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瀟雨杜娟
(1.東北農業大學體育部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2.黑龍江大學體育教研部 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對學校體育理論實踐教育認識的理性思考
朱瀟雨1杜娟2
(1.東北農業大學體育部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2.黑龍江大學體育教研部 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伴隨著教育全球化趨勢的形成,世界性教育革新浪潮的此起彼伏,中國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依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精神,結合對我國學校體育教育理論與實踐過程的認知水平及對體育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發展規律的研究,力求為推進我國學校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建設性理論觀點。
學枝體育 理論教育 實踐教育 認識 理性思考
教育是人類永久討論的話題,教育全球化趨勢已經逐步形成,世界性教育已處在深刻變革時期。新世紀的學校體育教育如何發展,是體育教育工作者探討、研究的重要課題。學校體育教育主要是以體育課程為主要形式來實現教育的全過程,體育課程主要包括體育教學、運動訓練、運動競賽、課外體育活動等,體育課程的設置具有周期長,接受教育的年限時間長,以實踐教育形式為主的特點;大、中、小學校的教育目標、教育經費、師資隊伍結構、教育條件、地理位置的不同,均給體育工作者提出了如何統一認識,創新、發展學校體育教育的問題。
文章以對學校體育理論及實踐教育的認識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查詢法,閱讀相關體育學科學術論文與論著,依據近年來對體育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的成果進行研究。
3.1 體育教育思想的理性認識
(1)教育思想的認識。教育思想的確立,主要來源于各個時期國家確立的教育方針及相關政策精神,每個時期的教育思想,都具有時代特征,體現著教育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教育與人的和諧發展。新世紀的體育教育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決定》精神為指導,學校體育教育圍繞“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行的,它指出了學校體育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實現身心健康的教育過程。因此,每位體育工作者應義不容辭地將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落實到實際工作中,達到教育思想的渲染性,最大限度地使教師領悟《決定》精神的內涵,為推進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教育屬性的認識。所謂教育屬性,就是源于事物的存在。體育教育同樣也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在各個層面的教育過程中,雖重要的環節是認識教育屬性,具體是指教什么、學什么、達到什么目標的問題。由于對教育屬性認識方面存在著差異性,為此,需深入研究教育屬性、認識教育屬性,以達到為體育教育服務的目的。
(3)教育環境的認識。學校教育環境建設,從美化環境角度看,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環境美麗、幽雅,呈現出建設的品位來。從體育教育環境角度看,場館設施建設的標準、合理,設計風格的實用、獨特,造型美觀、大方等特點,可以達到以渲染體育環境育人的目的。從環境育人角度看,學校是一個大的育人實驗場地,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實驗機器,實驗機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因此,體育環境建設是不能忽視的問題。
(4)教育銜接性的認識。作為公共體育教育,小學、中學、大學均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周期性長,受教育層面是由兒童、少年、青年幾個年齡段組成,各年齡段層次清晰的特點,因此,要弄清每個階段的體育教育屬性,弄清小學期間(兒童)、中學期間(少年)、大學期間(成年)三者之間教育銜接屬性的關系,真正體現傳授體育知識的教育性、系統性、整體性,達到適應素質教育,推進體育教育發展的要求。
3.2 體育教育目標的理性認識
(1)教育目標的客觀認識。學校體育教育是關鍵的問題就是育人,是教育思想的理解、教育目標的制定、達到的預期教育效果的問題。教育目標制定是否遵循教育規定,是否以人為本,是否準確無誤,是否達到優異的教育效果,是教育客觀存在的問題,如何面對這些現實具體的問題,教師應通過對教育規律的理解進行追索、求解。因此,制定體育教育目標過程中,必須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確立具有科學性的教育目標。
(2)教育目標的定性認識。體育教育是以身心參與運動為主要形式的學習,教育本身的屬性須要定性,教育目標的形成也須要定性,主要是判定教育屬性的成分及性質。教育屬性成分及性質判定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教育目標的制定。體育教育目標發展經歷了技術型、素質型、體質型、健康型等幾個階段,真正意義的定性應該使教育者理解教育目標,為體育教學大綱的制定、訓練大綱的制定、運動競賽、群體活動形式的開展提供可靠的理論基礎,最終達到體育教育目標定位準確的目的。
(3)教育目標的定量認識。定量是體育教育屬性中的特殊產品,定量是判定某一運動項目所含成分的數量。而教育目標的定量既對運動項目所含成分的數量提出了要求,也對運動技術動作完成數量提出了要求,前者為制定教育目標提供了理論基礎,后者為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群體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各年齡段的教育目標的定量是不同的,主要根據學生對體育的認知水平、生理特點、心理特點,去設定具體的教育目標。
3.3 體育理論、實踐教育認識的理性思考
(1)體育理論、實踐教育客觀存在的認識。體育教育理論是實踐活動的依據,實踐活動又是檢驗理論的手段,而體育教育理論、實踐知識具有客觀存在的獨立屬性,因此,真正做到體育教育理論與實踐知識認識的客觀性、準確性,需要把紙上談兵的理論與實際操練的實踐知識有機結合,達到傳授體育知識的準確性。體育教育作為一門綜合性課程,具有運動項目多樣性的特點,體育教師傳授知識的“萬金油”現象依然存在,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都有這種現象,存在著傳授體育教育理論與實踐知識客觀性與準確性相對弱勢的現象。這樣就需要體育教育工作者正確定位運動項目方向,提高對體育教育理論與實踐知識客觀性的認識能力,以適應現代體育教育的需要。
(2)體育理論、實踐教育應用的理性認識。體育教育發展、創新是時代召喚的永恒主題,科學論證、理性思考是對發展、創新認識的正確判斷。我國始終追隨著傳統的教育模式,十多年來的體育教育改革仍舊停留在“體育技術、教育形式、教育內容”等表面層次的辯論、探討,“即興”之作比較多,研究之作比較少,導致了體育教育改革停留在淺層面的研究,導致了專著鮮見,問題研究零散,沒有形成學科體系。體肓教育理論與實踐應用的理性認識,一是教育思想定位準確的認識,應深刻認識與理解素質教育、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二是應改進體育學科、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落后現象的矛盾問題;三是改革體育教育體系、內容、形式與教育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
(1)素質教育、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認識與理解需要有深度。
(2)改革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格,以適應現代體育教育的需要。
(3)對體育教育理論與實踐知識科學論證、理性思考的運用是推進體育教育的關鍵。
(4)體育教育目標的準確制定,是完成學校體育教育任務的根本保證。
G807.1
A
2095-2813(2017)06(c)-009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