不斷創造真實的精彩課堂,讓體育課堂成為發展學生體育素養的主陣地。當教師看懂了這樣的課堂內涵,還要看清課堂的外延,需要看到兩位教師在課堂之外做了什么?怎么樣做的?他們擁有什么樣的技能、理念和方法等?比如,《映像長三角,快樂定向跑》課堂上的小卡片貫穿始終,一個印章更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落到實處;《支撐移動》一課上課教師準備的護腕、護膝為學生安全參與體育活動提供保障,場地的精彩預設為交通安全知識的傳授提供基礎。體育教師只有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回到自己的工作中,著眼于創造真實的精彩課堂,就會明白怎樣去學習與研究,以及怎樣去精彩授課,為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而努力。
2.聚合集體的智慧與資源,促進團隊協同發展。兩位教師的精彩展現是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這里凝聚的是一個集體的智慧和資源,凸顯了一個團隊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智慧的高度。在名師的引領下、團隊的合作下,體育教師要主動融入到學習和研究的團隊之中,一方面要主動給他人提供智慧和資源,明白方便他人就是方便自己,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另一個方面要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不斷汲取團隊的智慧和資源,從而提高自身綜合素養的厚度。
筆者認為,在教研活動現場,我們聚焦于精彩的課堂所呈現出的教學效果、教師素養、果敢選擇,理念創新等,更要深知精彩的課堂并不是簡單的、一蹴而就的,并非是不努力、不實踐、不學習、不研究就隨便就可以呈現出來的。因此,體育教師需要靜下心來學習,潛下心來研究。伴隨著教研活動的圓滿落幕,我們更應該關注課堂的外延,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拓寬研習的視野,創造真實的精彩課堂,聚合集體的智慧與資源,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同時也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何燦,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小學體育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