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廣東珠海 519041)
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①
李琴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廣東珠海 519041)
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不斷進行變革。而體育教育改革是高校深化改革的一個重點方向,大部分高校都積極引入拓展訓練方法,以便從根本上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水平。拓展訓練是一種新型的,與傳統體育教學不同的開放式教學模式。該文通過分析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和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可行性,并針對實際情況提出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增強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高校學生更好的發展。
拓展訓練 高校體育 應用策略
拓展訓練是一種具有特殊教育功能作用的開放式教學模式,是伴隨著素質教育和高校深化改革而形成的。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用拓展訓練方法,不但能夠達到傳統體育課程強身健體的目標,而且還能夠對高校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有利于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
在當前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資源的高效運用。然而,在高校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大部分老師都采用的是固有的教學模式、教學器械,而將拓展訓練引入到高校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則能夠將體育課堂延伸到整個校園內部,如:校園植被、校園的緩坡等,有利于豐富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資源。這樣在高校體育課程的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則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越野式的定位搜索、捉迷藏,充分利用校園植被進行隱藏和偵查模擬,從而有效提升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水平。
在傳統的高校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只是教與學的一種簡單互動,而拓展訓練則能夠巧妙地將體育課程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效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大自然的機會,鍛煉學生的意志,促使學生能夠克服困難、挑戰極限,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2]。同時,拓展訓練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鍛煉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所以將拓展訓練合理地引入到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將學生身體素質鍛煉、生活技能培養和思想品德、社會適應能力更好地結合起來,這樣有利于彌補傳統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點。
將拓展訓練巧妙地引入到高校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在參與戶外體能活動和心理挑戰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體育項目的技術與相關理論要求。同時,由于拓展訓練項目設計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所以對發展學生的個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傳統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老師常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跑步、跳遠競技等比較枯燥的體育項目,難以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無法達到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但是,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人才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體育拓展訓練的內容又非常豐富,運動方式靈活多樣,所以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調節。因此,集趣味性、娛樂性、挑戰性和知識性于一體的拓展訓練方法是高校學生發展的內在需求。
拓展訓練課程教學形式豐富多樣,各個高校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開發有效資源,而并不需要建立專門的體育運動場地或者活動場館,拓展訓練場地設施成本低,適合各種發展水平層次的高校開展。
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引入拓展訓練,其主要是安排老師負責進行組織、引導、監管安全和對活動的總結,并不需要直接參與到拓展項目開展過程中,但需要全面深入地掌握拓展項目的設置目標,以及拓展項目的開展規則。當前高校大部分體育老師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所以能夠推動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發展。
針對拓展訓練的基礎訓練和綜合訓練內容,老師在進行基礎訓練時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而針對綜合素質訓練內容,則需要老師巧妙的將室內教學和室外訓練結合起來,以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為了有效提升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水平,豐富高校體育拓展訓練項目,便需要高校體育老師在開展拓展訓練課程的過程中合理設計拓展訓練項目內容,有效結合與教學目標緊密相關的硬件配置。其中,高校體育老師應該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如校園一角、廣場和公園等,將其作為高校體育拓展訓練的重要場地。如果需要開展一些水上訓練項目,高校體育老師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些天然的河流和游泳館,合理利用已有的資源,從而有效提升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效率[3]。
當前大部分高校學生都身處在優越的學習環境中,而在面對就業壓力時常常則會表現出不自信的行為。然而,自信性需要在反復的挑戰自我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但是,當前很多大學生在日常生活和日常學習過程中基本上沒有遇到很多的挑戰,所以高校學生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具備多大的潛力。因此,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引入拓展訓練時,老師可結合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高空斷橋的項目,即在一個大概是8 m高的地方設置一個斷橋,并在全面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條件下,讓學生從斷橋的一端跳向另外一端。這種跨越的寬度在平地中只是輕輕一跳便能夠跳躍越過,所以,大部分學生在跳躍之前并不會覺得害怕,而在真正爬上高高的斷橋的時候,則開始打退堂鼓,并不相信自己能夠完成任務。針對學生的恐懼感和不自信的表現,老師便需要適時的進行鼓勵和指導,逐步增強學生的自信性,引導學生克服恐懼,挑戰自我,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潛能,不斷實現自我的價值。
由于拓展訓練項目大多伴隨著一定的危險。因此,高校在組織學生開展拓展訓練時,應務必做好安全方面的預防工作。如在開展野外項目訓練時,教師要提前就訓練場地、訓練內容等方面進行考察,而后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必須提前告知學生正確的操作方法以及所需注意事項并盡量設置可以保護學生安全的器材[4]。必要時,教師要攜帶相應的急救物品來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與此同時,學校方面也應設置專門的檢察人員,對訓練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與檢查,進一步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
總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性訓練,不僅是對傳統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更對我國普通高校的體育教育改革具有極為重大的實踐意義。且拓展訓練的引進還能有效增強體育課程的趣味性,從而在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的同時增強學生體制。對此,作為高校體育教師,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拓展性訓練的引進與運用,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而為學生之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1]顧問.發展角度下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0):152-154.
[2]毛華燕.場地拓展訓練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運用的實驗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3.
[3]肖瀟.拓展訓練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的推廣研究[D].蘇州大學,2013.
[4]蔡尚琪.拓展訓練在華僑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G8
A
2095-2813(2017)08(b)-002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3.023
李琴(1980—),女,四川瀘州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