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歡
(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通 226000)
小學健美操入課堂的實踐研究
陳歡
(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通 226000)
社會經濟的發展標志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此同時,人類身心健康也受到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身體活動對身體健康的促進不言而喻,大量的研究表明,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耐力素質、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肺活量水平等各方面指標已經持續降低,而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處于身體生長發育的黃金時間。在面臨這種現狀的情況下,小學中體育課程的設置應該受到更多的關注。
體育與健康 健美操 中小學
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兩個層面,是指人類在生理和心理狀態都處于良好的狀態。但是,促進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體育,因此,關于體育這一主題有不少的專家進行過研究,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何讓學校體育成為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學生鍛煉、促進身體健康,進而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和養成鍛煉習慣,是社會上下關注的焦點。筆者以研究小學健美操課程進入課堂的可行性分析為切入點,進行相關的研究,更好地推動了健美操在小學課堂實施的廣度和深度。
健美操項目起源于美國,并于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興起,它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健身的娛樂性;二是健身的時效性;三是健身的無年齡層次性;四是有利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五是具有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性。基于這5個特點,在小學開展健美操占有一定優勢,一方面兒童、青少年生性活潑好動,愛表現自己,健美操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質,在小學校園開展健美操益于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提高其有氧耐力素質。
2.1 研究對象
筆者所在市某校隨機抽取的150名小學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知網、萬方和CSCLIS等論文數據庫,檢索2001—2013年相關專家對健美操課程發展進程研究、發展現狀、發展進程和存在不足等相關方面的文獻,以本學科和教學類學刊為主。
2.2.2 數理統計法
將所有發放出去的問卷收回來,并對所有的相關數據做出匯總,將其放到Excel表格和SPSS軟件中做相關的分析。
2.2.3 實驗法
該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是在對健美操在小學開展的可信性分析進行研究和理論的實證研究。其中涉及教師的教學能力強弱、教師的能力是否能適應學生上課的需要,除此還要考慮健美操內容的實驗效果,上課的內容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等。該研究要從這些問題中進行研究,進行實驗驗證。
(1)實驗時間和對象。
2015年9月16日至10月6日(共10周);接受實驗的全校部分小學生和老師。
(2)實驗內容。
內容定為《第三套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少兒組)》。在學校中隨機選擇一名體育老師教學。挑選學校中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6個年級每個階段各2個班的學生,作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中只會對實驗的內容有一定限制的范圍,而教學內容的具體安排由教師根據之前所制定的教學計劃來進行。
(3)實驗方法和步驟。
實驗方法:用觀察法對主觀指標進行觀察,并對觀察結果進行一定的分析,且采用對比分析法進行相關分析。首先讓老師進行健美操相關知識的培訓,并對實驗內容中的規定套路進行相關的學習,熟練地掌握。實驗組用10周時間進行健美操教學;對照組根據正常的體育課教學安排上課,但是上課的內容需要安排在健美操范圍之外。實驗期間,不斷跟進和觀察實驗組的教學進展。最后對實驗內容進行可行性評價。
(4)測量指標。
客觀指標:教師的教學計劃、健美操動作規范的標準、教學組織情況、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完成情況、課堂氛圍及運動負荷量的控制等。主觀指標:學生的參與、學習動作的質量、課堂表現力、團體精神和運動健身的學習體驗。
3.1 小學體育課程增加健美操的必要性分析
在小學體育課程中,每個運動部分都有其自身的優勢,都可以達到健身的目的,并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多運動項目現在在中小學中開設較少或者基本就不開設,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害怕學生在運動中受傷,發生危險。也有小球運動發展比較好的,類如乒乓球,它可以說是我國的國球了,在一些大型的比賽中,基本都是我國選手奪冠。這項運動傷害系數較小、娛樂性強,適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但是這項運動不足的地方是對場地要求較高,沒有場地或場地較少、學生較多時就不能進行此項目了。
健美操運動屬于表現類動作,在開展過程中雖有不足,但是有其區別于其他運動項目的優勢,它沒有場地的限制,開展過程中危險系數小,因此,將其作為小學體育課程,有利于豐富小學課程和生活內容。在該次的健美操實驗中,并不是要讓健美操取代其他體育課程,而是要利用這個運動項目的優勢來豐富小學體育課程的內容。這個過程是有必要的,且具有重要意義的。
3.2 增加健美操內容進入小學體育課程是增加學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3.2.1 健美操的功能及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
健美操是以有氧運動為主,經常進行健美操的鍛煉,有利于肌肉、骨骼、關節勻稱發展,有助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正確的體型,良好的健康習慣。一般來說,一個人的體型是具有可塑性的,雖然對于部分人群來說身高、骨骼是生來就固定的、是不容易改變的,但是人體的身體姿勢、體態是可以通過運動來改變的。經常進行健美操的鍛煉有利于對身體進行形體塑造,促進身體的健康發育,益于增強其肌肉耐力、柔韌性、協調性等,增進健康水平、增強體質健康。
3.2.2 對小學生生理的作用
不同年齡層次的青少年學生有不同的生理特性,他們的骨骼硬度和密度不大、易變形,但不容易骨折,同時具有肌肉發展不平衡、肌肉耐力差、易疲勞、關節易脫節、心血管機能不完善等特點。綜上所述,小學生特殊的身體發育特點決定了他們只能適應負荷小、動作快的練習、中等強度的練習,適宜做速度性的練習,而健美操運動具有明顯的力度和彈性,不同的鍛煉人群可以選擇不同的運動負荷。因此,健美操很適合小學生進行練習。
3.3 小學生對健美操有一定的心理需求
小學生的體育課程興趣狀況表現:一是各個水平階段的男生上體育課都是很樂意、高興的,雖然有個別高年級的女生對體育課興趣不高,不太喜歡目前的體育課所上的內容,而是更喜歡偏重表現力和藝術性的運動項目。二是娛樂性較強的運動,如游戲類活動和自由度較高的活動很受學生的喜歡。
綜上所述,該項運動能滿足被試的身體鍛煉需要以及興趣愛好,因此,有必要在體育課中增設健美操課程,這對培養學生自信心大有益處。
新課標不再規定體育課上課的具體內容,而是需要教師自己去選擇和確定課程內容,但是教師上課內容不再受限制之后,很多教師卻不知道用什么樣的方式去上課,都不會上課了,無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了。新課標的落實又面臨一定的現實情況阻礙,健美操以其獨有的特點,完全適合在小學中開展:第一,該項目動作歡快、節奏鮮明,能激發青少年兒童的學習興趣;第二,從健美操的特點可以看出它既滿足運動健身性,也有實效性;第三,該項目對場地器材的要求略低,練習方便。由此可見,在小學開展健美操課程是適應社會發展,利于青少年成長的重要舉措。
[1]王秀云.長春市小學健美操教學開展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張青.健美操運動對小學生身體健康發展影響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2.
[3]王芬.小學體育課程增加健美操內容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
G831.3
A
2095-2813(2017)01(a)-009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