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歐陽
(廣州大學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6)
趣味田徑訓練對提高田徑運動員成績的探究①
韋歐陽
(廣州大學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6)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水平的發展,傳統田徑訓練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運動員對學習與訓練的需求,因此,趣味田徑訓練應運而生。趣味田徑,給訓練注入了一股新鮮活力,得到大多數教練員和運動員的認可。相比于傳統田徑訓練方法,它實現了田徑訓練基礎上能夠更好激發運動員訓練的欲望,調動運動員訓練積極性,不僅對運動員身體和心理有積極影響,對其日后生活也有深遠意義。該文的論述以許昌市業余體校為例,旨在加快趣味田徑訓練在地市級業余體校的推廣與普及,從而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同時增添了田徑訓練的樂趣。
趣味田徑 田徑訓練 田徑運動員
田徑是運動之母,是一切運動的基礎。傳統的田徑訓練方法往往以間歇式訓練和重復式訓練為主,運動員只是對枯燥的田徑知識進行學習,加之巨大的訓練量,訓練方法單一,極大削減運動員訓練興趣和欲望。長期大量單一訓練造成運動員身心俱疲,甚至有的運動員看到紅色跑道有畏懼之感,這種心理狀態必然會影響訓練效果,導致運動成績難以提高或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傳統田徑訓練方法已顯得過于單調和乏味,訓練過程中仍遵循“隊員絕對服從教練員,行動要統一”的傳統原則,對運動員主動訓練缺乏足夠重視,教練員大多采用“催逼式”和“斥責式”訓練方式態度。趣味田徑是根據田徑運動員運動項目和能力水平制定符合其特點的訓練內容和訓練道具,而且要定期更換訓練內容,或在運動員不同水平時期采用不同訓練手段,讓運動員對訓練充滿未知感和渴望訓練感,讓運動員明白自己所從事的運動項目有無限魅力,進而不斷挖掘運動員潛力,達到每堂課的訓練效果,以“練中有趣”“練趣相結合”的訓練方法提高田徑運動員專項成績。
相對于傳統田徑訓練方法,趣味田徑訓練更易于開展和普及。趣味田徑在器械設計上,例如:齊膝高的小欄架、十字跳墊、趣味標槍、少兒標槍、趣味跳繩、接力環、塑料壺鈴、趣味繩索等,不僅在業余體校得以開展良好,在初高中、健身房、社區都可開展,運動員、學生、普通群眾都可參與其中,享受運動樂趣。
一是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在該訓練體系中,運動員擁有一定的體育知識儲備狀況和競技技能程度,對于訓練效果起著一定作用,需要運動員綜合運用知識和技巧來處理不同的問題。二是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任何訓練都有訓練目標來指導訓練過程,田徑訓練也不例外,趣味田徑訓練要圍繞訓練目標進行設計,根據運動員訓練水平采取不同的訓練手段提高競技能力。三是具有突出的實踐性。田徑是高強度運動,運動員通過運用已有知識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完成訓練任務。四是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最大限度挖掘運動員潛力,使運動員通過教練員的指導和運動員自身的悟性來獲得啟發,提高運動員獨立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1 增強運動員身體素質
田徑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與運動成績密切相關。以提高運動員身體素質為基礎,根據運動員競技水平加入趣味田徑訓練。身體素質基礎的訓練仍然要以爆發力、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性、協調性等為主。由于每個運動員年齡、身體素質、競技能力等水平各異,應以循序漸進的爆發力訓練為主。在運動員間歇時,安排其在十字跳墊上以小強度練習跳躍來緩解肌肉乏力;或以小欄架為主的跳躍,主要發展運動員髖關節力量。單腿跳與跨步跳相結合能提高運動員協調性,避免在訓練中或比賽中高速奔跑時動作僵硬。運動員的核心力量是提高運動成績的關鍵,應以抗阻力練習為主。趣味性田徑訓練以密度為主,根據運動員訓練水平而異。
3.2 趣味田徑提高運動員訓練積極性
田徑運動員成績需要長期積累才能提高,有的運動員在職業生涯中遇到瓶頸期。這個時候運動員往往對訓練失去信心、對前途感到迷茫,甚至有退役的念頭。就個人而言,訓練積極性高的隊員,自控能力較強,能夠很快適應教練員的訓練手段,從而達到預期訓練效果。趣味田徑以開展合理分組、分批組隊、多變形式等群體性訓練為單位,實行相互競爭和相互鼓勵方法,運動員在平時訓練中既能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又可以在短期集訓時加強專項能力,最終目的在于提高運動員成績。在趣味田徑訓練中加入十字跳墊練習原地縱跳,利用塑料壺鈴練習跳深,以爆發力為主,并且以兩組或多組同時進行。教練的積極引導和鼓勵激勵至關重要,教練員是運動員訓練的直接參與者、指導者、管理者,教練員應充當亦師亦友的角色。
3.3 培養田徑運動員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一位優秀的運動員,不僅在賽場上是強者,在生活方面也要有陽光心態和充滿正能量。運動員的訓練與其生活關系密切,運動員生活作風優良,必定對訓練態度端正認真,這對成績的提高至關重要;運動員生活方面糜爛墮落,其運動成績會難以提高甚至直線下滑,導致訓練消極,比賽狀態欠佳。趣味田徑訓練對培養運動員性格開朗,樂觀心態起到積極作用,直接影響運動員訓練、生活,給運動員每天的生活注入活力,給其家庭帶去溫馨快樂,不僅愉悅身心,也培養了運動員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趣味田徑訓練不僅要以訓練為主,更要培養運動員對生活的態度。有人對“學生”有了新的定義:學生是要學會生活,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內容。那么放到運動員身上也是如此,運動生涯一旦結束,終歸是要面對生活的。
趣味田徑訓練的開展應根據運動員性別、年齡、生理、體型特點、性格特點等因人而異進行。在訓練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安全,運動員訓練使用的器械要在安全的保障下進行訓練。情緒是判斷運動員心情的晴雨表,在訓練過程中應注意運動員的情緒變化,因為這關乎運動員訓練效果,快樂訓練降低因緊張帶來的受傷幾率,也為提高成績奠定心理基礎。教練員對運動員的指導不僅要體現在訓練中,更要體現在生活中,訓練和生活不能分割。教練員也要在運動員訓練之余扮演培養其對生活積極樂觀的導師角色,讓運動員在心理上充滿自信。
[1]劉小斌.趣味田徑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 2013,3(28):110-111.
[2]趙增翔,劉洪俊.趣味田徑在田徑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C]//第六屆全國田徑運動發展研究成果交流會論文集.2013.
[3]劉正榮.田徑運動員如何保持賽前最佳心理狀態[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2,7(3):89-90.
[4]萬艷紅.大學生田徑運動員心理技能訓練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2):85-87.
G82
:A
:2095-2813(2017)02(c)-006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6.060
韋歐陽(1991,11—),男,漢,河南許昌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田徑訓練理論與實踐。