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璨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多面示范教學法在小學武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胡璨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四川成都 610041)
采用文獻資料法,從鏡面示范、正面示范、背面示范、側面示范、斜面示范以及多面示范結合的示范方法進行小學武術教學分析,總結的出對于不同水平階段的小學生應采用多面示范進教學的條件以及在小學武術教育中的意義。
多面示范 小學武術 教學 應用
近年來,為了更好的貫徹國家體育總局、中華體育總會《關于<武術段位制推廣十年規劃>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國小學紛紛開展了武術課程,甚至將課間操換成武術操,學校武術的發展呈現出繁榮景象。要將小學武術發展要落到實處,合理規范的武術教學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多面示范形式靈活多變,不拘于一個面的示范,增加教師與學生互動,增添武術課堂的樂趣,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
多面示范,即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某一技術動作進行多個示范面示范的直觀教學方法。武術套路動作數量繁多,每個動作包含的因素較多,而且方向路線復雜多變,同時,教學中還涉及動作中的前后銜接、連貫和節奏等,因此教師直觀形象的演示成為了主要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進行較為繁復的動作教學時可采用多個示范面進行動作示范,這樣不僅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教師的示范,還能形成學生對動作全方位的認知。
根據示范面可將示范法劃分為鏡面示范、正面示范、背面示范、側面示范以及斜面示范。鏡面示范是指教師面對學生,進行與正確動作形態相同方向左右相反的動作示范,適用于低年齡段的學生簡單動作的教學。正面示范是指教師面對學生,進行與正確動作形態相同,方向相同的動作示范,在武術教學中一般較少采用。背面示范是指教師背對學生,進行與正確動作形態相同,方向相同的動作示范。側面示范是指教師側向學生進行正確動作形態相同,方向相同的動作示范。斜面示范是指教師在做動作示范時示范面介于正面與側面之間的示范。
正確的使用示范面可以讓學生更好更快的學會動作,掌握要領。一般情況下,在動作比較復雜繁難情況下,采用多面示范。[1]示范面的選擇根據學生年齡段劃分:水平一階段的學生自我中心比較突出,無法使用參照和方位(知覺的坐標),因此在對于套路動作形成意識的階段,鏡面示范對其而言顯得尤為重要。水平二階段的學生知覺活動相對活躍,在模仿過程中能改善知覺并糾正場效應中所特有的“錯覺”或變形,因此可以正面示范和背面示范為主進行武術教學。水平三階段的學生大多知覺清晰,對周圍環境的認知能力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能準確判斷和定位方向,已具有敏銳的本體感覺,多以正面示范和背面示范為主[2]。根據武術套路動作的復雜程度和行進路線來劃分:鏡面示范可用于少數簡單動作的教學,如“并步抱拳”;正面示范一般用額狀面內運動的動作,如“馬步雙劈掌”;背面示范一般在進行體側動作教學時采用,如“弓步沖拳”;側面示范一般進行體前動作教學是采用,如“提膝穿掌”;斜面示范是示范面介于正面和側面之間的示范,與背面、側面示范結合起來使用,便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清動作的全貌[3]。
在小學武術的教學過程中,每一種示范法都是不可或缺的,且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使用示范法時采用的示范面都有所側重。
水平一階段學生對方向認識模糊,且本體感覺較弱,在練習弓步、推掌、沖拳、踢腿、拍腳等簡單的技術動作時可以使用鏡面示范,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只需要模仿動作的形態而不用顧慮動作的方向,更易掌握基本動作。
該示范法適合對水平二三階段的學生教學過程中,學生基本掌握了動作要領的情況下采用。學生能大致清楚套路動作的形態且基本能夠在教師帶領下完成套路動作時,正面示范可以讓教師在示范的同時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便于教師實時觀察學生對動作細節的掌握情況,以便糾錯。
背面示范適合水平一二階段學生清楚每一個動作的細節后鞏固和強化記憶時或者水平三階段的學生初步掌握動作要領后采用。此階段學生對動作形成了反射弧,并有了一定的肌肉記憶,學生的套路演練跟教師的背面示范動作形態和方向路線完全一致,可以增強學生進一步加強動作的流暢性。
在小學武術的教學過程中,每一種示范法都是不可或缺的,且對于不同復雜程度的動作,使用示范法時采用的示范面都有所側重。
對于極為簡單基礎的動作,如初級長拳三路的預備式動作“并步抱拳”,在學習之初可以適當使用鏡面示范,對于較為復雜的拳術動作或者器械動用不適用。
對于難度不大,且行進線路限于額狀面內的動作,如南拳里的“雙推單指”等,以及學生對于動作有一定的熟練程度時,可以采用正面示范。
背面示范一般在進行體側教學時進行,如“弓步沖拳”或太極拳里面的“雙峰貫耳”,或大部分學生對動作已基本掌握時可采用背面示范。
側面示范在進行行進步或旋轉等涉及多個形態的組合動作和路線變換的套路動作以及對流暢性要求較高的動作組合的教學時使用,適用于各個水平階段的武術教學,教師在進行側面示范時,對于方向向前的動作一般不要求學生跟做,對于方向本身為側向或動作包含側向旋轉或扭轉的動作需要學生跟做。
一般用于套路中對方向有特殊要求的動作或旋轉扭轉型動作的教學。斜面示范一般伴有學生隊伍的調動和轉向,對于學生人數較多時,對于繁雜的套路動作可采用斜面示范法分組進行教學。
多面示范法教學對于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教師在示范過程中要保證嚴整的課堂紀律,此外需要學生配合教師的調動,以便在某一示范面上找到合適的示范點,保證學生的視線不受阻礙。
在進行多面示范時,教師要進行隊伍的調動,因此場地受限會影響教學的效果。
較高的人均水平是教師在示范過程中能夠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必然保證,學生人數過多或教師過少都會使得調動隊伍比較困難,增加示范的重復次數,降低教學效率。
在小學武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某一技術動作進行多個示范面示范更能直觀完整的向學生展示動作因素的具體內容,幫助學生掌握每個動作不同角度上的形態以及精細結構。正確運用示范面進行示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技術動作要領,減輕教是工作量,提高教學效率。一個動作采用多個示范面進行演練示范不僅能讓每個學生都看清動作要領,更能將每個動作的因素細化到極致,這是對武術這一傳統國粹對習武者嚴苛的要求,體現了習武者的嚴謹和風范。
[1]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審定.中國武術教程(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506.
[2]J·皮亞杰, B.英海爾德著,吳福元譯.兒童心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5):29.
[3]程亞霖,岳兵,平娜.淺析武術教學中的示范法[J].少年體育訓練,2009(1):89.
G80-32
A
2095-2813(2017)08(a)-016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